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先圣
1人生雖然有很多無奈與缺憾,但是,生而為人依然是上蒼的恩賜,是一場美麗的因緣際遇。人生不是簡單的生存,我們必須為自己找到一種超越生存的目的,讓生命具有崇高的意義,這樣我們才會不虛此生。
我總是努力躲開都市的繁華與喧囂,到偏遠的鄉(xiāng)村陋巷,推開那一扇扇門扉,從里面尋找生活的源頭。那里,總是昭示著陽光、土地、生命、人性的關系。我的目光,從現(xiàn)在望到過去,心靈被深深地觸動,總是從零星的碎片里,收獲到寶貴的靈感與啟示。
我們都常常懷念天真爛漫的童年時代,那些時光里,蕩漾著我們失去了的快樂和幸福。那個時候的陽光比現(xiàn)在明媚,花草比現(xiàn)在鮮艷,周圍的人也比現(xiàn)在善良有趣。為什么呢?因為那時,我們的感覺還沒有被歲月的礪石鈍化,我們的心靈還沒有被世俗的功利埋沒,我們的感官純凈而纖塵未染。
2常常聽到人們談論信仰危機,無論是一個民族還是個人。其實,這是可喜的事。這說明我們還有追求,我們在思考未來??膳碌?,是茫然與麻木,那就陷入了虛無,才會真正帶來萬劫不復的滅頂之災。
特別喜歡泰戈爾的那句話:“不要試圖去填滿生命的空白,因為音樂就來自空白深處?!蔽医K于理解,梭羅為什么逃離都市,到美麗的湖濱,筑屋幽居。他為自己的生命,創(chuàng)造了大段大段的空白,人類因而有了偉大的巨著《瓦爾登湖》。
當衣食無憂,不需要再為生計而奔波的時候,閑暇的時光就產(chǎn)生了。閑適的生活,是人生的福氣,也是一種境界,但是有些人也容易無聊。無聊是一種痛苦,很多沒什么專長和愛好的公務員不愿意退休,退休以后不久便棄世,原因就是無聊。所以,人必須有一種貫穿一生的追求,才會讓自己一輩子都生活在快樂當中。
3假日里,城市頓然空曠寂寥,幾乎變成了空城,有人去了景點,但更多的人踏上了歸鄉(xiāng)的旅途。倦鳥思巢,落葉歸根,故鄉(xiāng)是游子魂牽夢繞的海岸?!肮轮畚甯胰f里,是離人幾行情淚?!辈徽摱嗝打湴恋撵`魂,常年漂泊在外,最大的悲哀是無家可歸。
所謂徹悟,就是把名利的事想明白,把榮辱的事想明白,把生死的事想明白。想明白了之后,心懷澄澈,性情歸真,就是孔子所說的“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境界了。
4常常想,什么時候,向生活請個假,到塵世之外,看看自己的身影。我知道,如果把寫作當做一個職業(yè),我的天性與真實,必然受到損傷。所以,我對自己,懷著戒心,執(zhí)著地堅守著自己的淡泊與素樸。
在青少年時代,我從來沒有想到過,我現(xiàn)在聽到最多的話是:“我是您的讀者!”這句話,是對一個作家最高的褒獎和稱贊,勝過所有的贊美。所以,不論生活中有了什么樣的誘惑,我都不會停下我的寫作,因為我知道,在我的身后,有無數(shù)雙明亮的眼睛。
中國人歷來把文章看做“不朽之盛事”,總希望靠一篇雄文傳世。更沒有一個藝術家不看重自己的名聲,雪萊稱之為“高貴心靈最后的弱點”。關鍵是,這種名聲,是別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敬,還是并非情愿的表面的喝彩。
5沒有人不關注自己的名聲。名聲是一個人在社會中的認可度。一個具有廣泛聲譽的人,也許看起來對名聲不以為意,那是因為他已經(jīng)站得比名聲更高。有人以為靠近了名人就可以贏得名聲,其實恰恰相反,在名人耀眼的光環(huán)下,只會讓你變得更加渺小,小丑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边@是孔子對時間發(fā)出的詠嘆。我們永遠占有不了時間,更留不下歲月。但是,時間卻用它冷峻的刻刀,把我們所有做過的事情都詳細記錄在案。所以,最后有人消失在塵埃里,而有人卻成了世界的雕像。
元曲陳草庵的《山坡羊》有句“路遙遙,水迢迢,功名盡在長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舊好;人,憔悴了?!边@不免讓人頓生蒼涼無奈的人生況味。想到這些,人生何不超然一些,淡泊一些,瀟灑一些?
