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良國 王肖龍 郭 蔚 劉永明 阮小芬▲
上海浦東新區(qū)唐鎮(zhèn)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上海 201210 )
?
潛陽合劑對圍絕經(jīng)期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的影響*
羅良國王肖龍△郭 蔚△劉永明△阮小芬△▲
上海浦東新區(qū)唐鎮(zhèn)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上海 201210 )
摘要目的: 觀察潛陽合劑對圍絕經(jīng)期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的影響。方法: 116例肝腎陰虛、陰虛陽亢證圍絕經(jīng)期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潛陽合劑組和對照組,各58例,在絡活喜基礎治療,潛陽合劑組加用潛陽合劑口服,共治療12周,觀察中醫(yī)證候療效、七日最高血壓及晨起收縮壓峰值、24小時血壓變異性等指標。結果:潛陽組中醫(yī)證候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7日最高血壓及晨起收縮壓峰值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晨起血壓峰值潛陽組降低更明顯。治療后潛陽組24hSSD、24hdSSD顯著低于對照組。對照組治療后24hdSSD、24hnSSD顯著降低,潛陽組24hSSD、24hdSSD、24hnSSD、24hdDSD顯著降低。結論:對于肝腎陰虛、陰虛陽亢證圍絕經(jīng)期高血壓患者,加用中藥潛陽合劑,改善臨床癥狀同時,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壓變異性。
主題詞 圍絕經(jīng)期/中西醫(yī)結合療法高血壓@潛陽合劑
血壓變異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是指一定時間內(nèi)血壓變化的程度,研究提示血壓變異性與高血壓患者的靶器官損害密切相關[1]。圍絕經(jīng)期高血壓的特點是血壓隨臨床癥狀加重而波動,血壓變異性增加。本研究通過無創(chuàng)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以血壓變異性評價潛陽合劑治療肝腎陰虛、陰虛陽亢型圍絕經(jīng)期高血壓的療效。
臨床資料研究對象來源于2013年5月~2015年4月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yī)院門診的女性圍絕經(jīng)期高血壓患者116例,中醫(yī)證候分型屬于肝腎陰虛、陰虛陽亢證,隨機分為潛陽合劑組和對照組,各58例。潛陽合劑組平均年齡47.88±3.78歲,平均病程11.73±8.55年;對照組平均年齡48.93±3.64歲,平均病程9.55±6.35年;兩組患者年齡、高血壓病程、高血壓分級、用藥情況等各項基線特征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高血壓診斷標準,參照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圍絕經(jīng)期綜合征診斷標準參照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制定頒發(fā)的《中藥新藥治療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的診斷標準;中醫(yī)辨證標準參照2002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醫(yī)內(nèi)科學》中肝腎陰虛、陰虛陽亢證制定的標準。主癥:眩暈、頭痛、腰膝酸軟、五心煩熱,次癥:心悸、失眠、耳鳴、健忘、舌紅少苔、脈弦細而數(shù),其中主癥必備,兼見次癥二項。
納入及排除標準[4]符合高血壓1、2級診斷標準;符合圍絕經(jīng)期綜合征診斷標準;符合中醫(yī)肝腎陰虛、陰虛陽亢證診斷標準;年齡40~60歲,女性。排除標準:年齡在40歲以下或者60歲以上;繼發(fā)性血壓升高:腎血管狹窄,急慢性腎病,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等;3個月內(nèi)用過性激素類制劑或避孕藥;合并心血管、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腫瘤及精神病患者。
治療方法對于中醫(yī)證候分型屬于肝腎陰虛、陰虛陽亢證患者,隨機分組后,參照《中醫(yī)內(nèi)科學》和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對照組予以鈣離子拮抗劑治療 絡活喜(批號H31390),每天1次,每次5mg,口服,每4周為1療程,共觀察3個療程,共計12周;潛陽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口服中藥潛陽合劑(主要由地黃、女貞子、桑椹子、鉤藤、當歸、珍珠母等藥物組成),潛陽合劑由曙光醫(yī)院制劑室提供,每天2次,每次35mL,口服,療程同對照組;分別于治療前后觀察血壓、心率、中醫(yī)證候等指標,評價臨床療效。
療效標準中醫(yī)證候積分:記錄患者出現(xiàn)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心率、血壓;血壓變異性:7d最高血壓及晨起收縮壓峰值,24h血壓變異性(包括24hSSD、24hdSSD、24hnSSD、24hDSD、24hdDSD、24hnDSD)臨床控制: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不影響活動及工作;癥狀、體征改善積分≥95%;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僅在勞累情況下出現(xiàn)輕度癥狀,功能恢復不影響工作,或病情由重度轉(zhuǎn)為輕度,癥狀、體征改善積分在70%~94%之間;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減輕或改善,但病情不穩(wěn)定,時有復發(fā),但未加重,對重體力勞動有影響;癥狀、體征改善積分在30%~69%之間;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癥狀、體征改善積分不足30%。
治療結果兩組患者中醫(yī)證侯積分比較治療后對照組總有效率70.6%,治療組總有效率89.6%;對中醫(yī)證候療效應用卡方檢驗顯示中藥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1),見表1。
