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瑞英
(南陽市骨科醫(yī)院 河南 南陽 473058)
?
認知療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暴瑞英
(南陽市骨科醫(yī)院河南 南陽473058)
【摘要】目的探討認知療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南陽市骨科醫(yī)院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將其按住院號尾數(shù)奇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護理中應用認知療法。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和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及VAS評分。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VAS評分、護理滿意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認知療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確切,可有效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和疼痛感,提升其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認知療法;骨科;慢性疼痛性疾?。蛔o理效果
慢性疼痛性疾病是長期困擾眾多骨科患者的重要疾病,慢性疼痛的來源主要為創(chuàng)傷后機體的正常反應,另一方面則是來源于心理因素所產(chǎn)生的影響[1-2]。本研究對認知療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將具體內(nèi)容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南陽市骨科醫(yī)院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將其按住院號尾數(shù)奇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中男31例,女19例;年齡為21~76歲,平均(42.17±10.25)歲;病程為15 d~35個月,平均(23.22±8.85)個月。對照組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為22~72歲,平均(42.78±10.45)歲。病程為15 d~34個月,平均(23.63±8.68)個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護理中應用認知療法。①健康教育:通過座談會、觀看視頻、發(fā)放健康冊子等形式介紹骨科慢性疼痛的相關知識,使患者提高疾病認知,以更好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并對患者開展認知療法知相關介紹,使患者明確實施認知療法的意義和必要性[3]。②心理認知護理: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因長期臥床,且飽受疼痛折磨和影響,易出現(xiàn)焦慮、煩躁和恐懼等負性情緒,根據(jù)患者心理特點實施個體化疏導,并向患者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診療方法和成功病例,以增加患者治療信心。③行為認知干預:鼓勵患者多參與集體社會活動,并囑家屬多關心患者,提高患者的社會融入度和適應性,使其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和提高康復的信心[4]。
1.3評價指標記錄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分非常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和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VAS評分。
2結(jié)果
2.1護理滿意度觀察組非常滿意29例,比較滿意20例,不滿意1例,滿意度為98.00%;對照組非常滿意23例,比較滿意14例,不滿意13例,滿意度為74.0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各項評分護理后,觀察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VAS評分分別為(34.55±1.63)、(31.35±1.03)、(1.12±0.21)分,對照組SAS評分、SDS評分、VAS評分分別為(45.51±1.52)、(41.12±1.53)、(2.52±0.32)分。觀察組各項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可導致患者產(chǎn)生焦慮、煩躁等情緒,對康復不利[8]。認知療法是根據(jù)人的認知過程,影響其情緒和行為的理論假設,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求治者的不良認知,從而矯正并適應不良行為的心理治療方法,為有效心理療法之一。其通過健康教育、心理干預和行為認知教育等促進患者不良認知的改變。疼痛是一種感覺,但是它不僅僅是對外部刺激的簡單反應,還受很多心理社會因素的影響,所以疼痛更是一種知覺,是對認知、情緒、生理和行為這些與疼痛有關的信息進行整合的一種知覺。疼痛的認知行為治療就是通過關注與疼痛有關的認知、情緒、生理和行為這4個方面的信息來源來減輕疼痛,強調(diào)幫助患者增強對疼痛的自我控制,有助于提高患者對慢性疼痛的整體認知,并主動配合臨床護理,糾正不良認知和行為[9-10]。
本研究中,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護理中應用認知療法。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VAS評分、護理滿意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認知療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確切。上述結(jié)果表明,以增強自我控制為主要目標的認知行為治療對于慢性疼痛確實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這無疑給那些絕望無助,需要依靠藥物緩解疼痛的慢性疼痛患者帶來了希望的曙光,可有效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和疼痛感,提升其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高薇.認知療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25-26.
[2]陳玉芳,王越,王荃儀,等.認知療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13(2):234-236.
[3]陳素.認知療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4,31(12):586.
[4]潘麗然.認知療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醫(yī)學信息,2014,13(18):317-318.
[5]仇潔.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臨床護理中應用認知療法的探討[J].醫(yī)學美學美容,2014,25(5):286.
[6]牛茹.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臨床護理中應用認知療法的探討[J].醫(yī)藥前沿,2014,21(15):386-387.
[7]佟冬梅.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臨床護理中應用認知療法的探討[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5,21(19):131-132.
[8]趙云霓.認知療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5,31(8):172-173.
[9]高麗萍.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68例臨床護理中應用認知療法的探討[J].現(xiàn)代養(yǎng)生B,2014,16(7):202.
[10]劉廣華.認知療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6(21):254.
(收稿日期:2016-02-15)
【中圖分類號】R 473.6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