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善
健康信念護理模式對老年冠心病生活質量與焦慮情緒的影響
黃美善
目的 探討健康信念護理模式對老年冠心病生活質量與焦慮情緒的影響。方法 選取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采取冠心病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健康信念護理模式。結果 (1)觀察組的冠心病知識知曉度為96.67%,高于對照組40.00%;(2)觀察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為93.33%,高于對照組26.67%;(3)觀察組焦慮分值為(32.14±1.34)分,低于對照組的(44.81±1.52)分。2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 采用健康信念護理模式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實施護理,有助于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緩解其焦慮情緒,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老年冠心??;焦慮;健康信念護理模式;生活質量
健康信念模式指的是個體通過提升自身對疾病知識的知曉度和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等,實現(xiàn)促進身體健康和自我滿足目的的一種行為方式[1]。而健康信念護理模式就是幫助患者通過掌握并采用健康信念模式來保持自身健康。冠心病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患者出現(xiàn)心肌供血不足而引發(fā)的心臟病。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大部分老年冠心病患者因缺乏健康信念模式的護理,而出現(xiàn)焦慮甚至自暴自棄的不良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2],本研究基于此現(xiàn)狀實施健康信念護理模式應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研究,獲得滿意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上饒市第三人民醫(yī)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所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國際心臟病學會或者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冠心病診斷標準,且患者對此次研究均簽訂了知情同意書,并排除其他語言交流障礙、精神障礙和嚴重肝腎疾病等患者。患者中男69例,女51例;年齡42~85歲,平均年齡(67.1±5.4)歲,病程6~24年,平均(11.2±3.7)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84例,無癥狀心急缺血型患者21例,心肌病患者15例。將全部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2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和病程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備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者均采用心血管內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取健康信念模式干預。健康信念護理模式干預主要內容包括:(1)幫助患者感知冠心病的易感性和嚴重性。護理人員通過向患者闡述冠心病從產生到轉歸過程,使得患者意識到自身健康問題,增加對醫(yī)生的信任度,認識到自己再度患病的可能性;同時為患者重點闡述冠心病的嚴重性[3]。比如不科學的飲食結構、抽煙、肥胖、飲酒、高強度工作、高血脂、焦躁情緒等都是導致冠心病產生的重要因素,告知患者冠心病會為自身帶來嚴重危害,如心肌梗死和心臟猝死等[4]。(2)改善生活方式的好處。重點講解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冠心病,讓患者相信遵醫(yī)囑能夠降低冠心病發(fā)生率和危害程度,從而自覺改善不良生活習慣。(3)增強患者自我效能。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實施某一項護理干預措施,患者在密切配合下,短時間內能夠獲得滿意效果,從而使患者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自信心,比如以逆時針方式為患者按揉百會穴與甜美穴10 min,其局部出現(xiàn)酸脹感。
1.3 觀察指標 本院設定《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信念護理模式干預效果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患者臨床資料與生活質量調查問卷,其中生活質量調查問卷包括冠心病知識知曉程度、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與不良生活行為改善三方面,同時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對2組患者進行護理前后的焦慮評分分值比較,其總分越高,表示患者焦慮程度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所有數(shù)據(jù)資料采用SPSS 17.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2組患者生活質量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2組患者生活質量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2組患者生活質量情況對比[n(%)]
2.2 對比2組患者焦慮情況 2組患者在護理前焦慮評 分是(48.54±2.63)、(48.55±2.69)分,其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021,P>0.05)經過護理,觀察組焦慮分值為(32.14±1.34)分,對照組為(44.81±1.52)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8.433,P<0.01)。
冠心病屬于慢性病和多發(fā)病,也可歸為生活方式疾病類,僅僅依賴藥物、醫(yī)生與護理而不改變不良生活方式與行為習慣是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的[5]。而健康教育則能促使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健康行為效能,從而控制冠心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6]。健康信念護理模式是以醫(yī)護人員以社會心理學為基礎,遵照認知理論原則為患者解釋健康相關行為,使患者建立健康信念,改變不良生活習慣[7-8]。
本院在此次研究結果中發(fā)現(xiàn),護理人員通過健康信念護理干預,激發(fā)了老年冠心病患者內動力,表現(xiàn)出自我保健、自覺康復和自我管理的積極態(tài)度與行為,在社會功能、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實現(xiàn)了從被動到主動的狀態(tài)變化。因此,對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健康信念護理干預后,其有助于患者了解冠心病的易感性和嚴重性,改善生活方式的好處,增強其自我效能。從而提升其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并降低其焦慮程度。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采用健康信念護理模式的觀察組的生活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經過健康信念護理干預后焦慮程度與對照組相比有了大幅度下降,2組患者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可見健康信念護理模式應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緩解期焦慮程度,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1] 張萌,王彥鑫,金昌德.冠心病健康信念量表的編制與信效度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9):40-43.
[2] 彭曉梅,盧佩蘭,鄧麗,等.冠心病患者實施健康信念模式干預效果評價研究[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3,19(16):2623-2625.
[3] 劉丹丹.健康信念教育模式對冠心病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與自覺健康行為自我效能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1):5-7.
[4] 熊秀芳.“健康信念”教育模式對增強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3,5(5):828.
[5] 蔣華.采用健康信念模式開展健康教育對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21):137-138,141.
[6] 萬麗華.社區(qū)老年慢性病健康教育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1,17(23):115-116.
[7] 張玲.216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應用健康信念模式的護理體會[J].醫(y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3):1322-1323.
[8] 彭維.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應用健康信念護理模式的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25):96-9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4.079
江西 334000 江西省上饒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黃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