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珍,福州人,2000年開始寫作至今,已在全國各地報刊上發(fā)表兩千六百多篇的詩歌、散文、小小說、專欄及兒童文學(xué)等作品,并被多處轉(zhuǎn)載。多篇作品被收入各種選本,如:《百年無廢紙》《站在巨人肩上·寫給孩子的人生設(shè)計啟蒙書》《感動小學(xué)生科幻全集·在宇宙中書寫》《童話城堡里的春花秋月》《中國少年小說佳作選》《渴望撒野》《教育故事》《最美文》《藍眼雪妖》《鬼面影墻》《中國年度童話選》《作家領(lǐng)讀系列典藏叢書·靜候花開》等。
2011年在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少年玄幻小說《神奇手鏈》和少年探險小說《探險四人行》。
未來人的時尚生活
那節(jié)地理課上,聽地理老師說郊外的石牛山是風(fēng)景優(yōu)美的地方,只是尚未開發(fā)。這樣的地方正合我們“探險小組”成員的心意,于是我們和往常一樣背上行囊,上路了。
石牛山在郊縣,我們坐公共汽車到達山腳下,沒有休息,我們開始登山。
起先沿著瀑布沖刷形成的小山澗往里走,山路還比較緩,有時看到一兩只山羊,不知道這是家山羊還是野山羊,繼續(xù)走了約半個小時,山路開始陡起來了,我們看到地上蜿蜒著一根根接起來的很長的竹子,這里會有什么人?很想看個究竟,我們就順著竹子走到山的背后去。哦,有一間木屋,竹管進了他家的院子,終端是一個埋在地下的大水缸,竹管的盡頭正在滴水。原來這是引水用的。
“有人嗎?”我們在院子里問,沒人回答。屋門卻“吱紐”打開,可并沒有人出來,等了3分鐘左右還是沒有動靜,我覺得背上有點涼颼颼的。
“走,大家進去看看。”王家民很大聲地說。
一陣山風(fēng)吹過,陰涼得很,當我們的腳一起跨過門檻的一剎那,有一個中年男人的聲音在屋中響起:“你們可以到山頂那塊風(fēng)動石下的一個山洞里瞧瞧,一定不會后悔的?!?/p>
“你是誰?你在哪里?為什么我們見不到你?”我問,卻再沒有人回答。
“去不去?”
“去吧,說不定真的有什么奇遇呢?!敝戾\說。
于是我們就出發(fā)了。
山上沒有路,上山真困難,我們有時蹬在一塊突出的巖石上,一手抓住上面的一塊巖石縫隙,一手抓住一條垂下的藤,像猴子一樣向上攀爬,爬得滿頭大汗,路上我們遇到了兩次危險。一次是王家民滑下溪流去,大家趕緊拽他的衣領(lǐng)、背包、腿,七手八腳,終于將他拉了上來。另一次是我闖的禍,我?guī)ь^向上攀爬時沒料到腳下的石塊是松動的,我一使勁,石塊就被我蹬了出去,石塊從朱錦、王家民身邊滾過,擦著陳晨的頭頂飛落了下去,聽到他們的尖叫聲,我嚇出一身冷汗。
下午2:05,我們終于登頂,一種征服的自豪感在心中油然而生,一路上的艱險、辛苦都在那一霎那間得到了補償,一種激動的情緒在我們四人小組里蔓延,盡管我們已經(jīng)有過多次登頂?shù)捏w驗,但每次那種自豪和激動都不可避免,何況此石牛山是一級難登、一級神秘的山。
登頂后接下來就是找那塊風(fēng)動石,四處一看,那塊上圓下方的石頭正在離我們約5、6米的地方,我們過去輕輕一推,它就輕輕晃動,好像重點推就會掉下來,王家民說:“我們四個人朝同一個方向一起用力看看石頭會不會掉下來。”大家心里也有這么個疑惑,聽他這么說,也就紛紛贊同了。我們解下背包,一起用力推,可那塊石頭還和剛才輕輕推一樣,仍然輕輕地晃動。
“大自然真的很神奇。”陳晨說?!笆茄健!薄笆茄?。”大家隨聲附和。
“山洞在哪里?”我和朱錦異口同聲地問。
“找找吧?!标惓空f。
“在這里,大家快來?!眰鱽硗跫颐竦穆曇?。我們尋聲找去,沒看見人,奇怪,人到哪里去了?
