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
摘 要:在新的信息技術和移動閱讀發(fā)展趨勢下,高校圖書館應及時調整閱讀推廣策略,向廣大師生倡導熱愛讀書的風尚,營造校園濃郁的讀書氛圍,引導讀者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習慣,打造積極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全民閱讀
中圖分類號: G252.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17-21-2
0 引言
閱讀推廣是推進全民閱讀、提升國民整體素質、構建學習型社會的主要途徑,也是國家文化建設的重點內容之一。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經濟環(huán)境下,全民閱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民族的整體發(fā)展水平,高校圖書館作為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輔助力量,擁有豐富的知識信息資源,在引導當代學生及人民群眾參與閱讀活動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知識閱讀作為社會文化交流的橋梁和紐帶,是提高公民素質和國家整體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圖書館作為高校的文化信息資源中心,是學校廣大師生熱愛閱讀、汲取知識和提高素養(yǎng)的重要場所。作為高校圖書館,要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模式不斷豐富閱讀推廣宣傳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不斷培養(yǎng)師生良好的終身學習和閱讀習慣,營造濃郁的學習閱讀氛圍,大力促進書香校園和書香社會的建設,引領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1 閱讀推廣的內涵解析
隨著我國將倡導全民閱讀納入國家戰(zhàn)略的高度,人們對學習閱讀的興趣與日俱增,也越來越多地關注各類閱讀推廣活動,很多學術研究者也在試圖解析與闡釋“閱讀推廣”的概念與內涵。
張懷濤在《閱讀推廣的概念與實施》一文中指出,閱讀推廣也被稱為閱讀促進,其釋義與導讀、閱讀宣傳、閱讀指導、讀書輔導等概念有類似之處。[1]萬行明在《閱讀推廣:助推圖書館騰飛的另一支翅膀》一文中提出,閱讀推廣就是圖書館等社會相關團體和個人為培養(yǎng)廣大讀者的閱讀習慣,激發(fā)大家的閱讀興趣,不斷提升閱讀水平,進一步促進和推動全民閱讀所從事的一切工作的總稱。[2]張超在《基于創(chuàng)新推廣理論的青少年閱讀網絡資源建設》一文中說到,閱讀推廣作為一個目標,是體現(xiàn)閱讀這一富含動態(tài)特征的思維活動行為,再通過某種特定方式或者途徑,從而改變閱讀的功能區(qū)域和影響范疇,使它的作用對象可以更加容易的接受和便捷的參與其中。[3]
由此可知,“閱讀推廣”也是指推廣閱讀,換言之就是指面向社會群體和個人,為了推動群眾從事學習閱讀的行為活動而展開的系列活動,采用多種多樣的途徑和內容豐富的方式,拓展深層次閱讀的社會作用與文化功能,擴大閱讀行為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積極的參與度和科學的影響力,致使人們更有主觀意愿、創(chuàng)造條件參與閱讀行為的文化事業(yè)活動。
2 圖書館積極探索閱讀推廣活動的實踐
石河子大學圖書館向來高度重視對閱讀推廣活動的創(chuàng)新和品牌建設,積極探索閱讀推廣工作新途徑、新形式、新方法,做好書目推薦、圖書評論、導讀等閱讀指導,提升移動閱讀、網絡閱讀方面的技術服務能力,積極開展文獻信息資源宣傳和推介,使讀者及時了解和利用最新資源,促進書香校園建設。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讀者閱讀推廣服務活動已成為我館的文化品牌活動,取得了極其顯著的成效,獲得了廣大讀者的認可和關注,在打造校園文化活動方面展現(xiàn)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我校圖書館在每年4月和9月都會舉辦“書香盈滿人生路”讀書月系列活動和大學生文化節(jié),通過開展征文比賽、讀書演講比賽、綠洲名家講壇、圖片展覽、文獻綜述大賽、百科知識競賽、攝影展、少數(shù)民族文化展、圖書漂流等二十多項活動,激發(fā)全校學生的讀書興趣,與讀者充分互動,養(yǎng)成求知好學、閱讀經典文化作品的好習慣,提升大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與道德品質。其中,比較有特色的“暢民族文化,享民族風情”少數(shù)民族文化展活動,由維族、哈族、柯爾克孜族學生,介紹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的起源、語音字母的構成、各族優(yōu)秀的文化學者及代表著作,并由書法優(yōu)秀者現(xiàn)場書寫少數(shù)民族文字,展示民族語言文字的獨特與優(yōu)美。此外,作為石大讀書節(jié)品牌文化活動之一的“綠洲名家講壇”,旨在追求學術創(chuàng)新,享受智慧人生,主要選擇大學生們最感興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熱點學術問題,邀請國內外社會各界學者、專家進行專題講座。
