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明
當前,小學英語課堂中存在師生之間或生生之間很多對話思維含量較低的現(xiàn)象,針對這一現(xiàn)象,通過案例分析,從提供豐富的語言支架、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利用信息差三個方面探尋了如何有效提高課堂對話的思維含量的策略。
思維含量語言支架情境信息差《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育部,2012)對英語課程的性質做了明確的界定: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就工具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這就要求我們的英語課堂對話要具有思維含量,反思我以及我們學校幾位英語老師的課堂發(fā)現(xiàn),師生之間或生生之間的很多對話卻像是為了對話而對話,不僅對話內容平淡無味,與生活實際相去甚遠,而且許多完全是低效、無效的對話。在此探討提高英語課堂對話思維含量的幾點策略。
一、提供豐富的語言支架,提高對話的思維性
在教學魯教版第三冊Unit 3 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這一課時,教完課文對話后,我讓學生仿照Lets talk部分創(chuàng)編對話。創(chuàng)編對話時,我給學生出示了本課的重點句型作為語言支架: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unday? Ioften…,另外我還給學生提供了以前學過的句型作為語言支架:What do you like? Do you like…?其中有兩位學生的對話如下:
S1:Hello, Liu Yang.
S2:Hello, Cao Zhuang.
S1: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
S2:Ioften play football. Do you like playing football?
S1:No,I dont.
S2:What do you like?
S1:I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2:Ilike playing basketball,too.
S1:Lets go and play
S2:OK.
在這個對話中,S2在回答完S1的問題后,利用老師提供的語言支架“Do you like...? What do you like?”開啟了一個新的話輪,另一方必須回憶并用相關的句子來回答。這樣就復習了以前學過的句型,而且還有可能會用到一些沒有學過的單詞和句子,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鍛煉,思維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強,思路也會越來越開闊。
二、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引發(fā)有思維含量的對話
在執(zhí)教魯教版第四冊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時,學完課文后的拓展環(huán)節(jié),我在黑板上貼了許多食物和飲料的圖片,組成了一張菜單,并創(chuàng)設了如下的情境:兩個同學一起逛公園,玩累了想找一家飯店來吃飯。扮演服務員的同學遞上菜單,扮演顧客的同學商量著點一些吃的和喝的,(因為學生還沒有學過如何表述物品的價格,不然會更真實)一切就如同生活中發(fā)生的一樣,學生很感興趣。他們創(chuàng)編了如下對話:
S1:(同學們從公園出來)Oh, Liu Yang. Im hungry. What about you?
S2:Me too. Lets have lunch.
S1:OK. Lets go.
S3:(扮演服務員)What would you like?(提供“菜單”)
S1:Id like some fish and rice.
S2:Id like some noodles.
S3:Would you like a drink?
S1:Yes. Apple juice, please. What about you, Liu Yang?
S2:Id like some orange juice.(把“菜單”遞給S3)
S3:OK. Fish, rice, noodles, apple juice and orange juice. Wait a minute, please.
S1&S2:Thank you.
語言學家克魯姆說:“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該是創(chuàng)造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用自己學到的語言材料。”(轉引自陳少波,2011)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能夠具體感知、體驗和運用所學語言,為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所學語言積累經(jīng)驗。
三、利用信息差,提高對話的思維含量
在執(zhí)教魯教版第一冊Unit 7 How old are you?的Lets talk部分時,我先讓同桌兩人根據(jù)例句創(chuàng)編對話,練習了大約一兩分鐘后,我任意找了兩個同學起來互問年齡。學生間有如下對話:
S1:Hello, Tan Suo.
S2:Hi, Duan Feng.
S1:How old are you?
S2:Guess!
S1:Nine?
S2:Yes, Im nine. How old are you?
S1:Guess!
S2:Ten?
S1:No. Im nine, too.
在這組對話中,同學兩人是不知道對方年齡的,這樣就有了一個信息差,因為這個信息差,兩人展開了對話,互相詢問對方的年齡。因為沒有提前排練,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孩子不僅來猜測對方的年齡,還要努力尋找合適的數(shù)字和句型來表達出來。不僅這兩個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鍛煉,其他同學也都在認真地思考著。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經(jīng)常與學生交流,經(jīng)常反思自己的教學,并運用好教材里的交際語,給學生做好示范,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使師生、生生之間的對話顯得靈活、生動且真實。關注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英語課堂對話能真正引導學生將學到的語言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夏秋玲.從話語分析看小學英語課堂對話[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3,(12):1-6.
[2]陳少波.利用多媒體構建輕松愉快的英語課堂[J].四川教育,2011,(10):38.
[3]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4]書·魯教版小學英語[T].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