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詠玲
探討不同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應用
曹詠玲
目的 通過對比觀察不同劑量的米非司酮在治療子宮肌瘤時的臨床療效,探討臨床上米非司酮在治療子宮肌瘤時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子宮肌瘤患者100例,采取簡單隨機方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2組患者均采用口服米非司酮的方法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每天1次口服米非司酮25 mg,觀察組患者每天1次口服米非司酮12.5 mg。治療3個月后對比觀察2組患者的子宮大小、子宮肌瘤大小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 治療前觀察組子宮大小和子宮肌瘤大小分別為(143.2±13.0)cm3、(112.4±10.4)cm3、對照組為(140.2±14.0)cm3、(110.4±10.0)cm3,治療后觀察組子宮大小和子宮肌瘤大小分別為(62.5±5.2)cm3、(42.3±5.0)cm3、對照組為(60.5±5.0)cm3、(40.3±5.6)cm3,2組患者治療后子宮大小和子宮肌瘤大小均比治療前縮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4.0%明顯低于對照組2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米非司酮具有明顯的抑制子宮肌瘤生長的作用,且不同劑量的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效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故為了減少患者服用米非司酮引起的不良反應,小劑量的米非司酮療法更加值得推廣。
米非司酮;婦產(chǎn)科;子宮肌瘤;臨床效果
隨著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和社會壓力的增加,女性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受到婦科疾病的嚴重威脅,其中就包括子宮肌瘤。子宮肌瘤屬于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在育齡期女性的發(fā)病率可達25%[1-2]。子宮肌瘤的臨床癥狀與肌瘤生長部位、數(shù)量和大小密切相關,多數(shù)無明顯癥狀,最常見的癥狀為月經(jīng)的改變,表現(xiàn)為月經(jīng)周期縮短、經(jīng)量增多、經(jīng)期延長、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等。臨床上對子宮肌瘤的治療多是長期隨訪觀察,只有對那些體積較大癥狀明顯的患者采取藥物和手術治療。子宮肌瘤屬于卵巢激素依賴性腫瘤,米非司酮是抗孕激素受體的甾體類藥物,已有臨床研究證實其具有治療子宮肌瘤的作用[3]。為了進一步探討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價值,本研究選取子宮肌瘤患者100例,對比觀察不同劑量的米非司酮對子宮肌瘤的治療效果?,F(xiàn)在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江西省瑞昌市中醫(yī)院婦產(chǎn)科就診的子宮肌瘤患者100例,年齡45~60歲,平均年齡(50.1±5.0)歲。所有患者均已經(jīng)根據(jù)第5版《婦產(chǎn)科學》中子宮肌瘤的診斷標準明確診斷為子宮肌瘤[4]。采取簡單隨機的方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2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45~59歲,平均年齡(49.1±4.6)歲;觀察組患者年齡46~60歲,平均年齡(50.6±5.2)歲。2組患者的年齡、身高、體質量、收縮壓、舒張壓、子宮肌瘤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排除標準:(1)年齡<18歲或>65歲者;(2)多發(fā)性子宮肌瘤患者;(3)病程較長,貧血癥狀明顯,適合手術治療而非藥物治療者;(4)合并有嚴重的基礎疾病,如急慢性心力衰竭、急慢性腎臟病等;(5)有米非司酮應用禁忌證者;(6)合并有嚴重的精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如癲癇、抑郁躁狂等不能配合治療者;(7)患者本人不同意參加此次研究者。
1.2 治療方法 2組患者均采用口服米非司酮(武漢欣欣佳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劑型:片劑,25 mg×6片/盒)的方法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每晚1次口服米非司酮25 mg,觀察組患者每晚1次口服米非司酮12.5 mg。
1.3 觀察指標 治療3個月后,對比觀察2組患者的子宮大小、子宮肌瘤大小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子宮大小及子宮肌瘤大小采用B超測定3條徑線,包括長a、寬b、高c,體積公式:4/3 πabc[5]。不良反應:惡心、嘔吐、眩暈、乏力、腹痛、皮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全部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子宮及肌瘤大小的比較 2組患者治療后子宮大小和子宮肌瘤大小均比治療前縮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治療后的子宮大小和子宮肌瘤大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子宮及肌瘤大小的比較(x±s,cm3)
表2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有研究顯示,子宮肌瘤的生長情況與雌激素、孕激素和雌孕激素受體的含量密切相關[6]。米非司酮抑制子宮肌瘤生長的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兩點:(1)米非司酮屬于抗孕激素受體類藥物,它能夠與孕激素受體結合,進而阻止孕激素與受體結合,直接抑制孕激素的生理作用,抑制肌瘤生長;(2)此外由于孕激素無法與受體結合,導致血液中游離孕激素水平升高,反饋性抑制垂體-卵巢軸,從而抑制卵泡發(fā)育,卵泡刺激素(FSH)分泌減少,導致雌激素水平下降,通過降低黃體生成素(LH)水平間接抑制孕激素水平使肌瘤生長受到抑制[7]。另外還有研究表明米非司酮能夠直接作用于子宮肌瘤,使其細胞、血管發(fā)生不同程度額的退行性改變[8]。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臨床上,米非司酮具有明顯的抑制子宮肌瘤生長的作用,且不同劑量的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效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故為了減少患者服用米非司酮引起的不良反應,小劑量的米非司酮療法更加值得推廣。
[1] 羅俊芳.復方醋酸棉酚與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癌的療效對比研究[J].醫(yī)學信息,2011,24(5):12.
[2] 林沽.手術治療子宮肌瘤68例療效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18(13):1810-1811.
[3] 黃曉軍,張曉薇,胨國勤.表皮生長因子在子宮肌瘤組織中表達和米非司酮的干預作用[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22):3129-3132.
[4] 樂杰.婦產(chǎn)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323-327.
[5] 王寧.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觀察[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2,19(14):2191-2192.
[6] 張繼原,胡波.米非司酮在婦產(chǎn)科的應用進展[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5,16(1):161-162.
[7] 姚瑞萍.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53例臨床觀察[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5,8(5):458-459.
[8] 喇端端,吳步初,季曉瓊,等.米非司酮對子宮肌瘤超徽結構的影響[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03,19(2):92-9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7.086
江西 332200 江西省瑞昌市中醫(yī)院 (曹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