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建
摘 要:本文從以“婚禮”為主線的兒童畫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點的選擇、創(chuàng)作引導要略,把教學與孩子生活相聯系,充分挖掘了我們身邊的社會、生活、鄉(xiāng)土等多方面的教育資源,豐富了農村學生的創(chuàng)作資源,發(fā)展了兒童畫想象創(chuàng)作的能力。
關鍵詞:婚禮 農村兒童畫 創(chuàng)作策略
“婚禮”在傳承、發(fā)展的進程中,構成獨特的地方美術資源的內涵與特色。以“婚禮”為主線,引導農村學生進行兒童畫創(chuàng)作有著許多的優(yōu)勢,其主要有:一是生活性。“婚禮”作為社會、家庭中最重要的一項活動,是農村孩子接觸社會生活之初印象最深的事,這可為學生提供可以無限想象的藝術創(chuàng)作本源;二是情感性?!盎槎Y” 充滿了喜樂,農村孩子們最喜歡參與期間,這同樣能激起他們藝術表現的積極情感。三是豐富性?!盎槎Y”從策劃到完婚系列活動較多,有著大量的創(chuàng)作題材可供學生挖掘。鄉(xiāng)土民間 “婚禮” 美術作品中剪紙、年畫等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給了我們學生個性化創(chuàng)作的啟迪
一、以“婚禮”為主線的兒童畫創(chuàng)作點的選擇引導
(一)嫁妝籌備點
“婚禮”中的嫁妝是所有參加“婚禮”人員的一個關注點,大人看的是舉辦方家庭生活條件,我們的孩子看的是新鮮和搬嫁妝的紅包,因此孩子對“婚禮”嫁妝有著獨特地興趣。
1、故事性。每一件嫁妝都有一個籌備背景,這個背景提供給了孩子故事情節(jié)。從生活用品到飾品,從家電到床上用品等都有一個購買的過程,而這些過程就是一個完整地故事。我們的孩子根據某一個嫁妝購買的內容,有目標的分成幾個故事片段,在故事講述中不知不覺導入到學生創(chuàng)作注意上來。如購買餐具,從去買餐具的路上故事、到店里選購餐具故事、買餐具故事、買完回家的故事、餐具如何放置故事等等,將孩子創(chuàng)作思想推向高潮,調節(jié)學生情緒。特別是選購嫁妝及嫁妝放置上的這些故事,使孩子們了解到婚嫁的禮俗。
2、想象性。在嫁妝的籌備中,我們的孩子很少參與其中。往往是通過父母、親戚等當事者的談話交流,孩子詢問了解到籌備的情況。雖然孩子了解到的是一個大概內容,個別精彩細節(jié),但卻給了孩子一個想象的空間,創(chuàng)作出高于生活的作品來。美術教學中把現實生活中的藝術拉到孩子們的眼前,縮短了藝術與生活的距離,是婚嫁籌備的講述變成了生動影象回放,消除了孩子對創(chuàng)作的距離感。
(二)新娘迎接點
“婚禮”中各類瑣事都圍繞著我們的新娘,從新娘化妝,迎娶新娘,新娘到婆家,拜天地,我們的孩子參加”“婚禮””始終在觀察著新娘。在這么大的活動和想象空間,用孩子們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婚禮”,去觀察“婚禮”中的新娘。同時,婚嫁不只是個形式,也是作為一種文化的傳承性。
1、獨特點。正因為婚嫁有著地域文化差異,所以婚嫁給我們的孩子創(chuàng)作帶來了獨特性。首先,婚嫁本身對孩子有一定的吸引,他們觀察時圍繞新娘迎接展開,并不是盲目的選擇,而是選擇新娘迎接中主要的情節(jié),迎接過程的細節(jié)觀察。第二,新娘迎接中的民俗民風的體現,給我們的孩子創(chuàng)作帶來了新鮮感的同時,也帶來了地域間不同婚嫁的形式,展現出獨特的創(chuàng)作點。
