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寶英
內容摘要:當下,不少學生存在嚴重的自卑心理,使得他們無法承學習、生活的風雨,部分教師固守舊的教育模式,對學生一味地批評、指責,扼殺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埋藏了學生的潛能與創(chuàng)造性?!捌た笋R利翁效應”啟示我們,賞識教育是讓都是走出偏狹思維,走出教育誤區(qū)的重要手段。賞識教育是學生成長的雨露和陽光,可以幫助學生維護自尊、樹立自信,激發(fā)潛能、促進自強,還可以增進師生信任,促進師生和諧相處。要實施教育,須抓住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激發(fā)其潛能;放大學生的閃光點,樹立其信心;同時要更新家長觀念,創(chuàng)造和諧的教育氛圍。當然,只有做到持之以恒,把握適度,才能讓賞識產生實效。
關鍵詞:偏狹思維 賞識
一、學生自我評價中的怪現(xiàn)象
每次統(tǒng)考結束或臨近期末,筆者都會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完成自我評價,但每次讀完這些評價時,心里就會多一份沉重與不安,因為看到的絕大多數(shù)是消極之語,例如“這個學期我成績退步了”“我的知識遷移能力很差” “我作業(yè)不認真” “學習不努力,成績很差”,甚至有些寫上“我很笨”“我智力差”。雖然這反映了學生對自己不足的反思,但也折射出如今學生中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自信,使他們變得缺乏主見,干什么總認為自己不行,從而無法承受學習、生活的風雨,無力迎接學習、生活的挑戰(zhàn)。
二、教師施行教育中的偏狹傾向
現(xiàn)今,部分老師仍固守十多年前的教育模式,對學生要求嚴格,對學生的缺點、錯誤從不放過,一旦發(fā)現(xiàn)就立刻批評教育。這種不姑息、不袒護、不放任的態(tài)度是出發(fā)點自然是好的,但教育效果又如何呢?縱觀那些被老師視為“差生”的同學,他們常常受到各種各樣的指責、諷刺。有的老師為了使學生更聰明,就說其笨;為了使學生動作快,就指責他們慢;為了使學生細心,就老是抱怨他們粗心……有些老師總是揪著學生的一次失誤不放,小題大做、無限夸張,使學生在壓抑的氛圍中,在 “我是差生”的心態(tài)中成長。于是,這些學生的自尊與自信慢慢喪失了,意志一天天消沉了,言行舉止也就真的“笨”起來了??梢?,一味的批評、指責只會扼殺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埋葬學生的潛能與創(chuàng)造性。在這種錯誤思維下,教育只會一次次觸發(fā)惡性循環(huán)。
三、發(fā)人深省的“皮克馬利翁效應”
皮克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里的一位雕刻師,他用象牙精心雕刻了一位美麗的姑娘,他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感情,期望她能活過來,上帝感其所誠而使象牙姑娘獲得生命,成為他夢寐以求的情侶。這個效應告訴我們一個通俗的道理:期待能讓被期待者產生巨大的能量。這就是著名皮克馬利翁效應。皮克馬利翁效應向我們道出了賞識教育的奧秘:用賞識的眼光去教育學生,學生就會產生一種自信的態(tài)度,一旦相信自己是成功者,他的潛能就會被大大激發(fā)。有句話說得好:要想飛,就要相信你能飛。
四、賞識教育是學生成長的雨露和陽光
“沒有賞識,就沒有學生成績的進步,沒有賞識,就沒有學生學習的成功?!?在美國等發(fā)達國家,賞識已被視為教育的精髓,這一經(jīng)典的教育理念已被許多活生生的事例所證實??梢哉f: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百p識教育”是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的教育,可以幫助失敗者找回自信,重建精神大廈,找回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的能力?!百p識教育”更是使學生舒展心靈、盡展?jié)撃艿慕逃?,是讓教師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歡樂中學的教育,是讓教師與學生更加和諧,教學相長的教育,是讓教師成為教育家的教育?!百p識教育”是讓教師走出偏狹、走出誤區(qū),走進學生心靈、走向成功的教育。
(一)賞識可以維護自尊,樹立自信。
賞識能讓自卑的學生自尊、自信。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心理壓力較大,他們會自卑自責,惶恐不安,甚至自暴自棄。這時,他所需要的是幫助,是安慰,是激勵。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后,筆者總是最先找成績排名在最后的學生先談心,鼓勵他們不要泄氣,告訴他們老師對他們依然充滿信心,幫助他們分析失敗的原因,讓他們知道失敗乃尋常之事,同時講述自己學生時代的事例來幫助學生調整心態(tài)。在鼓勵下,學生找回了自尊,樹立了自信。
(二)賞識可以激發(fā)潛能,促進自強。
