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芳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體系日趨成熟的今天,家長、教育界人士乃至整個社會都在要求有其自己的獨特之處,幼兒園在教育教學改革中也要求幼兒園有自己的辦園特色。在幼兒園中,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方式,幼兒園、教師將民間藝術與幼兒的游戲相結合,已經成為一種潮流。
一、選取含有民間藝術文化的游戲材料
1.直接選取民間藝術作品為游戲材料
首先,游戲材料作為幼兒園游戲中的基礎組成部分,能直接地與游戲中的幼兒進行接觸。許多民間藝術文化對于幼兒來說不能直接進行運用與消化,但是我們可以將其直接投放到游戲中讓幼兒了解,比如將民間的泥塑這一藝術作品放入幼兒角色游戲中的“飾品”店,通過幼兒的“購買”來對泥塑進行欣賞。教師在投放這些藝術品時,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游戲主題,投放相應的民間藝術作品,并著重引導幼兒對這些藝術品進行多方面的觀察,讓幼兒對這些成品民間藝術材料有所了解,而不是完全開放式地讓幼兒獨自探索,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得到他們的知識。
其次,許多民間藝術并不是以一個固態(tài)的形態(tài)來呈現(xiàn)出來的,但是我們可以將這些民間藝術元素作為材料加入我們的游戲中,如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在幼兒園小、中、大三個年齡階段,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民俗音樂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中來,那么我們可以將這些活動中的素材進一步延伸到幼兒參與的游戲中,比如教師可以把江蘇民歌《茉莉花》投放在表演游戲中的小舞臺作為音樂,進一步引導幼兒根據(jù)歌曲學習一些漢族舞蹈動作。在體育游戲中也可以將維吾爾族歌《哇哈哈》融入其中,讓幼兒學習其特有的拿東西的動作來接力運球。
2.選取與民間藝術相關的半成品材料
學齡前幼兒的想象力豐富,動手能力也在不斷增強,相比于以欣賞為主的成品民間藝術作品,它們對于半成品材料更為喜歡。許多的民間藝術都是由最本土、最大眾的材料而來,特別是幼兒園所在地區(qū)的民間藝術,更能夠進入幼兒的游戲中。在選取這些與民間藝術相關的成品材料,除了要考慮材料安全性、游戲主題外,還應該重視幼兒的已有水平。
二、創(chuàng)設有民間藝術文化的游戲環(huán)境
1.幼兒園整體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
幼兒園的工作一直為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適應教育,為孩子提供機會和條件,把他們的活動和表現(xiàn)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原則之一。幼兒進入幼兒園首先能感受到的就是幼兒園的整體環(huán)境,現(xiàn)在幼兒園的墻面、走廊、過道甚至是窗戶上,教師們都給予了裝飾,有的是幼兒的作品,有的是由廢舊材料制作而成,這些東西每每都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如果能利用幼兒園這個大環(huán)境將民間藝術文化融入其中,在走廊、墻面等幼兒能夠看得到的地方,加入一些與民間藝術文化相關的繪畫、手工制作,如在中秋節(jié)期間,可以在幼兒園大廳懸掛一些有民間特色的燈籠,在豐富幼兒園環(huán)境的同時不忘宣傳民間藝術文化,還可利用家長對一些民間藝術文化的認識,一起為幼兒園環(huán)境做準備,通過家園合作,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豐富并且飽含民間藝術文化的環(huán)境,讓幼兒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2.游戲操作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
幼兒園環(huán)境教育功能的發(fā)揮依賴于幼兒同這些環(huán)境之間的互動。幼兒園整體的大環(huán)境雖然能呈現(xiàn)多種多樣的民間藝術文化,但是幼兒與其接觸的方式、時間都較少,幼兒園整體環(huán)境的教育作用很難有效、直接地發(fā)揮,因此,班級中幼兒的游戲操作環(huán)境也至關重要。除了為幼兒準備成品或半成品的民間藝術文化相關的材料外,還應該創(chuàng)造一個能讓幼兒一目了然、直接感受的環(huán)境。
在含有民間藝術的游戲中,我們可以通過游戲主題或者區(qū)域的外部環(huán)境布置,如貼一些相應的圖片、海報等來吸引幼兒的注意,還可以在游戲中加入一些民間藝術文化的元素,如服裝、音樂、學習材料。在游戲開展之前,通過多媒體等手段讓幼兒對民間藝術文化進行了解,為游戲的操作做準備。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積極地引導幼兒與這些環(huán)境之間進行互動,讓幼兒在互動中學習民間藝術文化,同時也在無形中形成了一個游戲氛圍。
三、開展有民間藝術文化的游戲活動
1.開設有民間藝術文化的游戲主題
在幼兒園的游戲中,不管是角色游戲還是區(qū)域游戲或者戶外游戲,都有自己的主題,這些主題應該是幼兒園教育的整體目標與具體的教育目標相結合而來。如果只是將民間藝術文化相關的材料零散地投放在一些游戲中,幼兒很難著重地、系統(tǒng)地了解民間藝術文化。將幼兒游戲某個主題直接定為某一民間藝術文化的主題,特別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幼兒會主動地去了解,去探索。
如我們可以根據(jù)幼兒的興趣愛好以及班級教學內容中的剪紙活動,在美術區(qū)開展“剪窗花”主題。由于南方過年時的活動越來越少,這樣的活動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而且幼兒對于過年的熱情非常高漲,所以在過年前開設的“剪窗花”主題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又能與節(jié)日相融合,還能引導幼兒認識我國傳統(tǒng)文化,在游戲中幼兒與教師通過故事的等形式一起了解窗花來歷,欣賞各式各樣的窗花,由最簡單的花紋開始剪紙,到最后的自由想象、自由創(chuàng)作,整個游戲可以分為幾個階段,長期性地作為一個主題來讓幼兒參與。開設民間藝術文化的主題,讓幼兒有層次性地了解、學習民間藝術文化,融入民間文化藝術中,感受其中的內涵,并且還能體會到自己主動創(chuàng)造的快樂。民間藝術是一種綜合性的瑰寶,是民間藝術的感覺和欣賞的過程,是一個綜合性的研究過程。
2.直接開展各種民間游戲
相對于一些操作性強的民間藝術活動,一些本來就非常有特色的民間游戲也非常受幼兒的喜愛,而且有的這些游戲能夠適合幾乎所有的幼兒,不管是哪個年齡層次的孩子都能夠參與其中,這些民間游戲也隱藏著自己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文化,教師們無須再畫蛇添足地為其準備太多的東西。
民間藝術文化是中國的一顆璀璨的瑰寶,滲透在游戲中既富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性,幼兒得到了藝術教育的熏陶,不僅能在藝術的游戲中得到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而且使他們的心靈得到了和諧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qū)中心幼兒園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