2、連環(huán)點?;榧迖@新娘迎接是一條完整的主線,根據這條主線給我們孩子創(chuàng)作帶來了方便。新娘迎接可以按時間順序,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展開活動內容,保持著良好的連續(xù)性,幫助學生很好的回憶,故事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單幅創(chuàng)作可以,連環(huán)畫作品也可以表達,使我們的文化不在以文字形式進行,也不在聲像系統認知,而是通過兒童畫創(chuàng)作這一活動狀態(tài)印在每個孩子心里,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新房熱鬧點
繪畫最怕表現得太平,沒有視覺焦點,而“婚禮”中鬧新房就很好的解決兒童畫創(chuàng)作的這個實際問題。
1、主題性。鬧新房的每一個節(jié)目就是一個主題,這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會有主題的表現。
2、層次性。鬧新房節(jié)目比較簡單,步驟清晰,有助于孩子回憶想象。孩子們很好的可以把簡單的過程記錄下來,對各個人物的動作、表情細致地描繪出來。
3、通俗性。鬧新房的節(jié)目很多是普通百姓根據民間故事、事物蘊意等創(chuàng)作的,道具背景都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通俗易懂,有助于孩子理解。
二、以“婚禮”為主線的兒童畫想象創(chuàng)作引導
(一)以購物點引導想象
“婚禮”的嫁妝、酒席宴請、喜慶用品都要采購,每一樣采購都是大事,這些采購場景給了我們孩子足夠多的想象素材。怎么樣來幫助孩子們表現這些場景呢?
1、聽回憶。很多采購孩子們不可能參與其中,但是通過爸爸媽媽等親戚那里得到信息,得到主要內容。孩子們首先通過“婚禮”上各位親戚朋友的交談得到購物情況,這些內容是大概的,即給了素材,又給孩子們留下想象的空間。第二是通過問,一般是問自己家長,在問的當中孩子想要的內容更有效,因為使他們所想要的。問的方式使家長回答的更具體,促使地孩子細節(jié)描寫。課堂中孩子們告訴我阿姨家買汽車做嫁妝的,由于車城里車子太多,不是款式不好就是性能不好,要不就是顏色沒有,轉了半天還選不好。他想把車城里選車想象下來,主要是畫一畫車城里各種款式顏色的車。
2、談感受。這個“婚禮”感受主要是孩子們課堂課外間的交流,他們大膽發(fā)表見解,通過自己的聽、問、看去解答相互間的問題,從而進入繪畫情境,深化繪畫主題。如三年級俞文婷創(chuàng)作的《新郎的禮帽》(圖1),通過“新郎結婚時頭上的禮帽是誰買的”的討論,兒童不知不覺地進入角色,進入描繪的具體情境,于是“新郎的禮帽”的畫面便展現出來。
3、選畫面?!盎槎Y”的購物前面提到內容多,東西雜,禮數多,有家電市場的、超市的、服裝店的、車城的、商城的、飾品店的等等,孩子在創(chuàng)作時自然表現的事物就多。這里一件物品有可能還有不同的場景內容,如在買時看的場景、討價還價的場景,買回來途中的場景,買好回來的場景等。第一選孩子回憶、感受最深的來表現,利于表現出畫面細節(jié)性,主要是繪畫基礎弱的孩子。第二選孩子最喜歡的來表現,有利于孩子想象,繪畫基礎好的孩子嘗試。
4、畫想象。這么多的素材,這么好的素材,就要正確引導好孩子們發(fā)揮想象力。第一,以對比引導想象。向孩子們介紹其他相似形式,或者相似內容、意義的作品,拓展想象的力度。比如新娘買晚裝的畫,我就選取了秀洲農民畫《量新服》(圖2)進行對比,來幫助孩子服裝上的想象。第二、聯想引導想象,縮短藝術與生活的距離。在購物中實用方便的方法,因為一個購物點中的時間段就是一個聯想點,如在家電市場可以聯想到各類熟悉、新奇的家電,四年級(2)班吳晨成的《花家電》(圖2)就是根據舅舅“婚禮”上有“暗花”的冰箱,聯想到給家電市場上每樣家電都裝飾的有花樣。
(二)以方位點引導回憶。
