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媛媛 雷春輝
[摘要]王力先生主編《古代漢語》(中華書局出版)一直是全國高校古代漢語課程的首選課本,曾獲得多項國家級獎項,經(jīng)過多次修訂再版,日臻完善。但是教材中的注釋尚有值得商榷部分。本文將一、二冊中的注釋有待商榷的部分提出淺見,以求正于方家。
[關(guān)鍵詞]王力;《古代漢語》;注釋;商榷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6)05-0124-02
全國高校中文專業(yè)都把王力先生主編《古代漢語》(第一、二、三、四冊,中華書局出版)作為《古代漢語》課程的首選課本。這套教材曾獲得多項國家級獎項,是內(nèi)容編排最科學(xué)、合理、權(quán)威,實踐證明是最有效的高校教材。多年來,許多高校教師和學(xué)者考辨、糾正,日臻完善,但是新版教材中的注釋及注音仍有值得商榷部分。我們在擔(dān)任《古代漢語》(主要是第一、第二冊)教學(xué)中發(fā)現(xiàn)了若干注釋方面的問題,今選取其中迄今為止還沒有被學(xué)者們提出來的部分逐一進(jìn)行考證,或可作為《古代漢語》教學(xué)的參考、補充資料。
一、第一冊《左傳》部分《鄭伯克段于鄢》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xiàn)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惫唬骸盃栍心高z,繄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
此段中“爾有母遺,繄我獨無”的“繄”字,王力先生注釋為“爾,你??垼▂ī),句首語氣詞?!保ㄒ娡趿Α豆糯鷿h語》第一冊第12頁注釋7)“繄”字在書中注釋為句首語氣詞,還有部分學(xué)者認(rèn)為這個字是個文言助詞,作用是湊足一個音節(jié),無實際意義。我們認(rèn)為,此處“繄”字實際上就是“惟(唯、維)”的通假字?!盃栍心高z,繄我獨無”就是“爾有母遺,唯我獨無”?,F(xiàn)代漢語里還有“唯我獨尊”、“唯吾獨尊”的說法?!翱垺保瑥聂闅?,其本義是“戟的套子”。《說文》:“戟衣也。一日青黑色?!薄稄V韻》:“赤黑繒?!边@里的“繄”顯然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惟(唯、維)”的通假字。這是因為“繄”和“唯”在上古漢語里讀音相同。例如“尾巴”方言仍讀“yība”,“遺”有二音“èwi”和“yí”,“祎”、“稦”讀“yī”,均從“韋”得聲,“逶迤”是雙聲連綿詞?!斗窖浴さ谖濉罚骸皣?,謂之弈。自關(guān)而東齊魯之間皆謂之弈?!薄对娊?jīng)》中有時寫作“伊”,《爾雅·釋詁》:“伊,維也?!贝送?,本文中“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敝小巴狻焙汀皼毖喉?,也可作為二字韻同之旁證。
二、第一冊《左傳》部分《晉靈公不君》
猶不改。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鋤麑賊之。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嘆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觸槐而死。
此段中“有一於此”注釋為“在不忠不信中有一檬?!保ㄒ娡趿Α豆糯鷿h語》第一冊第27頁注釋8)我們認(rèn)為此注不合文意與邏輯。武士鋤麑此時處于兩難境地:既不能不忠,又不能不信。“有一于此”,直譯為“在這里只有一條路”更準(zhǔn)確?!蹲髠鳌R晉?之戰(zhàn)》:“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將為戮乎?”“從古到今,沒有一個愿意替他的君主承擔(dān)憂患的人,現(xiàn)在此處有一個這樣的人,將要被殺掉嗎?”這兩句“有一于此”可以互證。
三、第一冊《論語》部分《雍也》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此句中“飲”注釋為“用如名詞,飲料?!保ㄒ娡趿Α豆糯鷿h語》第一冊第184頁注釋1)此處“飲”,實際上是“喝的水”,其實就是涼水,沒有燒開的生水。第一冊《孟子》部分《夫子當(dāng)路于齊》中“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中的“飲”同為“涼水,生水”。
四、第一冊《論語》部分《微子》
子路從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蕓。子路拱而立。
此句中“植”注釋為“植,倚(依孔安國說)。”(見王力《古代漢語》第一冊第204頁注釋6)此注理解錯誤?!都崱?、《類篇》注:“植,立也。”《正義》:“草木為植。”《周禮·地官》:“大田獵則萊山田之野,植虞旗于中?!边@里的“植”都有“立,樹立”的意思?!爸财湔取敝械摹爸病币隇椴?、直插?!爸财湔取笨衫斫鉃椤皩⑹终炔逶诘厣希墒怪坏梗薄,F(xiàn)代漢語中有“植立、植志(立志)”的說法。
五、第一冊《禮記》部分《苛政猛于虎》
孔子過泰山側(cè),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狈蜃釉唬骸昂螢椴蝗ヒ玻俊痹唬骸盁o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p>