“你在哪里?”我問。
“就在你們腳底下。從風(fēng)動石側(cè)面溜下來就能找到了?!?/p>
很快我們也趴下去看,看到王家民伸出來的一只手。原來在下方,離我們腳站的地方只有一個腳掌距離的巖石上有一個可容一只腳的凹槽,再往下一步就是一個洞口很小只能貓腰進入的山洞,王家民已經(jīng)在山洞里了。
我們一個個也溜了下去。山洞里很暖和,越往里走越暗,越往里走越向下,感覺像在下山,兩邊只是石壁,沒什么特別的地方。打著手電筒繼續(xù)往里走,逐漸開闊了,我們的腰都能直起來了。幾支手電筒一齊打開,我們還帶了不少的備用電池,所以不必擔心沒電。
大約走了半個多小時,來到一處極為空曠的所在,我想我們已經(jīng)到大山的中腹部位了。手電所照之處盡是石壁,讓人不禁聯(lián)想到《西游記》里妖魔鬼怪住的洞穴,他們的想法也和我相似。大家胡猜亂想。
朱錦說:“會不會有妖怪爬出來?像奧特曼里的那些怪物或者像白骨精一樣的妖怪?!?/p>
“別嚇唬人了。哪有什么妖怪,是蝙蝠洞吧?”陳晨說。
“沒看到蝙蝠。我猜是外星人藏身的地方。”我說。
王家民說:“找找有沒有飛碟?!?/p>
我們說話的聲音傳出去,碰到石壁又反彈回來,震得自己的耳膜嗡嗡作響。
“你們看,前面有一條路?!标惓康氖蛛娬盏角懊娴囊粋€開口較大的洞口。
“這里還有一條路,在我們的左側(cè)?!蓖跫颐褚舱f。
“怎么辦?兩人一個小組分開來走還是大家一起走?”朱錦問我。
“今天遇到的事情有點詭異,還是大家一起走有個照應(yīng),分開來走,勢單力薄,萬一出事就沒辦法了?!蔽艺f。
“那么,從那條路走呢?”王家民問。
陳晨說:“這樣吧,我們兩人一組,各自向前走十步再退回來,然后講講各自看到的東西再決定從哪條路走?!?/p>
“只能這樣了?!蔽艺f。
于是我和陳晨一組向前面的山洞走去,王家民和朱錦一組向左側(cè)的山洞走去。
我回頭看時,他們已經(jīng)走進去了。
我和陳晨的腳正要跨進洞口,此時那個中年男人的聲音又響了起來:“你們好,勇敢者,歡迎你們來這里?!甭曇艉艽?,在洞中回旋,估計王家民和朱錦也聽到了,我聽到他們的腳步響起來,很快就來到我們身邊。
“看來這條路是對的。我們剛才走進那條路都沒有聽到講話的聲音?!敝戾\說。
“往前走吧。”我說,此時心中并沒有在木屋里的那種恐懼,我很奇怪自己非但不怕,還覺得有一種即將有意想不到的奇遇發(fā)生的預(yù)感,充滿了神秘,充滿了好奇。
“你是誰?你在哪里?”陳晨問。
“別問了,剛才在木屋也這么問了,不也沒有人回答?”王家民說。
“現(xiàn)在,你們一直往前走,等見到我,我就會回答你們所有的疑問了。”那聲音又響起。似乎很渾厚,很親切,并不讓人害怕。
我們繼續(xù)向前走,前面是兩塊石頭鉚在一起的石頭門,嚴絲合縫,門上寫著:“奇遇,只屬于勇敢者”。我們不知道怎么進去。然而,當我們來到門前一塊正方形的非常平坦的空地上,石頭門無聲地向兩邊滑開,就像我爸爸單位門口的玻璃感應(yīng)門一樣。進去以后,石頭門又無聲地關(guān)上了。門內(nèi)也是一塊正方形地非常平坦的石塊。我們四個人八只腳站在上面時,我們感覺到石頭搖晃起來,我們趕緊站穩(wěn),石頭載著我們向上升,感覺就像乘電梯一樣。石“電梯”終于停了下來,我們看到一個衣著樸素的中年男人正坐在一塊巨石上,穿著很像農(nóng)民。
“歡迎你們,我的勇敢者們。”他站了起來,“你們能來到這里說明你們很聰明,很細心,也很勇敢?!?/p>
我們都有點傻了,呆呆地站著看著他。他不是妖怪,不是白胡子神仙,也不是什么外星人,他只是一個農(nóng)民呀。我不覺有點失望,可一個農(nóng)民為什么將自己弄得這么神秘?
“我知道你們有很多疑問,盡管提,我會盡量回答你們。”
我們這才回過神來。大家七嘴八舌地問開了。
陳晨最先提問:“你是這里的農(nóng)民嗎?”
