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輝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高爾夫球運動剛剛興起時,只是對球的重量、體積有相關(guān)的規(guī)定。奇怪的是,幾乎所有的高爾夫球手都喜歡用舊球,特別是有劃痕的球。原來,有劃痕的球比光滑的新球有著更優(yōu)秀的飛行能力。
于是,根據(jù)空氣運動力學(xué)原理,科學(xué)家設(shè)計出了表面有凹點的高爾夫球。這些凹點,讓高爾夫球的平穩(wěn)性和距離性大大增強。從此,有凹點的高爾夫球成為比賽的統(tǒng)一用球。
如果把高爾夫球的凹點比作人生的劃痕,那么,失敗、坎坷和挫折這些給人類帶來劃痕的東西,其實并不可怕。因為有些劃痕,不僅有利于讓我們維持人生的心理平衡,而且還有利于讓我們?nèi)崿F(xiàn)人生更遠大的目標。
讀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請選擇一個角度構(gòu)思作文,文體不限,立意自定,題目自擬,字數(shù)在600字左右。
每個人都是一粒高爾夫球,有著目標與夢想,能否實現(xiàn),不僅僅在于自信,還在于面對累累的傷痕時,我們的心態(tài)。寫好這篇材料作文,需要注意:
一是理解“劃痕”的含義。材料的最后一段,是材料的關(guān)鍵,是我們要品析的重點,“劃痕”所涵蓋的范疇在材料中已經(jīng)進行了提示——“失敗、坎坷和挫折”,面對劃痕的態(tài)度,是我們要表達的中心觀點,比如挫折是人生的一筆財富、從苦難中走向成功、陽光心態(tài)面對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銘記傷痛直面人生等。
二是寫出“劃痕”的境界。小的“劃痕”可以是身體缺陷、基礎(chǔ)薄弱、能力不足等與別人相比存在的差距。還可以展現(xiàn)中華民族一百多年的屈辱歷史“劃痕”,如何擺脫這種影響,知恥而后勇,是我們民族在發(fā)展進程中需要思考的問題。
三是在文體上把握好。比如寫成記敘文,表現(xiàn)“我”戰(zhàn)勝“挫折”的過程。也可用小說的形式寫別人在“傷痕”中奮起,進而取得成功的過程。還可以以“想要成功就必須戰(zhàn)勝‘傷痕”為論點展開寫成議論文。
傷痕人生(議論文)
劉 波
巴爾扎克說過:“不幸,是智者的晉升階梯,信徒的洗禮之水,弱者的無底深淵?!弊叱鰝鄣睦Ь?,眼前便是鋪滿鮮花的康莊大道。
傷痕是失敗后的刻骨銘心,傷痕是生命年輪里不朽的記憶,傷痕是命運的饋贈。
人的一生好比一棵樹,當樹無意中留下一道傷痕,而那道傷痕便成了它最硬的一部分。當幾經(jīng)挫折、失敗,我匆匆地抖落了身上的塵埃,帶著希冀,帶著激情,帶著志向,帶著可數(shù)的累累傷痕,重新開創(chuàng)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也許路途的終點沒有陽光的呵護,可我依然會快樂地前行。因為我明白:有些傷痕,不僅有利于我們維持人生的心理平衡,而且還有利于我們?nèi)崿F(xiàn)人生更遠大、更宏偉的目標。
傷痕是用意志和勤勞的汗水換來的,因此沒有經(jīng)歷過挫折的人生不是真實的人生。人生因挫折而變得五彩繽紛,人因傷痕而變得堅強。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塑造了這樣一個形象:一位老人坐在一條航行在大海的小船上,突然海水飛濺,將落日的余暉映在老人臉上,使老人的臉龐顯得無比堅毅。老人與鯊魚進行著激烈的對抗。正是海明威借助老人人生豐富的傷痕,才塑造了世界名著之林中鐵骨錚錚的不朽形象。傷痕其實是我們戰(zhàn)勝困難、獲得新生的絕佳“補品”。
傷痕有時能激發(fā)你的戰(zhàn)斗力,讓你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孫臏、龐涓兩人同時學(xué)藝于鬼谷子,但龐涓嫉妒孫臏的才學(xué),于是提前下山,在魏國當上大將軍。后來,他借機將孫臏的膝蓋骨挖去,使孫臏成了一個“廢人”。傷痕留在了孫臏的身上,可他之后圍魏救趙,殺掉魏國兩萬人,俘獲七萬人。最后一戰(zhàn),傷痕激起了孫臏的斗志,龐涓戰(zhàn)死,魏國大敗。由此可見,傷痕能夠提高人的意志力和戰(zhàn)斗力,讓你在困難和挫折面前顯得無比堅強,從而戰(zhàn)勝困難,成就人生的凌云之志。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凡有大志者,誰無傷痕?人生因為有了傷痕而變得精彩絕倫。
帶有傷痕的人生才是有水天一色的人生,有傷痕的人生才會擁有鋪滿鮮花的康莊大道。
文章語言精美、論述充分。用巴爾扎克的名言開頭,自然引出中心句,在行文時以比喻句闡述了傷痕的含義,然后以具體論據(jù)和概括事例證明,洋溢著積極健康的思想追求。觀點突出,說服力強,是難得的考場佳作。
感謝一壇腌蘿卜(散文)
孟迎新
父母四十出頭,頭發(fā)都已經(jīng)花白。為了掙錢供我和哥哥上學(xué),他們在山里包下二十畝棉花地。
父母搬進山的那天,是星期天,我去送他們。說是搬家,實際上他們帶的東西很簡單,除了被褥衣服、生活用品外,還有一大壇腌蘿卜。母親在屋前架起鐵鍋,蒸熱了從家里帶來的幾個饅頭,燒了幾碗稀飯,腌蘿卜就是菜了。
