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信理
?
奧斯卡黑歷史
文/孫信理
第88屆奧斯卡提名名單一公布,美國輿論嘩然,黑人演員們紛紛表示抗議。一星期后,為了安撫因提名“太白”引起的爭議,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MPAS)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增加新會員的同時還決定在2020年以前,將女性和少數族裔的人數增加兩倍。然而這樣的舉措又引起了很多現有學院成員的不滿,AMPAS無奈又出臺了新規(guī)的解釋細則……整個一月份,圍繞我們的不是對“小李”五度沖奧的吶喊或是主要獎項歸屬的猜測,竟變成了學院獎重新洗牌制定游戲規(guī)則的年度大秀。其實對于看客而言,“太白”壓根算不上多大個問題,奧斯卡的黑歷史遠比這嚴重多了。
《風騷女人》上映后反響平平,但瑪麗·璧克馥請奧斯卡評委們下午茶的策略最終還是奏效了
僅僅是在成立的第二年,奧斯卡就遭遇了嚴重的信任危機。而這都因為當時好萊塢的權勢名女人,瑪麗·璧克馥(Mary Pickford)。
1927年5月,“好萊塢之王”——米高梅公司總經理梅耶(Louis B. Mayer)在一次晚宴上,向在座的同行提出了一個設想:“應該把好萊塢的精英分子們都集中起來,組成一個團體。它包括演員、導演、編劇、攝影師,當然還有制片人。使他們成為好萊塢的支柱,讓他們調解糾紛,或者在制片廠里起疏導作用?!币恢苤?,梅耶草擬了一份關于成立“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提案,學院的首任主席是米高梅旗下的當紅影星道格拉斯·范朋克(Douglas Fairbanks)。隨之而生的就是1929年5月16日,由該學院主辦的第一次頒獎典禮。
第二年,范朋克的妻子瑪麗·璧克馥憑借首度出演的有聲電影《風騷女人》沖擊影后。但影片上映后反響平平,輿論和票房都沒能達到預期效果,璧克馥有點忍不住了,或許也是因為范朋克是主席她不能容忍自己失敗,于是在頒獎前夕不避嫌地將奧斯卡獎中央評選委員會全體成員請到家中招待茶點。
如愿榮升影后,她“走后門”的消息也隨之曝光,奧斯卡獎在草創(chuàng)之初便面臨了巨大的信任危機。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電影與藝術科學學院從第三屆奧斯卡開始撤銷了中央評選委員會,改為由學院全體成員投票的方式,并沿用至今。
韋恩斯坦兄弟絕對是當年《莎翁情史》拿到奧斯卡的最大幕后推手
瑪麗·璧克馥的前車之鑒讓女演員們心里有了忌憚,但明星制的盛行,讓明星們背后的公關成為關鍵推手。除了使勁兒鼓吹明星們那根本不存在的“表演的突破”,更對公眾使出“同情牌”,讓明星們哭訴拍戲的艱辛、公司的不公平待遇、甚至懷才不遇。這種障眼法甚至能把明星們此前的種種丑聞都規(guī)避掉,眼前只有淚眼婆娑的可人一個,瓊·克勞馥和奧利維婭·德哈維蘭先后都用此牌得到過影后。公關對于明星們演技的發(fā)掘比導演還到位。
1961年,《桃色公寓》以電影品質出眾成為頭號熱門,女主角雪莉·麥克雷恩自然是最佳女主角的領跑,伊麗莎白·泰勒的名字根本沒有出現在當時熱門名單中。但是,隨著米高梅放出泰勒在拍攝《青樓艷妓》期間因手術感染肺炎差點送命的故事,輿論同情全部轉向了泰勒。頒獎典禮當晚,曾經被好萊塢看作是“壞孩子”的泰勒,含淚拿下了自己的第一座小金人。落敗的雪莉·麥克雷恩在事后回憶道:“我XX敗給了一場氣管開刀手術!”值得注意的是,這張牌到現在還在發(fā)揮作用。
所以,如果你以為,奧斯卡會秉持公平公正,那就太天真了!公關在獎項角逐中發(fā)揮的巨大作用實在可不小覷,這樣的例子在最佳影片的角逐上更是屢見不鮮。
第71屆奧斯卡,有兩部電影是角逐“最佳影片”的熱門。一是暑期檔上映的《拯救大兵瑞恩》,一是頒獎季才上映的《莎翁情史》。如今結果早已了然:11項提名的“大兵”拿到了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剪輯等5項大獎,但有13項提名的《莎翁情史》拿到了最佳影片,而影片導演約翰·麥登無論此前還是此后再無佳作問世。