我館在閱讀推廣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媒介的宣傳作用,在活動項目、內容、形式上力求更加多樣化,既有通過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微石大、微博等新型媒介方式宣傳,也有采用展板、傳單、倡議書等傳統(tǒng)媒介開展宣傳活動,又有攝影、文化展等文化活動,使我校師生的參與度空前廣泛,既豐富了廣大師生的校園文化生活,也擴大了圖書館的文化影響力。
3 國內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實踐經驗
我國已經將閱讀推廣上升到國家戰(zhàn)略層面,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閱讀的地位和重要性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全國上下迅速掀起了一股倡導全民閱讀的熱潮。高校圖書館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方面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創(chuàng)造了多種值得借鑒與認可的閱讀推廣模式。
例如,為了吸引具有不同閱讀興趣和需求的學生,向學生宣傳推廣中外文化、城市文明,同濟大學圖書館以“中華記憶” 為核心選題,提出了傳統(tǒng)文化展覽、講座、圖書推薦等附屬主題,實施“立體閱讀”方案,開展了“粉墨中國”、“經典上?!?、“中華記憶”等活動。[4]以“大學生讀書節(jié)”和“讀者服務宣傳周”為契機,以“深閱讀”為目的,配合“身閱讀”的全方位閱讀體驗,四川大學圖書館籌劃舉辦了以引導讀者“靜心閱讀,細味經典”為中心的“深身閱讀”的系列活動。他們從聽、說、讀、寫、悟五個方面,最大程度地調動讀者各類感官感知文本,全方位獲取知識,達到深層次的理解,努力實現(xiàn)“讀書、悟理、立德、樹人”, 最終達到“知行合一”。[5]臺灣中興大學圖書館建設了多功能學習共享空間,分別為思風區(qū)、創(chuàng)藝區(qū)、愛學區(qū)、悅讀區(qū)、學習咨詢室、發(fā)表練習室、知識吧、服務臺、自習室、打印列影、輔助器材借用等11個區(qū)域,形成“興閱坊”,具有休閑閱讀、學習討論、演練展示等功能。[6]無錫科技職業(yè)學院開展吳地文化讀書活動,構建一個吳文化專題文獻室、一個吳文化書籍讀書會、一個吳文化書院學生社、一個吳文化書院博客群、一個吳文化書院大講堂、一份讀書刊物《吳風書韻》的“六個一”推廣平臺。[7]
綜合各高校圖書館的廣泛、先進、優(yōu)秀的閱讀推廣經驗,作者結合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開展各項活動時,要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本校圖書館對讀者進行閱讀指導的核心引領作用,同時可以考慮與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書店、社區(qū)、企業(yè)等社會團體,加強合作與交流,從而推動整個社會興起閱讀的熱情和學習閱讀的良好風尚。
在積極推廣全民閱讀的今天,高校圖書館勢必要擔當起促進全民閱讀的社會使命和重任,拓展和延伸各類服務功能,經過引導和教育,讓廣大師生快樂、健康地閱讀,充分享受閱讀的趣味和快樂,最大程度地提升個人思想境界與人文素養(yǎng)。閱讀推廣活動,在高校圖書館應該是一項長期性的、經常性的極具創(chuàng)新性工作內容。這不僅需要圖書館自身的籌劃和落實,也需要建立一項長效機制,以保證它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創(chuàng)新性。大力創(chuàng)新閱讀推廣模式,鼓勵大眾讀者積極參與,全面推動閱讀推廣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參 考 文 獻
[1] 張懷濤.閱讀推廣的概念與實施[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1):2-5.
[2] 萬行明.閱讀推廣:助推圖書館騰飛的另一支翅膀[J].當代圖書館,2011(1):8-11.
[3] 張超.基于創(chuàng)新推廣理論的青少年閱讀網絡資源建設[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2:11-12.
[4] 李園園.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機制研究——以同濟大學圖書館立體閱讀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1):2-5.
[5] 李毅,潘甜.讓“悅”讀成為習慣:四川省第十屆高校圖工委專家論壇在西南交大召開[EB/OL].
[6] 張婷.“興閱坊”:臺灣中興大學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4,(3):6-10.
[7] 浦清蓮.錫城有了首個“華夏書香校園”[N].無錫商報,2014-10-23(A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