“不,我不是?!?/p>
“那你為什么穿得很像山下村子里的農(nóng)民?”
“穿著很重要嗎?我這么穿是為了讓別人不感到害怕。”
“你是外星人還是神仙?”
“都不是。我是地球人?!?/p>
“地球人?”
“是的,但不是你們這時代的地球人。準確地說我應(yīng)該是比你們晚三、四十代的地球人,就是說,我是一千多年以后的地球人?!?/p>
“沒騙人?”陳晨又問出了大家心頭的話,“這么說你還沒有出生?那你怎么會在這里?”
“你們不能理解這種現(xiàn)象是因為你們現(xiàn)在的這種時間概念是不正確的。”
“什么意思?我聽不明白?!?/p>
“我們那時代的地球人已經(jīng)搞懂了宇宙時間概念,現(xiàn)在你們理解的時間是‘水平的,就是說是序列事件鏈,而正確的應(yīng)該是‘垂直時間,也就是說所有事件的發(fā)生都是瞬間的,不在時間之列,就是超時間存在,是永恒的,可以來去自由的。”
“你是說,你來自未來世界?”
“是的?!?/p>
“你為什么不回去?”
“為什么要回去?在這里我感覺很好,一切都是大自然造就的。不像我們那時代,雖然掌握了比現(xiàn)在多得多的科學(xué)技術(shù),但一切都是人工合成的,人造的,沒意思。我和我們‘逃離30世紀組織的成員都利用我們掌握的技術(shù)逃離了那個時代。大家到不同的時空旅游,我也到過好幾個不同的歷史時期,現(xiàn)在我要在這里休息一段時間再離開,好好享受你們的陽光、空氣、水還有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包括我自己養(yǎng)的小雞、山羊以及小溪里的魚?!?/p>
“聽說有些人來這里以后都失蹤了,是你把他們怎么樣了?”
“我又能把他們怎么樣?我只是把他們送回家去了?!?/p>
“回家?什么意思?送回老家?死了?”
“不,我可沒有殺人,是真正地將他們送回他們自己的家?!?/p>
“怎么送?我不明白?!?/p>
“就是利用我所掌握的‘反物質(zhì)技術(shù),將他們瞬間送回他們想到的地方?!?/p>
“像孫悟空騰云駕霧那樣嗎?”
“不是,那還只是‘水平的時間,我們掌握的技術(shù)是將一件物體化作微粒,通過‘反物質(zhì)送走,瞬間到達后再還原為他原來的模樣?!?/p>
“這么先進的技術(shù)?你是說他們是直接回去了?沒有再下山去坐那個司機的車?”
“是的?!?/p>
“所以山下的村民認為他們失蹤了?!?/p>
“如果真的失蹤了,應(yīng)該會在你們的報紙、電視上大肆傳播,還會發(fā)動許多人來找的。你們有沒有聽到這樣的消息?”
“那倒沒有。你不怕他們走后會帶人來抓你去研究?”我想起書上看到的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情景,將地球人抓去進行生化研究,所以我這么問。
“我有害怕的必要嗎?我告訴他們,也告訴你們:如果你們出去說了,沒有人會相信你們的話,有可能還會把你們當作瘋子對待。再說,真有人來抓我,我不會走嗎?我們那個時代也掌握了這些技術(shù)的秘密,警察都沒能將我抓住,你們怎么能抓住我呢?而且我對你們這么友好,幫助你們直接回家,不用再辛苦地爬山出去,你們?yōu)槭裁匆ξ夷兀俊?/p>
“請問:那間木屋是怎么回事兒?那竹管是你引山上的水下來用的?你掌握了那么先進的技術(shù),想喝水還要這么麻煩?為什么當我們進去時門會自動打開?為什么當我們跨進門檻的瞬間會有你說話的聲音響起?”陳晨的問題永遠是最多的。
“那間木屋是我蓋的,那些竹管是我引水來用的,我說過我要享受自然,我喜歡這樣真實的生活。木門自動打開,沒什么技術(shù),你們都聽說過《天方夜譚》中《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吧,他們只要說對‘芝麻、芝麻開門吧。門就會自動打開,那是我時空旅行經(jīng)過那里,利用說話聲音的頻率變化原理造成的,有人發(fā)現(xiàn)了那秘密,等我離開后就被他們占去了。至于我不在家也會有人講話那是我安裝了紅外線感應(yīng)裝置,每個人都有體溫,也就都會散發(fā)紅外線,所以當你們進門時發(fā)出的紅外線感應(yīng)了裝置,就會聽到有人講話了?!?/p>
“這么簡單?!?/p>
“說起來簡單,可這些技術(shù)的掌握也是經(jīng)過不少人的努力才完成的。還有問題嗎?”
