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平
信息技術課到底該怎么教,教些什么內(nèi)容?隨著信息技術各種版本教材的陸續(xù)出現(xiàn),對于一個小學信息技術教師來說,如何正確使用教材,我想我們的首要任務應該是先分析教材內(nèi)容,認真研讀課程標準,理解教材意圖,運用信息技術教材特點,然后結合實際教學的需要,靈活地和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既能保證教學過程的針對性,又能保證教學內(nèi)容的合理性,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使信息技術課堂精彩不斷,真正做到為學生的學而教。
那么,應該怎樣正確地把握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來激發(fā)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為此,我結合自身十幾年來的教學實踐,以新課程理念為基礎,以學生發(fā)展為核心,對信息技術教材進行了深度思考。
一、根據(jù)實際需要可改變教材編寫順序
幾年來我校一直使用河北人民出版社,河北教育科學研究所編制的信息技術教材,拿三年級來說一開始就介紹電腦的秘密,涉及到主機、硬盤、軟盤、主機、CPU、內(nèi)存條、輸入設備、輸出設備等非常抽象的概念,然后簡單介紹了鼠標的使用,之后便是枯燥的鍵盤練習,而且占據(jù)了多半個學期的時間。對于剛接觸信息技術課的小學生來說,他們本是充滿好奇和渴望,非常期待揭開它的神秘面妙,結果一下就接觸到這么多抽象的概念,絲毫沒有興趣可言,反而會抹殺孩子的興趣,教學效果不明顯。為此我改變了教材的教學順序,先從鼠標的操作學起,按著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可以從網(wǎng)上搜集一些練習鼠標使用的交互小游戲,通過小游戲的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鼠標的單擊、雙擊和拖動等操作,讓學生在輕松的實踐中學會了鼠標的使用,緊接著便進行畫圖學習,在計算機上繪畫是小學生特別感興趣和能掌握的,當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心中自然會蕩起陣陣漣漪。當孩子與計算機建立深厚感情之后,再將計算機的抽象常識穿插在實際應用中進行介紹,學生就容易理解了。
二、根據(jù)實際需要可分清教材內(nèi)容主次
信息技術課的根本宗旨就是要求教師根據(jù)教學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確定教學目標,安排好教學內(nèi)容的主次,突破重點、難點,實實在在地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既能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又能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發(fā)展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誘發(fā)學生興趣。
三、根據(jù)實際需要可拓展教材教學內(nèi)容
對小學生而言,最為有效的教育途徑就是從他們身邊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面的觀察社會生活,不斷獲取新知。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六年級的孩子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所以課本中安排了FLASH的學習,文中的FLASH以雞寶寶一系列動作情形為主線,始終與雞寶寶為伴,要知道我們的教學工作面對的是幾十個活生生的學生,他們的思維、情緒、興趣、認識等是不可能相同的,所以一個學期下來孩子興趣喪失,甚至感到厭煩。根據(jù)實際需要我在教學FLASH時把一個個的小任務分解在多個生活中常見的實例動畫里面來,同時將動作動畫、形狀補間動畫、遮罩動畫、引導層動畫、逐幀動畫等一系列基本的動畫實例及制作方法讓孩子全面接觸,結果孩子們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利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創(chuàng)作了形形色色的動畫作品,整個學習過程變得寬松、愉快。所以我們不能只限于書本上的實例,對教材內(nèi)容作適當?shù)耐卣?,使教學內(nèi)容范圍盡量的擴大,不僅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還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探究的空間,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課堂教學中有所體現(xiàn),使整個課堂煥發(fā)生機和活力。
總之,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把握教材是基礎,它需要我們教師在實踐中多些嘗試和積累,真正走進教材,理解教材,修改素材,活用教材,拓展教材,相信這個時候,我們也必定在實踐新課標理念、探索高效教學的路子上邁出一大步,我們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必將無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