兩組患者心率、血壓變化治療前兩組間心率和日均血壓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日均收縮壓及舒張壓均較治療顯著降低(P<0.01),兩組間差異不顯著;治療后兩組心率變化不明顯,潛陽合劑組心率較對照組有降低趨勢(P>0.05),見表2。
7d最高血壓及晨起收縮壓峰值比較治療前兩組血壓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七日最高血壓及晨起收縮壓峰值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1),晨起血壓峰值潛陽組降低更明顯(P<0.05),見表3。
24h血壓變異性的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24hSSD、24hdSSD、24hnSSD、24hDSD、24hdDSD、24hnDSD無差異,治療后潛陽組24hSSD、24hdSSD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各組治療前后配對t檢驗結果顯示,對照組治療后24hdSSD、24hnSSD顯著降低(P<0.05),潛陽組24hSSD、24hdSSD、24hnSSD、24hdDSD顯著降低(P<0.01),見表4。
討論圍絕經(jīng)期高血壓是女性在絕經(jīng)前、后,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引起下丘腦-垂體-卵巢內(nèi)分泌軸的功能失調(diào),出現(xiàn)以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為主的癥候群,包括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激活,交感亢進,心率增快,血管收縮,心理應激性增加,屬于神經(jīng)性高血壓,圍絕經(jīng)期高血壓的特點是血壓隨臨床癥狀加重而波動,血壓變異性性增加[5-6]。
潛陽合劑是我院治療高血壓的驗方,歷史悠久、療效卓著。潛陽合劑由地黃、女貞子、鉤藤、當歸、珍珠母等組成,具有滋陰潛陽之功效,該方從滋陰潛陽出發(fā),補腎藥、平肝藥、活血藥共為一方,藥雖無奇,但組方嚴謹,藥性溫和,主治肝腎陰虛、陰虛陽亢證所出現(xiàn)眩暈,耳鳴,頭目脹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夢,腰膝酸軟,心悸等有上述見癥者,適合絕大部分高血壓患者。前期研究結果顯示其在肝腎陰虛、陰虛陽亢證高血壓患者中降壓療效確切[7]。本研究結果顯示,潛陽組和對照組中醫(yī)證候療效總有效率分別為89.6%和70.6%,潛陽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治療前后降壓幅度相當,治療后兩組平均血壓水平并無顯著差異,可能原因為本研究為絡活喜加載治療的比較,降壓藥的基礎治療已將血壓降至正常水平,而潛陽合劑對于血壓已正?;颊邲]有或僅有較弱的降壓效果。
血壓變異(BPV)是指一定時間內(nèi)血壓波動的程度,根據(jù)觀察時間的長短分為短時變異和長時變異;前者指24小時內(nèi)血壓變異性,24小時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可反映這種短時的血壓變異[8];后者指數(shù)日、數(shù)周、數(shù)月甚至數(shù)年的血壓波動,研究表明在24 h內(nèi)血壓變異程度最大的時間段是在清晨,甚至是一天內(nèi)最高的水平,這種清晨血壓急劇上升現(xiàn)象稱為“血壓晨峰”現(xiàn)象(MBPS),故七日最高血壓及晨起收縮壓峰值是反映血壓長時變異性的一個重要指標。本研究結果提示兩組患者治療后無論平均血壓還是反應血壓變異的長期降壓達標指標-連續(xù)7d最高血壓,晨起血壓達標指標-血壓峰值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其中潛陽合劑加載治療組治療后晨起舒張壓峰值減低更明顯,與對照組比有顯著差異(P<0.05);短時血壓變異指標上,潛陽組收縮壓的變異性24hSSD顯著降低,與治療前及對照組相比均有顯著差異,兩組治療前后24hnSSD、24hnSSD均有顯著降低,其中潛陽合劑降24hnSSD更明顯,治療后兩組間有顯著差異,潛陽組舒張壓的變異性指標24hdDSD與治療前相比顯著降低,但兩組間比較無差異,對照組舒張壓變異性各項指標治療前后均無顯著差異,綜上潛陽合劑降能夠降低更年期高血壓患者的24h收縮壓變異性,同時還能降低白天的舒張壓變異性。
綜上所述,潛陽合劑組方合理,對于圍絕經(jīng)期高血壓療效顯著,改善臨床癥狀同時,可以降低肝腎陰虛、陰虛陽亢證圍絕經(jīng)期高血壓患者的血壓變異性,潛陽合劑改善患者的血壓變異性機制,以及降低血壓變異對靶器官的保護作用將是我們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1]Kékes E, Kiss I. Measurement of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nd the clinical value. 2014, 155(42):1661-1672.
[2]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 ,39(7) :579-616.
[3]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
[4]白華,王靜,劉法.補腎樂眠湯治療圍絕經(jīng)期婦女頑固性失眠臨床觀察[J].陜西中醫(yī),2014,35(6):657-660.
[5]劉大勝,王鳳,信富榮,等. 更年期婦女高血壓病中醫(yī)病因病機研究進展[J]. 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10(3):436-439.
[6]賈曼,劉慧聰,徐蓮薇. 淺述中醫(yī)對更年期綜合征的認識[J]. 陜西中醫(yī),2014,35(8): 1033-1036.
[7]鄭靜,徐燕,陳婷,等.中藥潛陽合劑加載治療對高血壓病患者動脈功能的影響[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1,38(6):1156-1159.
[8]王繼光.血壓變異的臨床意義[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1,32(1) :1-3.
(收稿2015-10-08;修回2015-11-30)
通訊作者▲
【中圖分類號】R27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3.00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81403352)
上海市科委課題(14401972202)
上海市教委課題(2012JW43)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yī)院心血管科(上海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