要知道,這個結果是如今的“奧斯卡推手”韋恩斯坦兄弟勢在必得的!從一開始,韋恩斯坦兄弟倆就為《莎翁情史》投入了大筆的宣傳費用,據業(yè)內人士估計,為此米拉麥克斯公司的花銷不低于500萬美元。除了不停地舉行媒體招待會,韋恩斯坦兄弟還發(fā)動個人人脈,在5000多位奧斯卡評委中拉到了不少的選票,這種不正當的商業(yè)競爭,在兄弟倆的運作下,居然也顯得理所當然,讓你不能不佩服。相比之下,雖然夢工廠也投入不少宣傳費用,但在公關策略上的劣勢已明顯顯露。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撞車》和《斷臂山》的較量中。與之前主打媒體宣傳的路數不同,負責發(fā)行的獅門影業(yè)壓制了16萬張《撞車》的DVD,派發(fā)到了好萊塢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成員中,5600多位奧斯卡評委也悉數在列。由于影片早已下映,獅門影業(yè)這種豁出去的勁頭在評委中博得了不少好感。這一年,李安成為唯一一位兩度問鼎最佳導演卻始終無緣最佳影片的導演。盡管《撞車》導演保羅·哈吉斯也承認,《撞車》并非當年最好的影片,2015年初,《好萊塢報道者》曾采訪數百位奧斯卡評委,請他們再就奧斯卡歷史上的幾場著名冤案重新做一次投票。在2006年這一役中,《斷背山》以壓倒性局面勝出,但最終也無法改變當年的事實。
伊麗莎白·泰勒在拍攝《青樓艷妓》期間感染肺炎的故事讓她如愿拿到小金人
斯坦利·庫布里克從未拿過奧斯卡,僅《2001:太空漫游》拿到最佳視效。而當年這部電影在奧斯卡有四項提名,其中就有最佳導演提名。
流行文化網站Grantland.com曾在2013年2月份做過一個調查,從奧斯卡24個所謂“遺珠”中評選出了最糟的槽點,最終勝出的是“庫布里克從未拿過奧斯卡最佳導演”,排在第二位的是馬丁·斯科塞斯直到《無間風云》才拿到最佳導演。誠然,奧斯卡不是唯一,得不得獎也絲毫不影響這位大師在電影史中的地位,但這無遺是奧斯卡歷史莫大的一筆黑歷史。
布庫里克的電影在當年頗受爭議,雖有奧斯卡提名,卻只有1969年《2001:太空漫游》一個最佳視覺效果獎,搞得即便你現在想投訴“庫布里克從來沒拿過奧斯卡”都沒有口實。對此,我們只能說,任何獎項都是人評選出來的,而各人有各人的口味。維基百科在“Oscars”這個條例里的解釋倒可采納:
“學院獎或稱之為奧斯卡,是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為他們挑選出的電影工業(yè)中的各個成員,表彰他們在藝術上取得的平庸平凡的巔峰成就而設。這一廉價的噱頭起始于1929年,奧斯卡已經證明了美國觀眾排外性以及現代電影的愚蠢性。”
維基百科更按照自己的理解解釋了以下奧斯卡規(guī)則:
“看起來,奧斯卡發(fā)明了一切禁止好電影得獎的規(guī)則。雖然他們一直在修改規(guī)則,但請放心,這些規(guī)則的初衷始終未變:去你的優(yōu)秀電影!我們只獎勵那些陳詞濫調!以下是節(jié)選:
規(guī)則1:學院獎頒獎典禮的長度必須超過《泰坦尼克》,《亂世佳人》,《變形金剛》,和《魔戒》三部曲加在一起的總和。如果還有時間,也會做其他事,比如贊揚一下《公民凱恩》。
規(guī)則2:想要提名,必須扮演同性戀,弱智,或在電影里裸體。
規(guī)則5:金像獎一開始會做個CGI介紹令人瞠目的大片《綠野仙蹤》,《星球大戰(zhàn)》或者《蜘蛛俠》。但這不意味著它們能贏得最佳影片獎。參見規(guī)則22。
規(guī)則22:最佳影片,是一部無聊、惱人又陳腐的電影。任何抱怨都會被扔進焚化爐里,邊上就是那些說《公民凱恩》不是部好電影的評論。
規(guī)則55:學院永遠不會給馬丁·斯科塞斯最佳導演獎。如果他想抱怨,會被立刻扔進前面說到的焚燒爐里。(顯然,這條規(guī)則在2007年打破了,見前文提及。)
規(guī)則220:科幻電影,永遠不會贏得奧斯卡。
規(guī)則221:對漫畫電影也是同理。
規(guī)則1040:對任何人都不想看到、不關心的獎項,比如“最佳服裝”和“最佳藝術指導”,應該最先頒發(fā),重要的要放在最后,就是當每個人都上床睡覺的時候。否則,我們就該擔心尼爾森收視率了。
規(guī)則2001:電影是藝術的最高形式,至少在奧斯卡之夜是這樣。
所以,等一等。電影是一種藝術形式?簡單的回答,它曾經是。長一點的答案是,這要看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怎么想的。
曾有一段時間,電影藝術價值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但對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他們需要創(chuàng)造產品,好為他們在好萊塢半山的豪宅支付抵押貸款。
所以他們創(chuàng)造了奧斯卡。這個頒獎典禮的唯一目的,是為了獎勵所有避免取得藝術成就的成員。
因電影中的偉大藝術都被拋棄了,一直持續(xù)到今天?!?/p>
流行文化網站Grantland.com曾經在2013年2月從24個奧斯卡遺珠中評選出了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