賞識能讓學生自信,自強,走向成功。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的加以賞識”。他發(fā)現(xiàn),一個沒有受過賞識的人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賞識后,其發(fā)揮出的能力是賞識前的3-4倍??梢?,賞識于學生潛力的挖掘至關重要。如果我們教師懂得賞識,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對學生的特長加以肯定,幫助他們發(fā)展,而不是用“清醒點吧,別做夢了!”“你不是學習的料子!”這類話來刺激學生,學生才能為自己的夢想奮力拼搏,自強不息。
(三)賞識可以增進信任,帶來和諧。
賞識促進和諧,抱怨導致對立。學校教育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教師與學生的和諧溝通需要彼此的信任,需要感情的投資。而賞識就是對學生的信任,對學生的感情投資。沐浴在賞識的陽光下,學生就會對教師建立信任。有了和諧的師生關系,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更新理念,讓賞識教育盡顯魅力
青少年學生是有上進心的,那些缺點較多,學習后進的學生也不例外,他們都希望引起別人的注意,都希望得到賞識與激勵,一旦得到,他們就會獲得情緒上的滿足,精神上的鼓舞,思想上的觸動,增強自尊心、自信心和進取心,投入為理想而奮斗的行動。教育者就應該抱著賞識的心態(tài),給學生注入信心與力量。
(一)抓住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激發(fā)其潛能。
大部分老師都比較賞識好學生,因為好學生能給老師帶來更多的成就感,而好學生在老師的賞識下也往往會越來越好。殊不知,他們眼中的“差生”更需要得到激勵,得到賞識,一味的抱怨、指責只會使他們越來越糟。其實“差生”并非天生就差,只是學習上一時的落后壓抑了他們的自信心、積極性,因而消磨了學習的動力。如果我們老師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看待他們,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每一點進步,抓住每一個契機對他們進行賞識教育的,他們被壓抑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必定會復蘇。
(二)放大學生的閃光點,樹立其信心。
有的學生雖然學習成績不理想,卻有著不凡的文藝才能或體育專長,有的學生這門課成績不太理想,那門課卻能出類拔萃,有的學生紀律比較渙散,卻富有愛心。總之,每個學生都有自己閃光的一面,我們老師要深入學生,了解學生,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加以放大,照亮學生因成績不理想而逐漸暗淡的心靈,告訴他們成才的道路千萬條,“我不比別人差”,同時,老師要讓他們認識到,只有努力學習,才能為施展自己的才華開辟一片天地。
(三)更新家長觀念,創(chuàng)造和諧的教育氛圍。
教育不只是學校單方面的事情,只有老師、家長、學生有機結合,教育才能收到最理想的效果。筆者擔任班主任近十年,接觸過各種各樣的家長,他們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有些家長急功近利,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我們知道,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是艱辛的,不易的,當他們取得進步時,他們渴望得到激勵,受到表揚,而家長的不滿卻無情地澆滅了孩子剛剛燃起的熱情之火。所以我們老師要多多與家長溝通、交流,幫助他們更新觀念,學會賞識,懂得激勵,共同為孩子的成長、成才創(chuàng)造和諧的氛圍。
(四)持之以恒,把握適度,讓賞識產生實效。
一些教師一開始確實能熱情地對“差生”加以賞識,但當短暫的付出收效甚微時,他們就失去了耐心、信心,懷疑學生的能力,甚至開始對學生挖苦、諷刺,更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降低了學生的自我評價,使今后自信心的形成變得更加困難。所以,我們對學生的教育一定要有耐心、信心,要有作持久戰(zhàn)的心理準備。即使學生跌倒一百次,也要堅信跌倒第一百零一次時,他會站起來。
更值得注意的是,賞識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當才會收到成效。賞識也因人而異,因時而異,教師要客觀地分析,了解學生的身心需要,洞悉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不能為賞識而賞識,否則就會流于表面,顯得虛偽,失去學生的信任。另外,賞識要恰到好處,過度的賞識會引發(fā)學生的自滿心態(tài),認識不到自己的不足,止步不前。
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被認可、被賞識的需要。因此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該尊重學生,賞識學生。賞識作為一種心態(tài),一旦成為教育者的思維方式和教育理念,就會化為一種神奇的光,照亮學生的心靈。
(作者單位:江蘇常熟市尚湖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