1、時間方位點回憶。“婚禮”一大特點就是時間跨度長、禮儀禮數多,新人的一天不斷地改變地點,但都是每個“婚禮”的大概過程,這些個傳統有助于我們孩子回憶:從早晨的化妝、到新郎的迎接、到婆家、外景拍攝等,各點有各點的內容。中間包括更多的細節(jié),如新郎迎親時的求婚、喝茶水、背新娘、換鞋等過程。在孩子們“婚禮”作品中很多都是以這條為回憶主線的。
①觀眾方位點:主要是孩子們圍繞新人為中心的日程地點進行回憶想象。主題明確,便于刻畫新人在不同時間段不同地點的動作、表情、神態(tài)。
②新人方位點:“婚禮”中孩子們不同的觀察角度產生了不同的畫面,因為他們在“婚禮”中總是沖在最前面,較多時間他們的觀察角度是從新人的角度觀察,看到“婚禮”中各種表情動作神態(tài)的親戚朋友。五年級(1)班孫靜怡從新娘的角度看到新娘媽媽送新娘出嫁時的眼淚,《開心的淚》(圖3)描繪了新娘媽媽快樂而又傷心地矛盾心情。
2、勞作方位點回憶。農村“婚禮”擺宴席時會請親戚朋友,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幫忙,有燒開水的、燒“大件”的(全鴨、全雞、蹄髈),有幾個大廚燒菜的,更多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幫助洗碗筷、端菜上菜。這些多樣的“婚禮”勞作,都是我們孩子們觀察方位點。
(三)以精彩點引導感受
日常中,我們的孩子對自己的有過的體驗進行創(chuàng)作,可他們在創(chuàng)作時出現困難或者是簡單完成,為什么呢?關鍵是缺少情節(jié)上的感受,對發(fā)生的事情比較朦朧。 而“婚禮”上可以說處處有精彩點,可以勾起他們更多的感受,助推他們的深入創(chuàng)作。
1、回憶精彩。有時經歷的精彩太多,就顯得沒有主次,等于沒有了精彩點?!盎槎Y”上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要對精彩點進行逐一的回憶。我們可以是互動交流的,找出精彩點。也可以是老師提問的,幫助我們孩子回憶精彩點。這兩種方法使我們的孩子在回憶中得到初步感受,尋找創(chuàng)作內容。
2、選擇精彩。回憶這么多的精彩點中,我們的孩子可以選擇自己感受較深的精彩點展開描述,確定創(chuàng)作主題,一般選擇到具體的人與事物。比如第一個選擇選鬧新房,可是鬧新房這么多節(jié)目怎么辦,再次選擇項目中的一個精彩點。
3、特寫精彩。在項目精彩點中,把最能表現此情節(jié)的人物動作、表情、神態(tài)等細節(jié)感受描繪下來,進行構圖創(chuàng)作。
4、賞評精彩。主要從繪畫內容上、技法上說情節(jié)表現上的感受。首先,讓孩子自由發(fā)表自己對某作品(圖4)(他們自己或別人的作品)的感覺,態(tài)度有直接反應。孩子們會告訴你為何新娘的臉是黑的?因為新娘害羞的總是低頭看不見臉,只看見頭發(fā)。第二,向孩子指出,對同一作品,(包括教師)如何反應是不同的,這是不同的經歷與感受結果。在這些作品中,孩子們再一次的從精彩點得到感受,從中吸取到別人的長處及補足自己的不是。
總之,以“婚禮”為主線的兒童畫創(chuàng)作方式根據農村孩子實際情況,把教學與孩子生活相聯系,充分挖掘了我們身邊的社會、生活、鄉(xiāng)土、新聞等多方面的教育資源,調動了孩子主動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yǎng)了他們美術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提高了美術課堂教學的效率。
(嘉興市秀洲區(qū)油車港鎮(zhèn)中心小學 浙江嘉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