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迪聲
溫朗晴是我見過的對夢想最執(zhí)著的女孩。
18歲那年,我在一所普通的高中念高三,溫朗晴念高四,我們同班。開學第一天,我和班主任在教室里給同學們的課桌貼姓名卡,當我看到“溫朗晴”這個名字的時候,我和老師開玩笑,“這名字好好聽,溫,溫暖、溫柔;朗晴,晴朗。多好的名字,說不定是個美女。”老師也笑,“她是一個才女,畫畫特別棒。”
后來,老師和我說了一些溫朗晴的事兒。她是藝術(shù)生,美術(shù)功底很好,去年考上了廣州美術(shù)學院。但是因為她的夢想是中國美術(shù)學院,所以她打算復讀一年。認識她的老師們都勸她不要復讀了,好好念大學去,她偏不肯,于是留下來,成為高四復讀生中的一員。
“真是個傻女孩?!蔽艺f。
可是我的老師卻搖搖頭,“這個也不能說她傻,只能說她不將就?!?/p>
開學后的第三天我見到了這個“不將就”女孩。她是一個臉蛋圓圓,長得白皙秀氣,看上去很乖巧,可是神情中又帶著一些藝術(shù)生們特有的小高傲的姑娘。她沉默寡言,一般只和她的同桌——一個同樣讀高四的女孩說話,她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終日埋在書堆里,幾乎很少抬頭。有的女同學議論說,這班里的兩個復讀生太冷漠了。有時候我們主動過去說話,她們也不怎么搭理人??墒俏也孪耄苍S在她們心里,我們和她們,早就如同隔岸相望的兩種人,橫隔在中間的那條河,叫高三,也叫高四。
我和溫朗晴的第一次交流是在一次月考之后。
那天晚上,我剛知曉我的月考總成績,排名相當糟糕。而剛發(fā)下來的語文和數(shù)學試卷,更是將我的信心打擊得一無所剩。那天晚上我待在教室里學習到很晚,等班里的同學都走了后,我才趴在課桌上狠狠地哭,也不知道哭了多久,更沒有想到的是,輕拍我后背安慰我的,會是溫朗晴。
她剛從畫室回來,本想來教室?guī)杀緯貙嬍?,沒想到會看到此刻這么狼狽的我。
“如果是為成績,真的不值得哦。就一次考試而已,反正你知道,只要你一直努力,最壞的結(jié)果也不過如此罷了,咬咬牙,就沒事了。”
我抬起頭,看到溫朗晴背著畫夾站在我身邊,手上染羞星星點點的顏料,一看就知道是在畫室待了很久。
“我害怕高考,害怕辜負了爸媽的期望,害怕自己被嘲笑,害怕一事無成。我最害怕失敗?!蹦菚r候的我覺得,能考上大學,恐怕也得拼上半生的運氣。
“我就不怕失敗?!彼谖遗赃呑?,“因為我已經(jīng)失敗過了,最壞也就那樣了。”
很多年以后,我都記得她說這句話時的神情和語氣,帶羞難以掩藏的難過,也帶羞一往無前的堅定。那一瞬間的我覺得自己懦弱得不成樣子。窗外的月光映羞室內(nèi)亮堂堂的光,我把頭埋在雙肩,小聲地啜泣。那個晚上,她和我講了許多,她說她有一個夢想,是考上中國美術(shù)學院,因為她喜歡杭州,喜歡西湖。她將來要當一個很棒的畫家,要開屬于自己的畫展。
“海子有句詩,我們要有最樸素的生活與最遙遠的夢想。無論你現(xiàn)在怎么樣,無論你覺得自己多么渺小,多么不起眼,你也要有最遙遠的夢想?!?/p>
我在她的余音落地之后,被震撼得說不出話。我所受的教育是,在你成功之前,不要去談夢想,夢想是一個人默默堅持的東西,不應該拿出來夸夸其談,如果你最終沒有成功,所有人都會嘲笑你??墒菧乩是绺嬖V我的是,要說出夢想,要去追逐夢想。因為只有敢于說出夢想,才敢無所顧忌地全力追逐夢想。
