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愛是教育者在孩子心間架起的一道虹,那么寬容與尊重便是這道虹上最美的色彩。心懷寬容,多一份尊重,喚醒孩子的心靈,這就是教育中愛的藝術(shù)。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便是深諳此道之人。陶先生曾留學美國,師從杜威等教育家,深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響?;貒?,他在民間推行教育,辦學興學;他把“教育即生活”“兒童中心”等西方的教育理念貫穿于自己的教學生涯之中。面對闖禍的男孩,他并沒有“沿襲陳法”,抱著 “嚴者愛也”的想法對男孩進行打罵與責罰,而是送給男孩四顆糖——第一顆獎勵孩子的守時與守諾;第二顆是對孩子尊敬師長之心的肯定;第三顆贊賞他見義勇為的優(yōu)秀品格。等到男孩深受感動并表示悔改后,陶先生用第四顆糖來獎賞他的知錯就改。
陶先生是真正的教育家,留學歸來融合了中西方教育思想的他,在教學實踐中沒有打罵沒有責罰,卻以平等與尊重觸動了男孩的心靈,達到了最好的教育效果;如隨風入夜,潤物無聲。
法國作家拉·封丹的寓言中寫道,北風與南風比威力,它們決定比誰能把行人的大衣脫掉。北風無論怎樣釋放力氣,行人都只是把身上的衣服緊緊裹在身上;而南風的溫暖使行人很快解開了大衣。
“南風效應”告訴人們,溫暖要比嚴寒有力得多。在教育中亦是如此,有時候?qū)捜菀鸬牡赖抡饎颖葢土P更加強烈。
羅杰·羅爾斯出生于美國紐約聲名狼藉的大沙頭貧民窟,這里充斥著犯罪與暴力。受到環(huán)境的耳濡目染,小羅爾斯學會了逃學、打架、偷竊。一次他剛從窗臺跳下,就被校長皮爾·保羅逮了個正著。出人意料的是,校長并沒有懲罰他,而是看著小羅爾斯伸出的小拇指說:“我一看你修長的小拇指就知道,將來你是紐約州的州長?!边@句話似乎具有神奇的力量,小羅爾斯從此以后處處以紐約州州長的標準要求自己,終于,51歲那年他成為了紐約州歷史上第一個黑人州長。
山銳則不高,水狹則不深。陶校長的寬容讓學生得到醒悟;保羅校長的寬容帶給孩子的是堅定的信念和新的希望。寬容是一種溫暖的力量,它將勝于一切嚴寒,融化人心中的堅冰。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教師與管理者應無條件地接受、理解和尊重學生。尊重學生,促進心靈平等是教育成功路上的重要條件。
烏克蘭一所學校的花房里開出了美麗的花,有一天,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從花房里摘走了一朵玫瑰花,卻遇到了正迎面走來的校長蘇霍姆林斯基。他彎下腰親切地問小姑娘為什么要摘花,小姑娘認真地回答他:“奶奶病了,病得很重,我摘下來拿回去讓她看看學校里開了這么大的玫瑰花,看完就送回來?!焙⒆犹煺娴脑捳Z深深打動了他,他牽著小姑娘到花房里又摘了兩朵大玫瑰花,對小姑娘說:“這兩朵玫瑰花一朵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是一個有愛心的孩子,另一朵是送給你媽媽的,她養(yǎng)育了一個你這樣的好孩子?!?/p>
從蘇霍姆林斯基蹲下身去的那一刻開始,他的心靈與小姑娘是平等的。早在陶先生留學期間,西方教育中的這些平等、尊重的觀念就對他影響頗深;歸國后,杜威的“兒童中心”思想更是被他應用在教學實踐中,它要求教師應考慮兒童的個性特征,尊重兒童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在與兒童心靈的平等對話中,我們感受到了尊重的偉大。
尊重的欲望是人類天性的最深刻的沖動,更是人類個體的精神需求。以尊重的心情哺育稚嫩的心靈,明朝前方便是一片春天。
成功的教育中必定包括嚴格的目標與要求,但嚴格的懲罰從來都不是教育的目的,它只會毀滅人的自尊心并養(yǎng)成懦弱卑怯的惡習;唯有愛才是教育永恒的主題。
犯錯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學生成長歷程中的“天性”,英國教育家洛克認為教育學生時必要的責備、斥責也可保留,但懲罰應盡量避免,不可挫傷其自尊心。面對犯錯的學生,何不如同陶先生,利用寬容、理解與尊重,通過鼓勵與鼓舞,喚醒孩子最純真的心靈,讓愛的作用在教育中彰顯。
愛在教育時,愛在細微中,唯有寬容與尊重喚醒心靈而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