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兵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龍?zhí)夺t(yī)院 檢驗科,廣西 柳州545000)
?
肺結核患者檢測腺苷脫氨酶和高敏C-反應蛋白的臨床價值探索
楊小兵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龍?zhí)夺t(yī)院 檢驗科,廣西 柳州545000)
肺結核疾病是目前流傳最古老的傳染性疾病之一,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曾經在全球范圍內卷土重來,其主要特點包括結核病控制不規(guī)范、耐藥結核菌的產生與發(fā)展、與艾滋病雙重感染等,是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1,2]。中國是世界上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結核病患者數(shù)量居世界第二位,肺結核是我國發(fā)病、死亡人數(shù)最多的重大傳染病之一。本文旨在探索肺結核患者檢測腺苷脫氨酶和高敏C-反應蛋白的臨床價值,結果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2014年1-12月份經臨床表現(xiàn)、痰液結核菌抗酸染色和X線等影像學方法明確診斷為肺結核的患者196例設為實驗組,均已排除同期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如合并肺栓塞、肺水腫、慢性肝腎功能衰竭、脈管炎、下肢深靜脈栓塞和其他惡性腫瘤等)和存在呼吸系統(tǒng)外的細菌感染者,其中男158例,女38例,平均年齡(35.6±5.3)歲;選擇同期進行健康體檢且結果顯示為健康的志愿者200例設為對照組,其中男160例,女40例,平均年齡(35.5±4.9)歲。兩組研究對象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上經統(tǒng)計分析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儀器與試劑主要儀器為雅培C160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腺苷脫氨酶測定試劑盒(黃嘌呤氧化酶法)和高敏C-反應蛋白測定試劑盒(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及配套校準品、質控品均由四川新健康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樣本采集采集晨空腹靜脈血3.0 ml于無抗凝劑真空管內,經低速(3 000 r/min)離心10 min后分離上層血清待測;實驗組在經過3個月的治療后再次重復第1次采集血液樣本的流程,分離上層血清待測。所有樣本均要求為非脂血、非黃疸、非溶血、非污染樣本。
1.4方法
1.4.1治療方案實驗組患者均采用利福平、乙胺丁醇、異煙肼和吡嗪酰胺的方案進行強化抗結核治療,其中利福平0.45 g/d,乙胺丁醇0.75 g/d,異煙肼0.3 g/d,吡嗪酰胺1.5 g/d。
1.4.2樣本檢測按照雅培C160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標準操作過程和腺苷脫氨酶測定試劑盒配套說明書的要求進行。
1.5結果判斷
1.5.1陽性結果判斷腺苷脫氨酶廠家推薦正常參考范圍為<25 U/L,高敏C-反應蛋白廠家推薦正常參考范圍為<3.0 mg/L,超過該范圍則表示檢測結果陽性。
1.5.2Kappa一致性檢測標準[3]Kappa值>0.80,說明一致性為優(yōu),0.60 1.6統(tǒng)計分析使用Excel2007進行數(shù)據(jù)匯總,數(shù)據(jù)以均值±標準差的方式表示,根據(jù)資料的特點和類型,分別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等統(tǒng)計學方法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統(tǒng)計學軟件為SPSS19.0;另外采用Kappa一致性檢驗方法分析腺苷脫氨酶檢測數(shù)據(jù)和臨床確診結果的一致性。 2結果 2.1治療前實驗組和對照組檢測腺苷脫氨酶和高敏C-反應蛋白的結果分析見表1。 由表1可見,治療前實驗組患者腺苷脫氨酶和高敏C-反應蛋白的濃度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聯(lián)合檢測腺苷脫氨酶和高敏C-反應蛋白兩項指標的敏感度和準確度均明顯高于單項指標檢測結果,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聯(lián)合檢測的特異性與單項檢測結果之間兩兩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Kappa一致性分析 2.2.1腺苷脫氨酶以臨床確診結果為金標準,腺苷脫氨酶檢測結果中真陽性結果161例,真陰性結果為158例,假陽性結果為42例,假陰性結果為35例,Kappa=0.61(P<0.05)。 表1 治療前實驗組和對照組檢測腺苷脫氨酶和高敏C-反應蛋白的結果分析 注:分別與對應組的對照組結果比較,aP<0.05;分別與對應組聯(lián)合檢測結果比較,bP<0.05,cP>0.05。 2.2.2高敏C-反應蛋白以臨床確診結果為金標準,高敏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中真陽性結果171例,真陰性結果為148例,假陽性結果為52例,假陰性結果為25例,Kappa=0.61(P<0.05)。 2.2.3聯(lián)合檢測以臨床確診結果為金標準,聯(lián)合檢測結果中真陽性結果187例,真陰性結果為148例,假陽性結果為52例,假陰性結果為9例,Kappa=0.70(P<0.05)。 2.3治療前后實驗組患者檢測腺苷脫氨酶和高敏C-反應蛋白的結果分析,見表2。可見治療后的腺苷脫氨酶和高敏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較治療前均有明顯的下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治療前后實驗組患者檢測腺苷脫氨酶和高敏 注:分別與對應組的治療前結果比較,dP<0.05。 3討論 據(jù)調查結果顯示,全球受結核菌感染的人約1/3(約20億)。