太陽西下,我要回學(xué)校,父親塞給我一張銀行卡,上面存有500元錢。他一再叮囑我,這些錢,是我這學(xué)期的生活費,沒錢花的時候,就去銀行里支取,專心學(xué)習(xí),平時,不要到山里來了。我點頭,轉(zhuǎn)身離去的剎那,淚水,肆虐著流下來。
經(jīng)過這次山里之行的洗禮,忽然間就成熟了,我開始拼命地學(xué)習(xí),同時,也在想方設(shè)法地幫父母分擔生活的重任。四月的一個星期天,我買了小白菜、西紅柿、黃瓜、茄子和胡蘿卜等種子,去了山里。翻越了山巔,往山坳里望去,父母正在勞作的身影就映入了我的視野,他們正揮舞著镢頭,給棉花松土,白花花的陽光灑下來,他們的身影似乎匍匐在大地上,我的腳步是那樣沉重。離棉花地漸漸近了,一塊塊棉田里,小小的秧苗整齊有序地生長著。我走近的時候,父母發(fā)現(xiàn)了我,競相奔跑著過來。他們漸行漸近的時刻,我的雙眼不禁模糊了,只一個月的光景,他們瘦削了許多,臉龐被太陽曬得黝黑。
那天,我吃的午飯,仍是饅頭、稀飯和腌蘿卜。我去看壇子,往年我們?nèi)胰丝梢猿砸荒甑碾缣}卜,只剩一半了。
暑假期末考試,考試成績讓我可以免交下學(xué)期的學(xué)雜費。與此同時,我收到了哥哥的來信,他聯(lián)系了幾份家教。說他暑假不能回家?guī)透改父苫盍?,他會好好努力的?/p>
我登上山巔,遠遠地,看到了郁郁蔥蔥的棉田,我奔跑著,呼喊著父親母親,我的喊聲,他們的回應(yīng),在群山間回響。小屋前的蔬菜,亦是一片蔥蘢,大大的西紅柿綴在枝丫上,黃瓜架上開滿了黃色的小花,茄子已經(jīng)結(jié)出小拳頭樣的茄仔。我站在蔥蘢的蔬菜架里,說了我和哥哥的學(xué)習(xí)與近況,他們連連夸贊我和哥哥爭氣。而我知道,我和哥哥學(xué)習(xí)和生活的動力,是來自那一壇腌蘿卜,是來自和腌蘿卜朝夕相處的父親母親。
我走到屋里,打開菜壇,里面的腌蘿卜,已所剩無幾。
文章圍繞“一壇腌蘿卜”構(gòu)思、展開,既樸實又新穎。我們說,苦難有時并不是壞事,就像生活在苦難中的“我”,不僅是一個孝順父母、心疼父母的人,而且還是個拼命上進的人。文章語言優(yōu)美,對于山里棉花地和小屋前的景物描寫細膩生動,鄉(xiāng)土氣息濃厚。
-名言-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蘇軾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蒲松齡
不幸,是智者的晉升階梯,信徒的洗禮之水,弱者的無盡深淵。
——巴爾扎克
如果你過分珍愛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點傷,那么你將失去兩只翅膀,永遠不再能夠飛翔。
——雪萊
人生布滿了荊棘,我們想的唯一辦法是從那些荊棘上迅速跨過。
——伏爾泰
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樣對我有價值。
——愛默生
-珠璣-
如果最初的人生是一顆石頭,在河流里滾動著,那么挫折便是河流里的其他石頭,還有河流本身的沖刷。最終,石頭會被打磨成一顆圓潤的鵝卵石,豐滿而順利地在河流里繼續(xù)滾動。是的,生命力固然會有酸甜苦辣,如果一味是順應(yīng)的日子,便有可能會崩潰倒塌。莎士比亞說過,“我們承受的痛苦,都是將來握手談心的資料”。不要抗拒挫折與受傷,讓它成為一種經(jīng)驗,一種深刻而令人懷念的經(jīng)驗,總有一天,我們會對它微笑,吹去它身上的灰塵,擁抱它。生命因為挫折而飽滿豐盛,更加美麗。(選自《生命因為挫折而美麗》)
傷痕不是傷痛,而是鞭策人前進的動力。臥薪嘗膽,忍辱負重,不折不撓,勾踐終于復(fù)興越國;幽于糞土,隱忍茍活,不卑不亢,司馬遷終著成《史記》;放逐流離,心懷君民,不忍放棄,屈原終賦《離騷》。那份堅毅和不屈,那份堅持與恒心,是他們戰(zhàn)勝困苦的最強武器,一路披荊斬棘,朝著各自心中的偉大目標穩(wěn)步前行。傷痕是成就豐功偉績的催化劑。(選自《人生因傷痕更精彩》)
-故事-
勇把挫折當動力
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第一部作品《氣球上的五星期》一連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賞識,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國作家杰克·倫敦最初投稿,也沒有一家出版社愿意發(fā)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后來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舉成名。丹麥著名童話家安徒生處女作問世,有人知道他是一個鞋匠的兒子,即攻擊他的作品“別字連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辭”。但他毫不氣餒,筆耕不輟,終于成名。英國詩人拜倫19歲時寫作的《閑散的時光》出版后,馬上有人把他罵得“狗血淋頭”,說他“把感情抒發(fā)在一片死氣沉沉的沼澤上”,然而拜倫并未退卻,而是以更為優(yōu)秀的詩作來回敬那個誹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