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芹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課堂也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灌輸式的,它忽略了學生自主思考、探究、參與學習的資格,違背了2001年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币氪_保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需要聾校教師確立新課程思想和新概念,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重構具有新課程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南通市提出了教師“限時講授”這一教學理念,強制性地讓教師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參與自主學習。
作為一名聾校語文教師,更要教會聾生學會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不是被動接受學習,因此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聾校教師及時轉變教學觀念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習慣于跟著教師的思維走,一旦脫離了教師,便會無所適從,這是開展自主學習的極大障礙,所以要想很好地開展自主教學,聾校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克服依賴心理,減少課堂講授的時間。教師只有在課堂上限時講授,才能樹立了聾生自主學習意識。其次,更要強化聾生自主學習訓練,培養(yǎng)聾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聾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
二、聾校教師要當好引導者
新課程標準和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教師既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又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作為課堂的引導者,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設身處地地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從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考慮教學方法的選擇,從學生的情感出發(fā),感受學生對情感的體驗,這種引導不只是引導學生解難釋疑,而關鍵的是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相互幫助、團結協(xié)作的良好品質。
1.導趣使學生樂學
興趣是樂學的先導和基礎,它可以誘發(fā)學生自主參與課堂學習的行為動機。教師在教學開始,可以根據(jù)課文的特點,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入手,巧妙地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閱讀探究的興趣。
例如:《葡萄溝》一課,我是這樣導趣的:首先用猜謎語“遠看瑪瑙紫溜溜,近看珍珠圓溜溜,掐它一把水溜溜,咬它一口酸溜溜?!币觥捌咸选?,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再欣賞一組新疆的“民情風貌”,讓學生描繪看到的畫面,感受清幽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感受寧靜與清幽的特點)。最后老師導入新課:新疆美不美?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新疆。就這樣,教師利用直觀美麗的畫面,創(chuàng)造了教學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一下子就融入課堂當中去。又如:我在教《趙州橋》這一課時,我讓學生欣賞圖片家鄉(xiāng)的“西雙湖拱橋”,從學生的生活導入。引導學生思考今天要學習的《趙州橋》離現(xiàn)在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至今仍然在使用,可見趙州橋的設計者是多么的偉大,讓學生聽后,課堂頓時熱鬧起來,學生的求知欲望便由此而生。
實踐證明,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產生的,這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種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扣動學生心靈的情境,引學生入境,學生才能可聞可見,可感可思,就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 導疑使學生善學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思維發(fā)展往往從問題開始,所以導疑是培養(yǎng)學生主體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動力。教師在聾校語文課堂中適當引導,多留給學生質疑的時間。例如:在學生預習過程中,我要求他們對課文中產生質疑的地方做好標記或寫在預習本上。課前,我會鼓勵學生邊讀書邊質疑,如教《中國石》一課,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時,從題目入手,問:看了題目,你們知道“中國石”是什么樣子的?學生立刻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戰(zhàn)士們會經常撿石?怎樣發(fā)現(xiàn)中國石的?戰(zhàn)士們?yōu)槭裁磿选爸袊本谋9??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后,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自主讀書,尋找答案。在每次講完課文之后,我都讓學生理解課文后,進行質疑問難的環(huán)節(jié),讓會的學生來充當老師的角色,調起了生與生之間的互動。這就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了他們的主體能動性。
三、聾校教師培養(yǎng)聾生遇到問題獨立思考
我認為:遇到問題要獨立思考是件特別重要的事情。應該從聾生的日?;顒又凶銎?,讓聾生在生活、學習中,對父母不依不靠,聾生能做好的事,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例如: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就遵循古人說的一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迸囵B(yǎng)學生也是這個道理。要求學生不要急于求教于別人,獨立思考是把死知識變?yōu)樽约旱臇|西的最有效方法。學生自己的作業(yè)要做到按時獨立地完成。至于碰到實在不會做的題目,我只是給學生理清思路,啟發(fā)孩子多思考幾種可能性,但從不告訴學生答案,迫使學生自己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總而言之,語文課堂教學要變灌為導,也就是導趣、導疑、導讀、導用,只有在課堂上讓教師適當“限時講授”,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聾生,充分調動聾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導”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愿每一位老師在教學實踐中能探索出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
【作者單位:東??h特殊教育學校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