“請問,你能不能幫助我明年高考考上名牌大學(xué)?”王家民問。
“哦,這在我能力之外,不是我能做到的,你應(yīng)該靠自己努力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p>
我看了看手表,和司機約好的時間早已過了,我覺得自己此次爬山真的累了,再下山,真有點受不了,而且我也很想體驗一下利用1000年后的新技術(shù)在時空中自由穿梭的感覺,于是我說:“你真的能幫我們回家?”
“只要你們愿意?!?/p>
“我們要怎么辦?”
“很簡單,回頭看看,看到那扇窄門了嗎?那是利用反物質(zhì)技術(shù)造的一扇窄門,等一下,你們進去的一剎那在腦子里默想你們想要回去的地方就可以了?!?/p>
“我還可以再問一個問題嗎?”
“請說?!?/p>
“只要我們腦子里想一想就可以了?這是什么原理?”
“只是利用你們腦電波發(fā)射的能量而已。”
“不早了,我們該告辭了,請你送我們回去吧?!?/p>
“好的,好的,不過在臨別之前我想請求你們一件事兒?!?/p>
“你還會有求我們的事兒?什么事兒?你放心,我們不會把你的事情說出去?!?/p>
“這個我相信你們。我是請求你們將來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的時候一定不能忘記保護環(huán)境,愛護自然,給我們后人留一些動物和植物,不能只給子孫后代留下殘羹冷炙,就像你們這時代的大文豪魯迅先生說的那樣,你們要盡量讓珍稀物種在這地球上多保存一段時間,讓后人也見識見識真正的,而不僅是圖片中的生物物種?!?/p>
“你還知道魯迅先生?”王家民吃驚地問。
“歷史上的名人,怎么不知道?他對于我們就等于李白對于你們一樣的。”
“好吧,我們保證從自己做起,同時也會勸告身邊的人做到,到我們真的有能力的那一天,一定會做得更好?!标惓看饝?yīng)他,我想這也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輪到我進那扇時空之窄門時,我對那個未來地球人說:“我希望能在自己家沙發(fā)上坐著。”
“你一定會實現(xiàn)你的愿望的。”
可我邁進“門”的一瞬間,我忽然想到:我就這么突然出現(xiàn)在自己家里,非把我媽嚇暈過去不可,還是在樓下的汽車站降落吧。
于是我發(fā)現(xiàn)我就站在汽車站的車牌后,沒有人注意我,街上正是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我慢慢地向家走去……
寫作感言:
懂事起,我就是一個很沉默的人。
從小學(xué)到初中,再到高中,我的成績冊里,無論換誰當班主任,都毫無例外地在學(xué)習(xí)鑒定之后添上這么一筆:希望今后能夠大膽一些。
雖然學(xué)習(xí)成績還行,但是,最怕被老師提問,因為總覺得頭腦空空,與同學(xué)、朋友相處亦然,可以一整天說不出一句話。
從小就喜歡一個人呆在房間里看書,看各種各樣的雜書;無聊時,常常一個人對著墻上的水漬,蚊帳頂上的一片灰塵發(fā)呆,從那兒憑空想象出一個神奇的世界。
一度缺乏自信,也缺乏自我認識。曾有人鼓勵我說:“你也寫點東西吧。”我趕忙擺手否決:“不行,不行,我缺乏想象力。”
想不到最終從事的是中學(xué)語文教學(xué)工作。這是一項有較大彈性的工作,既可以一本教案教到老,也可以與時俱進,常翻常新。
為了不被時代淘汰,不被學(xué)生淘汰,活到老,學(xué)到老是必需的。書,不可不讀,何況我本愛書。而歷朝歷代的不少大師又說:行路與讀書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于是,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我開始癡迷于觀賞一路的風(fēng)景。那么多的風(fēng)景,給了我更多的想象飛馳空間。
在想象的空間里馳騁的不僅是風(fēng)景,還應(yīng)該有人,那是我夢想中的陽光少年。
他們有少年人應(yīng)具備的美好品質(zhì):好奇上進、堅強神勇……這樣的男孩,他們是熱愛大自然的,熱愛歷史,熱愛地理,喜歡在自然與歷史中尋尋覓覓,找尋失落的過去,探索神奇的未來。
跟隨他們的腳步,驚心動魄地云游一番,最后帶著一肚子的故事,平安健康、活蹦亂跳地回來,有什么比這更讓人開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