高逵 鐘小艷
【摘要】目的:觀察利培酮和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治療效果差異。方法:選取精神分裂癥患者92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46例。對照組給予利培酮治療,觀察組采用阿立哌唑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與社會認知功能改善差異。結果:①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86.96%,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69.5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觀察組椎體外系不良反應率為4.35%,對照組為24.4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③觀察組治療后社會功能評分改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可促使患f認知功能改善,與利培酮相比,阿立哌唑的治療效果更優(yōu)。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阿立哌唑;利培酮
【中圖分類號】R749.3【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9-0080-02
精神分裂癥的核心癥狀是認知功能缺陷[1]。阿立哌唑屬于第三代非典型抗精神病新藥,治療安全性較高,不良反應率低,可促使大腦前額葉血供得以改善,對患者認知功能也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筆者選取我院收治的92例病例進行對比研究,分析利培酮和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差異,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5年1月間收治的92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46例。對照組給予利培酮治療,男24例,女22例,最小年齡18歲,最大年齡62歲,平均年齡(46.22±9.35)歲,病程5個月至10年,平均病程(4.19±2.13)年。觀察組采用阿立哌唑治療,男25例,女21例,最小年齡18歲,最大年齡63歲,平均年齡(45.16±9.24)歲,病程6個月至10年,平均病程(4.35±2.0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選與排除標準入選標準: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2]中關于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年齡在18周歲以上;PANSS(陰性、陽性癥狀量表)超過60分。排除標準:哺乳期、妊娠期女性;患有嚴重肝腎疾病的病例;情感性精神病、器質性精神病患者。
1.3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利培酮(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309)治療,起始劑量1mg/d,以后每2至3天增加1mg,最終使用劑量增加至4mg/d。
觀察組采用阿立哌唑(上海中西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315)治療,起始劑量為5mg/d,以后每2至3天增加5mg,最終使用劑量增加至20mg/d,每天最大劑量為30mg/d。兩組均接受3個月治療。
1.4觀察指標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與社會認知功能評分。
PANSS[3]量表包含7個遞增級別,為1~7分,分數越高代表精神病理水平越重。治療效果評價標準:顯效:PANSS減分率≥75%;有效:PANSS減分率在25%至74%之間;無效:PANSS減分率不超過25%。
社會認知功能評分:利用PSP[4](社會功能量表)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四個維度,分別為攻擊性、自我照料、社會關系、有益活動,每個條目均行6級評分法。
1.5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治療有效病例40例,總有效率為86.96%;對照組治療有效病例32例,總有效率為69.57%。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兩組惡心嘔吐、頭痛、頭暈發(fā)生率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椎體外系不良反應率為4.35%,對照組為24.44%,觀察組椎體外系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治療前后社會功能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社會功能評分對比無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社會功能評分改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和表4。
3討論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常見的精神病,其核心癥狀表現(xiàn)為神經認知功能損害[5]。精神分裂癥患者信息處理速度、詞語流暢性、執(zhí)行功能、記憶力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損害[6]。精神分裂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產生活與人際交往,該病發(fā)病原因復雜,可造成患者意志行為、情感、思維、感知等多方面障礙。治療精神分裂癥通常選用藥物治療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社會認知功能,但不同藥物的療效不同[7]。
目前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治療研究越來越深入,治療藥物類型也明顯增多,但多數藥物對認知功能恢復非常有限[8]。精神分裂癥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導致其家庭負擔加重,為了改善病情,必須給予有效的藥物進行治療。利培酮具備良好的中樞5-羥色胺拮抗作用,與5-HT2受體、D2受體均有較高親和力,可促使5-HT、多巴胺充分發(fā)揮平衡拮抗作用,促使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得以改善[9]。阿立哌唑屬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對精神分裂癥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副作用較少[10]。
通過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采用阿立哌唑治療后總有效率為86.96%,有40例治療有效,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均存在不良反應病例,其中惡心嘔吐、頭痛、頭暈發(fā)生率方面并無明顯差異,觀察組椎體外系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阿立哌唑的治療安全性相對較高。觀察組治療后各項社會功能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阿立哌唑對患者社會功能恢復具有改善作用。
綜上所述,利培酮、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均能取得一定療效,兩種藥物各有優(yōu)勢,但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并不能完全避免,其中阿立哌唑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利培酮。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阿立哌唑臨床治療有效率比較明顯,且不良反應率低,治療安全性高,能夠促使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社會認知功能得以改善,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
參考文獻
[1]王來海,張瑞嶺,張紅星,等.帕利哌酮與利培酮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J]. 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2,12(08):725-728.
[2]呂偉,李美花,劉林晶. 小劑量氨磺必利聯(lián)合利培酮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隨對照研究[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09):1290-1292.
[3] 謝根生,趙新蕾,錢國平.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J]. 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2010,5(02):190-192.
[4]范潔,徐曉燕,奚娟,等. 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改善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的療效比較[J]. 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3,33(24):2059-2062.
[5]嵇宏亮,留永詠. 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女性精神分裂癥的Meta分析[J]. 中國藥房,2010,14(22):2084-2086.
[6]張廣亞,張軍,李榮華.國產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5(12):1772-1774.
[7]劉榮. 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效果對比[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36):15-16.
[8]張理強,林月妹,林家幸.利培酮與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及對血脂、血清催乳素影響的比較觀察[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11,13(06):621-623.
[9]殷莉,鄧曉娟,古鳴兢.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未成年人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J].華西藥學雜志,2012,10(03):344-345.
[10]周會爽,李冰,劉敬.阿立哌唑治療利培酮所致的精神分裂癥患者高催乳血癥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8):1129-1130.
(收稿日期:201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