此句當(dāng)中“苛政”注釋為“暴政?!保ㄒ娡趿Α豆糯鷿h語》第一冊第210頁注釋7)我們認(rèn)為此注有誤。《說文解字》:“苛,小草也。從艸可聲?!薄翱痢钡谋玖x是小草,引申為“繁雜,繁瑣”。如《史記·酈生陸賈傳》:“好苛禮?!敝械摹翱痢奔礊椤胺彪s”之意。還有苛?。┈嵓?xì)小,亦指繁雜細(xì)微之事)的說法。“苛政猛于虎”中的“苛”字就取“像小草一樣繁雜”的意思,“政”通“征”,音zhēng,征收、征召,主要指賦稅和徭役,《集韻》:“政,賦也。”《左傳·哀公十一年》:“事充政重,上不能謀,士不能死,何以治民?”杜預(yù)注:“政,多賦也?!薄豆茏印ば】铩罚骸皩捳郏窗傩?,則國富而民安矣。”《孟子·盡心下》:“有布縷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緩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離。”晁錯《論貴粟疏》:“勤苦如此,尚復(fù)被水旱之災(zāi),急政暴虐,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币陨现T例中,“政”均與“征”通。“苛政”指多如小草的苛捐雜稅。柳宗元《捕蛇者說》可證: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shù)矣?!毖灾踩羯跗菡?。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fù)若賦,則如何?”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fù)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xiāng),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人。號呼而轉(zhuǎn)徙,餓渴而頓踣。觸風(fēng)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嗦劧?,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
由此可見,“苛政”乃是指多如小草牛毛的捐稅。成語“苛捐雜稅”中,“苛”對“雜”,也是繁雜、繁多的意思。
六、第一冊《禮記·教學(xué)相長》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xué),不知其善也。是故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xué)相長也。兌命曰:“學(xué)學(xué)半,其此之謂乎?”
此段中的“學(xué)學(xué)半”,書中注釋為“兌(yuè)命,即說(yuè)命,《尚書》的一個篇名。學(xué)學(xué)半,前一學(xué)字音xiào,指教人。后一學(xué)字音xué,指向人學(xué)。今《尚書》作‘?dāng)聦W(xué)半。意思是說教占學(xué)的一半。”此注有誤,“說教占學(xué)的一半”,在事理和語法上都講不通。應(yīng)該是“教和學(xué)各占一半”,“半”在這里活用作動詞,意思是“占一半”,指“教”和“學(xué)”同等重要。
七、第一冊《禮記》部分《誠意》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yán)乎!”
此段中“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yán)乎”書中注釋為:“十目十手,甚言監(jiān)視的人之多。嚴(yán),嚴(yán)肅可畏?!蔽覀冋J(rèn)為,此注不確?!皣?yán)”通“儼”。《爾雅·釋詁》:“儼,敬也?!北玖x為恭敬,莊重。此句中的“嚴(yán)”取其本義,“有那么多人盯著你,有那么多人指著你,你怎么能不恭敬莊重呢?”
八、第一冊《孟子》部分《許行》
“以粟易械器者,不為厲陶冶;陶冶亦以械器易粟者,豈為厲農(nóng)夫哉?且許子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何許子之不憚煩?”
此段中“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書中注釋為“一切東西都只從自己家里拿來用。舍,止(只)。按:‘舍字不好懂,姑從舊注。(見王力《古代漢語》第一冊305頁注釋2)”此處對“舍”字注釋有誤。依章太炎考證,“舍”即“啥”,“什么”的合音字,“啥”,從口舍聲,“舍”與“啥”二字古音相近。此句當(dāng)理解為“況且許子為什么不自己燒陶冶鐵,什么東西都從自己家里拿來用?”這樣解釋,文從字順,旨意暢達(dá)。
九、第二冊《荀子·勸學(xué)》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君子不近,庶人不服?!?/p>
此段中“庶人不服”之“服”書中注釋為“服,佩帶?!保ㄒ娡趿Α豆糯鷿h語》第二冊401頁注釋10)這是一個明顯的錯誤,一直未能糾正。“服”為動詞,不是名詞,應(yīng)注為:“服,佩戴。”
十、第二冊《莊子》文選“莊子釣于濮水”篇
“莊子釣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此句中“先”字注釋為“先去表明意圖?!保ㄒ娡趿Α豆糯鷿h語》第二冊395頁注釋2)我們認(rèn)為,先,當(dāng)讀為“詵”,音shēn。許慎《說文解字》:“詵,致言也,從言從先,先亦聲?!毙戾|《說文解字系傳》:“先致其言也。所臻反?!蹦敲创颂幾⑨尀椤跋热ケ砻饕鈭D”,意義不錯,但是找出本字,注明讀音,就更加精確了。
(責(zé)任編輯:桂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