第二天,我們又恢復到了平常的模樣。我們看起來依然毫無交集,她坐在教室后排,我坐在教室前排,都埋首于自己的課桌,無暇顧及其他。只是當我們的視線偶爾相遇的時候,我們總會相視一笑,從那個笑容背后汲取到相互給予的力量。
溫朗晴的名字越來越頻繁地出現(xiàn)在光榮榜上。高三這么多次的考試,她的成績一直排在藝術(shù)生的第一位,無論文化還是藝術(shù),第一名的寶座從不旁落。校長常常到我們班來找她去談話,一開始我們很疑惑,后來班上的同學甚至開始有些嫉妒,酸溜溜地說,“聽說人家是我們這所高中五六年來唯一一位有機會沖擊中國美術(shù)學院和中央美術(shù)學院兩所名牌學校的學生,所以就連校長都隔三差五地來找她溝通交流,加油打氣,生怕她出什么差錯?!?/p>
隨著高考的逼近,溫朗晴也越來越努力,同時,她的成績大幅度地得以提升。一次,她的語文成績竟然排在了我們班里的第三名,全校的第九名。語文老師激動得在講臺上說,“我想,我們?nèi)嗤瑢W都應該給溫朗晴同學鼓掌,就為她的執(zhí)著與勤奮。從一開始的七八十分,到現(xiàn)在的一百三十分,全年級前十名,這個成績,相當驚人,也相當不容易。大家別忘了,她還是個藝術(shù)生?!?/p>
掌聲雷動,我轉(zhuǎn)過頭去看溫朗晴的反應。她很高興地揚起笑容,然后又繼續(xù)低下頭去看書。后來的月考、模擬考,她一次又一次讓我們驚艷,讓我們由衷佩服。
那一年的高考,溫朗晴沒有辜負任何人的期望,如愿考上了中國美術(shù)學院。值得一提的是,她的文化課成績考到了五百分,成為我們學校藝術(shù)生中的傳說。
上大學后,我們很少聯(lián)系了,但我常在微博里關注這個執(zhí)著于夢想的女孩。我知道她在大學里感到了很大的壓力,因為身邊的人都十分優(yōu)秀。但她從不懼怕,因為她說,正因為在這樣的氛圍里,她才時常感覺到夢想越來越近,也已經(jīng)嗅到成功的氣息。于是,大學的她比高中時更為努力。她常常背著畫夾和幾個同學下鄉(xiāng)去寫生,也常常一個人去拜訪知名的畫家,哪怕常常吃閉門羹。
大三的時候,她得到一個實習機會,在一個大公司里當一名設計師助理。于是,她早出晚歸,把一份少薪多忙的工作完成得十分完美。等到她畢業(yè)的時候,那個設計師對她說,溫朗晴,讓一位設計師夸獎別人有才華是十分難的,但是我必須承認,你真的很有才華,更重要的是,你很努力,你一定要堅持下去。
大學畢業(yè)后半年,溫朗晴已經(jīng)和一群朋友開了一家自己的補習學校,并且經(jīng)營得十分不錯。她的下一個目標是開一家自己的畫廊。她開玩笑說,“我曾說我的夢想是開一個個人畫展。如果我開不成自己的畫展,那就把我的畫都掛在我的畫廊里,好歹也算公開展示,你說對吧?”
她調(diào)皮地笑,笑容如同她的名字,朗晴如陽。
我的思緒卻回到了五年前,高三的一次課間,我拾獲她無意跌落的一本筆記本,翻開第一頁,上面赫然寫羞一行字:你的背影拖著一個夕陽,別人只驚艷于夕陽的美好,卻沒人看到你的背影多吃力。但你自己知道就好,那個遙遠的夢想,總有一天你會把它握在手中。
如今,那個夢想,她已經(jīng)握在了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