80%的病人集中在印度、中國、俄羅斯、南非、秘魯?shù)葒鳾4]。我國肺結核感染的特點包括高感染率、高耐藥性、高死亡率、年遞減率低和患者以中青年為主等,目前我國受到結核菌感染的人數(shù)超過5.5億人,我國內地現(xiàn)有結核病患者約500萬人,每年新增病例150萬人,約有13萬人死于該病,這一數(shù)字超過了我國全部傳染病死亡人數(shù)的總和[5]。典型的肺結核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包括全身癥狀、呼吸系統(tǒng)癥狀和體征表現(xiàn),全身癥狀為起病緩慢,病程長,有結核中毒癥狀(發(fā)熱、乏力、盜汗、消瘦、食欲減退等),發(fā)熱特點一般為午后發(fā)熱、低熱、不伴寒戰(zhàn)、時間長、不伴白細胞增高、能耐受、與病灶大小無關,但多數(shù)的患者無明顯的臨床全身癥狀;呼吸系統(tǒng)癥狀為患者干咳或咳少許痰(繼發(fā)感染可有膿性痰)、咳血(部分以咯血為首發(fā)癥狀)、胸痛(炎癥波及胸膜可有局部刺痛)、呼吸困難等;體征取決于病變性質和范圍,病灶小或部位深,可無異常表現(xiàn),如范圍大,則呈肺實變體征,常見于鎖骨上下、肩胛間區(qū)[6]。 腺苷脫氨酶又稱腺嘌呤核苷氨基水解酶,是一種與機體細胞免疫活性有重要關系的核酸代謝酶,目前臨床測定腺苷脫氨酶的活性主要用于判斷急性肝損傷及殘留病變和結核性胸膜炎及癌性胸膜炎的鑒別診斷,對于肺結核的輔助診斷也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7,8];高敏C-反應蛋白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由肝細胞合成,分子量約為115 000 KD-140 000 KD,C-反應蛋白能激活補體,引發(fā)調理作用,增強細胞的吞噬功能,臨床實驗室測定高敏C-反應蛋白主要用于急、慢性炎癥、自身免疫病、惡性腫瘤等疾病的輔助診斷,也有輔助診斷肺結核疾病的報道[9,10]。 本研究結果顯示,由表1可見,治療前實驗組患者腺苷脫氨酶和高敏C-反應蛋白的濃度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當肺結核發(fā)生時,人體血清中的腺苷脫氨酶和高敏C-反應蛋白會出現(xiàn)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化,對于肺結核疾病的診斷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聯(lián)合檢測腺苷脫氨酶和高敏C-反應蛋白兩項指標的敏感度和準確度均明顯高于單項指標檢測結果,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聯(lián)合檢測的特異性與單項檢測結果之間兩兩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聯(lián)合腺苷脫氨酶和高敏C-反應蛋白檢測,可以有效降低漏診率,提高準確度,對于肺結核疾病的篩查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但無法有效提高特異性。Kappa一致性分析可見,以臨床確診結果為金標準,單獨檢測腺苷脫氨酶和高敏-C反應蛋白的Kappa值均為0.61,說明單獨檢測腺苷脫氨酶和高敏-C反應蛋白與患者臨床確診結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聯(lián)合檢測的Kappa值為0.70,說明聯(lián)合檢測腺苷脫氨酶和高敏-C反應蛋白的結果與患者臨床確診結果也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由表2可見,在整個療程中控制了基線水平的混雜后,治療后的腺苷脫氨酶和高敏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較治療前均有明顯的下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腺苷脫氨酶和高敏-C反應蛋白對于肺結核的治療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綜上所述,腺苷脫氨酶和高敏-C反應蛋白都是輔助診斷肺結核疾病的有效指標,且對于患者的治療效果也具有一定的臨床參考價值,聯(lián)合兩項指標檢測適用于肺結核疾病的篩查,能有效降低漏診率,提高檢測準確度。本研究僅為一個小型探索性研究,因此未來需要更大的研究來進一步驗證我們的結果。 參考文獻: [1]王秀勤,葛成群,趙彤,等.住院肺結核病人693例臨床特征分析[J].齊魯醫(yī)學雜志,2013(1):73. [2]蔣云.肺結核病流行現(xiàn)狀和預防對策[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7):922. [3]楊有業(yè),張秀明.臨床檢驗方法學評價[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48-51. [4]王黎霞,成詩明,陳明亭,等.2010年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J].中國防癆雜志,2012,34(8):485. [5]劉小秋,李峻,姜世聞.中國全球基金結核病項目流動人口結核病防治實施效果評價[J].中國防癆雜志,2013(10):768. [6]白月輝,石瑩,吳丁.肺結核20例臨床表現(xiàn)分析[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3(1):102. [7]張春,李俊,周曉俊,等.肺結核患者血清 ADA、CRP 水平變化的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7):22. [8]夏銨冬.支氣管肺泡灌洗液腺苷脫氨酶對肺結核診斷的臨床價值探討[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3):30. [9]左蕾,李超,夏宇.降鈣素原及C-反應蛋白在肺結核治療中的意義[J].新疆醫(yī)學,2013,43(4):12. [10]張韻.VEGF、hs-CRP及TNF-α在鑒別肺結核及肺癌胸腔積液的應用價值[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7):1279. 文章編號:1007-4287(2016)05-0814-03 (收稿日期:201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