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喜珍(延安中學 陜西延安 716000)
?
高中數學“自主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劉喜珍(延安中學陜西延安716000)
摘要:新穎的數學課程改革,有力地促進了教師角色的轉換,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教研觀念和方式,更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精神風貌。作為新課改的主體——教師,想迅速成長,須合理、有效地對我們教學進行反思,才能達到“在發(fā)展學生的同時實現教師自身的提高”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數學;自主高效;先學后教;合作交流;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教學;反思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3.064
自實施自主高效課堂已經一年半了,在這個過程中我有過激動,激動這樣下去,我們學校的學生也能像別的很優(yōu)秀的學生一樣,習慣好、學習好。我有過高興,高興學生能夠擺脫以往的死讀書,能夠快樂又幸福的生活、學習。當然,我也有過擔心,擔心學生能否像洋思的學生一樣,既能快樂學習、又能健康成長。通過這一年半對自主高效課堂的實踐,學生們能夠在課堂上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主動去獲取知識,經歷對知識從看到到掌握的生動過程,我們教師從過去“滿堂灌”的“第一線”退居“第二線”,為學生的自學、思考和討論當參謀,作顧問,更深入地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和他們一起體會獲取知識的樂趣。
自主高效課堂要求學生是數學教學過程的主體,學生的發(fā)展是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學生的學習應是發(fā)展學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的責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學生學。先學后教,以教導學,以學促教,學生主講,智慧生成,教師不再是主角而是導演,舞臺留給學生去展示。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我們學校結合課改開發(fā)設計出一套完整有效的能夠有效地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的“先學后教,合作交流,當堂達標”的教學模式。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熱愛自己的課堂就是提高教學效率最有效的途徑。下面就將我在數學課堂上實施自主高效教學模式后的簡要總結反思如下:
一、在“以學論教”的今天,學生就是課堂絕對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活動經驗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都是良好的課程資源。教師與學生的討論,學生與學生的討論是參與數學教學過程,主動探索知識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結合一些具體案例,通過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和課堂交流,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學生敢想、敢問、敢說、敢做、敢爭論,徹底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和表現欲。
二、數學課我嘗試分組分層教學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事情干,都能學到知識,充分地調動每一個同學的積極性。比如說在我所教的兩個班,我把我們班的同學按數學學習能力分成A、B、C三個層,然后每節(jié)課按照所學的內容,在自學的過程對不同層次的同學提出的自學目標以及檢驗練習都有所不同,而且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只要達到要求,或是超過我所布置的任務時給予不同的加分。比如說同一個問題A層的同學只加0.5分,B層的同學則加1分,而C層的同學就加2分,這就鼓勵了那些中下層的同學的積極性,讓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A層的同學不滿足于加0.5分,我則鼓勵他們去教其他同學,只要教會了其他同學就給予一定的獎分。
三、高效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幫助很大。由組長帶頭,從學習、紀律、衛(wèi)生等各方面以小組為單位,去競爭、去努力。特別是在學習上,我在整個課堂中就充當了一個“導演”的身分,指導學生抓住哪些重點自學,提供有效的自學方法,防止學生走彎路,上分岔路。
四、高效課堂有助于學生緊張學習。在特定的時間內要完成相應的題,督促學生獨立完成課堂達標,通過完成課堂達標,檢測每位學生是否都能當堂達到學習目的,哪些還需要再“開小灶”,使課外輔導更有針對性。
一年半了,在教學過程中我既體會了自主高效課堂給學生們帶來的驚喜地轉變,也發(fā)現了其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1、部分基礎差的學生可能出現掉隊現象?,F在學生的學習最主要的是靠自己的自覺學習,對于好學生而言,不存在問題。但對于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而言,他們本身就要花更多的時間學習了,就沒有更多的時間去預習,更何況基礎較差的學生,大多自覺性也不是很高,課堂上短短的幾分鐘的自習時間,他們根本不能很好把知識點接受,整個教學模式要求課堂“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以及“快節(jié)奏、大容量”,這對于基礎不好的學生而言難以去和其他的學生保持同步,日積月累必然出現掉隊現象。
2、教師有時不能精確把握討論的深度。如書本中的例題不講學生還能用知識點去看懂,但對于書本中的公式,學生可能還是不懂,基礎差的學生死記住公式,不能靈活理解,這樣的學習效果對于學生來說,就談不上靈活學習了。是否要求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一起去探究公式的來源?
五、時間把握有時不是很準確。畢竟自主高效課堂實施的時間還很短,而教師又一時難以改變從前的教學思路和方法,有時在課堂上不免多說了一些,導致時間沒有把握好。這要求老師們要從根本上去解決自己的認識問題,尤其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更要多加油,為自己的上課效果付出自己的努力。
六、課堂作業(yè)的完成問題。課堂作業(yè)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完成,這樣才能使學生有壓力、有壓迫感、緊張感。可有時在收作業(yè)的時候,當學生說再給點時間時,不自覺的就放松要求了。這一方面是可能是我對學生的一種不負責任,但另一方面是否說明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夠按照課堂節(jié)奏,及時完成作業(yè)。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我會盡量從嚴要求自己和學生,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守時的觀念,一方面也會及時了解那些多次不能準時完成作業(yè)的學生的情況,力爭盡快解決這一問題。
總之,在這個學期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我感覺收獲良多。但是自主高效課堂模式要想有更好的效果,我們絕不能簡單的照搬照抄。老師必須在備課過程中深刻挖掘教材教法,聯(lián)系所教學生實際,挖掘學生的潛能,把問題設置的高明些,在夯實基礎的同時,提高能力。在很多環(huán)節(jié)上應用的還不到位,對課堂的把握還不太好,今后要不斷改進,爭取盡快做到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