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瑩瑩
游戲教學是指在游戲中設計學習內(nèi)容,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增添知識,增長能力。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從幼兒園畢業(yè),還不適應小學課堂中的學習模式,在幼兒園中他們是以玩游戲為主,在游戲中學習新知,所學的知識并不多,所以剛進入小學就要用成人的授課方式來教學,他們需要一段時間順應,在開學伊始是難以接受的。一開始他們不能接受一節(jié)課有40分鐘那么長的時間,所以課上了不到一半就坐不住了,要么開始玩手指、鉛筆、橡皮、直尺等,要么開始和周邊的同學說話。但是如果你叫他們說:“讓我們一起來玩游戲吧”,他們卻可以異口同聲:“好!”馬上集中精神,并堅持較長時間,所以游戲教學法現(xiàn)在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了。
2011版蘇教版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的上冊中,《認識幾和第幾》這一節(jié)課中,教學目標是要使學生在經(jīng)歷觀察、分析、活動、交流的過程之后,了解“幾”和“第幾”的不同意義,能比較熟練地應用“幾”和“第幾”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排隊等簡單問題?!皫住北硎疚矬w一共有多少,“第幾”是事物排列的序號,表示其中某一個。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在生活中早就接觸了這兩個名詞,只是沒有把這兩個概念抽象出來,形成數(shù)學知識,放在一起區(qū)別、比較,要熟練地應用“幾”和“第幾”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這對不少同學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根據(jù)一年級小朋友活潑好動、年齡小、課堂自控能力弱、喜愛玩游戲的特點,我在教“認識幾和第幾”時主要采用玩游戲的方法,寓教于游戲,效果比較明顯。
一、故事引入,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使學生對于新課產(chǎn)生興趣,我會精心設計新穎有趣的各種數(shù)學游戲,引用有趣又富有思考力的寓言故事,讓小朋友的注意力被集中在新課中,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調(diào)整到最佳。例如在引入“幾和第幾”時,我就引用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很能吃,有一天他想吃燒餅,就去燒餅店吃燒餅,他吃了一個燒餅沒飽,又吃了一個燒餅還沒飽,等到他吃完第四個燒餅,才覺得肚子飽了,他拍拍肚子嘆口氣說:“唉,要知道吃第四個能飽,我先吃第四個該多好??!”我:聽完這個故事,你能告訴老師這個人總共吃了幾個燒餅嗎?(生:4個)他說他吃第4個就能飽,你覺得他說的對嗎?(生:不對)為什么?(生:如果先吃第四個的話,這個人還是只吃了一個)(揭示課題)問:這里的“第4個”和“4個”意思相同嗎?(4個指的是一共有4個,第4個是指其中的某一個。)揭題: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幾和第幾”。(相機板書)
其實,翻開一年級的數(shù)學書,可以發(fā)現(xiàn)幾乎每一節(jié)新課的例題都是以童話故事的角色引入,尤其是《認識幾和第幾》整節(jié)課都可用一個故事串聯(lián)起來,這樣學生會更有興趣。
二、在課中穿插游戲,有利于知識的掌握
每節(jié)課上到中間時,學生們有點累了,想要休息,這時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開始不集中了,手也開始玩與課堂知識無關的學習用具。所以在教學中間,穿插安排一些游戲,如反動作等,甚至把教學內(nèi)容設計成游戲,讓小朋友在玩中理解新課,課堂效果會提高很多。再如《認識幾和第幾》中引用完故事之后,請4個同學上臺來做排隊游戲,面朝黑板,先問“左邊第三個是誰?”若答對了就請該生轉過頭來朝全班學生做個笑臉,這樣互動學生會覺得很有意思。接著問“右邊第三個是誰?從左數(shù)的三個小朋友是誰?從左數(shù)的第三個和從左數(shù)的三個小朋友一樣嗎?“左邊第三個”和“右邊第三個”意思一樣嗎?都是第三為何不同?”臺上和臺下的互動會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學生對幾和第幾的認識也更加深刻。
三、在練習中設置游戲,讓小朋友在玩中獲得成就感
《認識幾和第幾》教學中,排隊游戲練習做完之后,可以用“小麗和小明是好朋友,星期天,小麗買好票來找小明一起去動物園玩。仔細觀察上圖,從圖中你知道小明住在第幾層?你是怎么數(shù)的?一般,我們數(shù)樓層是從上數(shù)起還是從下數(shù)起?”把排隊游戲銜接到動物王國的游戲:
(1)猴子撈月:你知道圖上一共有幾只猴子在表演水中撈月呢?你們看哪只猴子比較特別?為什么?它是第幾只猴子?你能說一說為什么數(shù)同一只猴子會有兩個“第幾”?你是怎么數(shù)的?我們在數(shù)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點燈籠:你會涂從左邊數(shù)起的4個燈籠嗎?(●●●●○)
如果涂從左邊數(shù)起的第4個燈籠呢?(○○○●○)
獨立完成后,請學生說說你是怎樣涂色的。
出示圖片○●○○○,問:點的是第幾個燈籠?你是怎么數(shù)的?如果從右邊開始數(shù)是第幾個?這個點亮的燈籠,為什么可以用兩個“第幾”來表示呢?
(3)動物們排隊看賽車比賽:你能看出哪條路上是上山的動物嗎?哪條路上是下山的動物?
問:上山的動物有幾只?誰是第一?誰是第二?你是怎么數(shù)的?
問:下山的動物有幾只?誰是第一?誰是第二?你是怎么數(shù)的?
(4)賽車比賽:問:小兔開的是幾號車?它排在第幾?你能說一說其他小動物開的是幾號車,排在第幾嗎?
問:4號車前面有幾輛車?分別是哪幾輛?后面呢?
問:除了這幾個問題外,你還想到什么考考大家?(小組討論)
(5)領獎現(xiàn)場:領獎臺上一共有幾只小動物?它們各得了第幾名?你是怎樣知道的?可以讓三位學生上臺模擬領獎現(xiàn)場。相機介紹相關知識:第一名得金牌,站在中間最高的臺階上;第二名得銀牌,站在第一名的右邊臺階上;第三名得銅牌,站在第一名的左邊臺階上。
在一年級的教學實踐中,運用多種新穎有趣的游戲與競爭活動有助于學生提高積極性,如開火車、小動物找家、搶紅旗、小貓釣魚、紅花配綠葉、郵遞員送信等等。在一年級的教學光盤中,利用貼圓片、擺小棒等,學生們都想表現(xiàn)一把;再如利用教鞭可以拖拉對象移動,小朋友們好奇心很強,都想上臺親自體驗一下。根據(jù)小朋友的這些特點,選擇比較有針對性的游戲方法,有助于數(shù)學課堂的推進。
【作者單位:蘇州市文星小學校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