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娜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從心理健康教育入手,走進學生心靈,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逐漸形成了“以‘心育心,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的治班方略。
我選擇此治班方略是出于以下幾點考慮:
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因為中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fā)育和發(fā)展,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yè)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因此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的必然要求。
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發(fā)展對人的素質要求的需要。(摘自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
班主任“新”角色需要:班主任是一個德育工作者,又是一個好的心理輔導員,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心靈的呵護者”。新的形勢下,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成為班主任不可推卸的責任。
工作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我的治班方略:
一、以溝通的有效方法,引領學生健康發(fā)展
1.耐心傾聽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斯坦納說:“在哪里說得愈少,在哪里聽到的就愈多?!?/p>
王彤同學,愛說愛笑,近來緊鎖眉頭發(fā)呆。她的變化引起我的關注。利用課余時間我邀她談一談,起先她很封閉,不肯說心里話。我微笑著撫摸著她的頭對她說:“你是不是有不順心的事,我會做你忠實聽眾并給你保密?!彼嬖V我父母鬧離婚很苦惱。向我傾訴完,她感覺輕松了許多。等她情緒穩(wěn)定了,我對她進行心理疏導,要她做生活的強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磨難。她的表情很無奈。我知道解決她的問題要從根本上入手。我背著她多次找到她的父母,講述利害關系,多考慮孩子的感受。她的父母很感動。一個月后王彤高興地告訴我,她父母終于和好。她從父母離異的陰影中走出來,笑容重新綻放在她的臉上。
2.注重互動
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在師生情感達到共鳴時學生的可接受性最強,教育效果最佳?;邮墙⒘己脦熒P系的潤滑劑。我在班上開設互動熱線——悄悄話交流本。我用書面回復形式對他們的困惑、煩惱、壓力等問題進行心理疏導。每學期我和學生的互動溝通不少于二百次。這種方法讓學生和我之間產生一種心心相印的情緒體驗,班級逐步形成健康良好的態(tài)勢。
3.善抓契機
契機是教師教育智慧的顯現(xiàn)。在與學生溝通時,要善于抓住幾個契機進行教育引導:①萌芽之時——不良行為剛露端倪,應及早教育引導。②失群之時——某種原因受到周圍同學冷落,用關愛感化。③負疚之時——認識到犯錯,但有保面子想法,保護其自尊心促其改正。④突發(fā)之時——對突發(fā)事件冷處理,不是不處理。⑤進步之時——此時表揚是助燃。⑥閃光之時——盡管做者無意,但要表揚,變無意為有意為之。只要契機抓得準,抓的對,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優(yōu)化的氛圍去熏陶,激勵學生健康發(fā)展
1.優(yōu)化教師群體氛圍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指出:“如果五個能力較弱的教師團結在一個集體里,受一種思想,一種原則,一種作風的鼓舞,能齊心一致地工作的話,那就是比十個各隨已愿地單獨行動的優(yōu)良教師要好得多?!?/p>
多年經驗告訴我,協(xié)同各科教師,優(yōu)化教師集體氛圍,達到全員育人才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李強同學,上課不聽講,影響同學,下課經常與同學爭吵打架,在對他的輔導中,我抓住他表現(xiàn)欲望強的特點,給他安排值日班長的職務。開始他很積極,改掉不少壞習慣。一次他數(shù)學題錯得多,老師生氣地說:“就你這樣的還當值日班長,真叫人笑掉大牙?!北陡行呷璧乃珠_始尋釁滋事。我找到數(shù)學老師,把我對李強的幫教措施與他溝通。重溫了心理學家威廉·杰姆士的話:“在人的所有情緒中,最強烈的莫過于渴望被人尊重?!鹬馗⒅亟蛹{、平視、理解和寬容地看待對方的一切所作所為?!弊鹬貙W生個別差異,與學生平等對話,與學生心理相容,心靈互相接納,營造舒適、愉悅的心理氛圍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數(shù)學老師也表示愿意與我配合。當李強捧著進步獎狀感謝我們的時候,數(shù)學老師激動地說不出話來。
2.優(yōu)化家庭教育氛圍
很多學生的心理問題常和不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方式有關。要使學生健康成長還必須優(yōu)化家庭教育氛圍,開通學校與家庭同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實現(xiàn)家校合力教育。
我特別注重在家長中廣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在家訪、每月召開的家長例會、懇談會時,我都為家庭教育介紹新的理念、方法,讓家長學會賞識孩子,推薦盧勤成功家教系列叢書,召開“告訴孩子:你真棒!”等主題的家長會,在班級博客、個人博客上,介紹家長心理學,如“孩子害怕挫折,容易放棄怎么辦?”“媽媽請記住,最佳的教育,竟是你的情緒平和。”家長們紛紛點擊閱讀,互動交流。家長懂得不僅要關心孩子的學習,更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發(fā)展。家長用健康的心態(tài)為學生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
三、以豐富的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杜威說:“如果兒童能從那些真正有教育意義和有興趣的活動中進行學習,那就有助兒童的生長和發(fā)育?!?/p>
1.每周開展面向全體學生的團體心理輔導和訓練活動。如“情緒萬花筒”“學會寬容”等心理健康教育主題,以角色扮演、情景再現(xiàn)、心理AB劇等學生喜歡的形式,讓他們在活動中進行自我教育,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
2.班級內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文娛體育、主題教育、各項評比、集體生日會、愛心活動等,在活動中創(chuàng)設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物質環(huán)境,人際環(huán)境,心理環(huán)境,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3.各種家庭、社會實踐活動。家長為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高興,居委會寫來表揚信,肯定學生的奉獻精神。
活動中為孩子們提供交際、展示個性的平臺,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適應變化、交際合作能力,理解寬容能力,欣賞別人的能力等當代社會人需要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在此治班方略的引領下,我所帶的班級被評為市級優(yōu)秀集體3次,區(qū)級優(yōu)秀集體9次,我個人被評為全國百佳班主任,市區(qū)級優(yōu)秀班主任,連任三屆北辰區(qū)名班主任。學生在健康的集體中個性、才華得到展示,學生在健康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