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娥
【摘 要】課堂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陣地,英語教師要以課堂為核心,要盡可能地運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切實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shù)迅猛發(fā)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英語作為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已經(jīng)成為國際交際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而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最佳時期,要把握好這一階段的教學,首先必須抓好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讓學生少走彎路,必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發(fā)揮最大的潛力,讓學生多動口,動手,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zhì)量。那應該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呢?為此,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
一、創(chuàng)設和優(yōu)化英語交際情景
情景是學生學習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語言離開了情景,它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習英語只有在一定的語言情景中,才能使學生準確理解其所傳遞的信息和材料,正確表達意思。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英語的情景,恰當?shù)恼Z境能使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器官進行語言材料的感知,有效地掌握語言材料,通過強化能運用語言材料進行交際活動。
(一)彩色畫面吸引視覺。當情景在學生面前展現(xiàn)時,就成為學生感知的刺激物。在教學中,呆板的、常見的、多次重復的東西往往不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只有當刺激物具備了新異、變化的特點,才能成為學生注意的對象。
(二)優(yōu)美音樂刺激聽覺。彩圖給學生的視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音樂更能通過學生的聽覺激起更大的興趣,借助音樂來渲染情景是理想的手段,它能以特有的旋律、節(jié)奏,塑造出音樂的形象,把學生帶入特有的英語意境中。如果選取的音樂與教材語言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達到和諧、統(tǒng)一,將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角色表演激發(fā)交際欲望。學習語言目的是能用語言進行交際,而英語的交際活動是一個難度大,復雜的過程,這是人的一連串錯綜復雜的生理及心理轉(zhuǎn)化過程。如果我們教師能在課堂上多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景,師生交流過程中盡可能地用英語交談,觸景生情,就能促使這種心理和生理的轉(zhuǎn)化過程,以利提高學生英語的交際能力。小學生天生好動,模仿力強,進角色快,這些與生俱來的特性可以加以利用。教師將角色的表演貫穿于課堂教學中,并同時引進競爭機制,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教師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表演要求。一般的學生只要求將教學內(nèi)容重復表演一遍。對一些優(yōu)秀,愛動腦筋的學生則要求他們將以前的學習內(nèi)容加入角色表演。讓每個學生在教學實際中,把角色表演擴充為一個小節(jié)目。對于這兩類學生的表演,教師均給予鼓勵、表揚。讓每位學生都享受到成功,進步的樂趣,可以促使他們對英語表演產(chǎn)生興趣而樂于學,樂于表演,這種學英語的愉快情緒有利于強化他們的認知興趣。
二、把數(shù)字化教學帶入課堂
所謂數(shù)字化教學就是把一節(jié)課所有的教學與活動時間化。告訴學生每做完一項任務需要的時間。
三、教學生學習的方法
當今的英語課堂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引導學生怎么去學,那在短短的40分鐘里,教師如何去引導學生掌握這么多英語知識和技能呢?這就需要教師改變以往的只是傳授知識的角色,一個好的英語教師不在于他教給學生知識的多少,而在于他是否真正教會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對以后英語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而學習方法必須要從小學就開始教導,因為小學生的記憶力和認知能力雖然都很強,但是卻還不會總結(jié)歸納,很多時候,學過的英語知識在他們腦袋中只形成一個語言片段,這樣學得的知識越多,他們越容易混淆,這時候教師必須起到引導的作用,引導他們梳理好知識,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教導他們?nèi)绾稳W,讓學生掌握學習英語的方法,防止以往教學中出現(xiàn)的死記硬背的現(xiàn)象,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這樣才能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
現(xiàn)代化英語教學手段是多種多樣的。例如:錄音機,多媒體等。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shù)使教學由單向變成了互交式的英語學習。例如:以前教學生各種顏色的名稱,自己畫幾種顏色,上課時一一展示。費時、費力,效果也不好。而現(xiàn)在則可以通過課件,讓學生來參與到有關(guān)顏色的一系列活動中,讓學生從中找尋學習的樂趣。這樣一來,學生學得興趣濃,教師講得輕松,課堂整體效果好。教師們能輕松自如地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這樣就可以使課堂內(nèi)容得到直觀地體現(xiàn)。
五、提高教師自身素質(zhì)
首先,小學教師必須熱愛英語教學,對教學工作有高度的責任新。其次,小學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語言素質(zhì)。語言素質(zhì)包括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能力。一方面是指英語的語音、詞匯、語法、文化背景等知識,另一方面是指聽、說、讀、寫的語言運用能力。再次,小學教師還應該掌握基本的教學技能。教學技能主要是指教師設計教學和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能力,它是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和教學理論素養(yǎng)的綜合反映。還有小學教師還映了解外國文化知識,外語教學一般都要求教師了解所教語言的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習慣等。最后,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具備綜合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師應加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結(jié)構(gòu),豐富個人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將教學中的一些小問題作為研究課題,把科研成果運用于教學過程之中,這樣在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的同時,也能夠很好的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只要我們努力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質(zhì),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交際情景,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運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采用數(shù)字化教學,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就能夠提高課堂效率,從而全面提高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
2.胡春洞.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效率[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