6耶穌在暴露了自己的基督身份之后,對自己的信徒說:“一個人贏得了整個世界,卻喪失了自我,又有何益?”這真是醍醐灌頂之語。誰是我們的救世主?是我們自己,命運在自己手里。
盧梭說:“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沒有這樣驕傲的自信,不會有法國十八世紀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先驅(qū)的誕生,不會有至今依然光芒萬丈的《懺悔錄》。
即使很長時間我一個人在家里,我也從來沒有感覺到孤獨或者寂寞,我有很多事做:讀書、寫作、思考、書法、遐想、回憶,而且我還知道,有無數(shù)的讀者與我在一起。
7一個沒有往事可以回憶的人是可憐的,這種記憶的麻木,不僅僅證明一個人內(nèi)心的冷酷無情,也證明一個人的愛心已經(jīng)喪失殆盡。因為,即使你什么都沒有,你也有天真爛漫的童年可以回憶。
誰都有往事,一段經(jīng)歷,一個故事,一次傷痛。但是,有的人經(jīng)歷了就慢慢拋棄到了塵埃里,什么也沒有留下。我們從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中,總是能夠看到作家?guī)Ыo我們的對美好生活的回憶,那是一個文學家的往事,那些往事并沒有成為過眼云煙隨風飄散,而是被作家珍藏了多年,一朝拿出來,就成為了精神的美食。
一切偉大的誕生都是在沉默中完成的,在一切的語言、熱鬧、喧囂、浮華、名利消失的地方,隱藏著世界的秘密。所以,當你看到一個人光芒萬丈的身影時,你應該到他成名之前的地方,去探尋他堅守的寂寞。
生活總是喧囂吵鬧的,很多人習慣于這樣的氣氛。但是,如果在這樣的生活中沒有一顆清醒之心,你必定被這塵世埋沒。有人不同,他們總是能在浮塵之中傾聽,能在喧囂中聆聽到世界的寂靜。
8對于一顆高傲的心靈來說,最大的痛苦,是莽原四顧,舍我其誰的孤獨,是人生路上無人企及的寂寞。嫉妒的品行,來自于自卑,只存在于雖有抱負卻沒有成功的人當中。
給大學生講座,有學生問我:老師,我聽講座,當時總是能夠心潮澎湃,可是,幾天以后就恢復平常的生活,燃起的激情就不在了,我怎么才能永遠保持這份激情?我說,正因為這樣,我們中國自古就有“座右銘”這個說法,就是用每天在座位上抬眼就可看見的一句話激勵自己。但是,很多人,即使把警句刻在了座位上,也做不到,所以大多數(shù)人一生平庸無為。但是,有人卻不同,那些偉大的人、杰出的人,他們每天都激情澎湃地走在趕赴夢想的路上,因為他們把座右銘刻在了自己的心上。
讀書讓自己博學的目的,不在于獲取哪一門專業(yè)知識,而是為了自身人格的完善,提高人生的品位。一位學者的杰出,不因為他是哪個領域的專家,而是對世界具有遠見卓識。
9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很多故事都隱藏著深深的憂傷。不同的是,有人總是把憂傷提起,變成了人生揮之不去的悲苦;有人把故事當做了一種經(jīng)歷的成長,憂傷都化作了人生的芬芳。
當一切往事都隱沒在歲月深處的時候,文學家就點燃了回憶的燭火,把一個個曾經(jīng)的片段,都打磨成美好的風景,重新拉回到我們的面前,打動千萬顆沉睡的心靈。
當我確信,每一天,都有無數(shù)的讀者,在閱讀我的作品時,即使長時間陷于孤獨,我也不再寂寞,因為我知道,我與無數(shù)心靈相通的朋友在一起,一起沉思,一起痛苦,一起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