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莉
新課標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創(chuàng)設相互合作交流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是學習起始的必然性。現(xiàn)就本人的教學實踐,淺談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
一、創(chuàng)設和諧的合作學習的心理氛圍
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決定了在低年級教學的特殊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的合作學習心理氛圍。
開學初,一張張稚嫩的小臉映入了我的眼簾,從那時起我就著手了解孩子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與學習的習慣。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交流、學習,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各有各的缺點。我采取自愿組建與教師調配相互結合的方法,把全班學生進行分組,每組都有不同層次的學生,并安排一名學習優(yōu)秀、口頭表達能力強、有合作意識的學生擔任組長。讓學生相互友愛、互幫互助、民主平等。讓人人樹立努力學生的意識。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合作學習,是在學生獨立探索的基礎上開展的學習活動,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說”的習慣
在教學中加強說的訓練,培養(yǎng)說的能力,有籃球利于學生學習的反饋,能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讓學生有敢說的勇氣。在一個班級里,總是有那么一些大膽的學生,也不乏膽小之輩,針對實際,我以敢說者帶動、激勵怕說者。教學中,對于那些愛探索、肯帶頭的學生,我都給予及時表揚。以此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再如,課中于那些較簡單的問題,我把說的機會讓給怕說的學生,并鼓勵他們大膽說出來,然后及時表揚,如果回答錯了,我也隨機應變。對于一年級剛入學的孩子來說,能得到老師的表揚,他們會很開心,而且感到很光榮,想說的勇氣和信心也增強了,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把話說清楚,說完整。一年級學生的知識面窄,語言貧乏,尤其是數學語言更難以正確表達出來,根據這一特點,我總是把枯燥的數學課堂寄于一定的數學情境之中,讓學生邊操作邊表達,循序漸進,把話說清楚,說完整。
2、培養(yǎng)學生聽的習慣
說是以為起點的,在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中,要讓學生特別是中差生會聽,所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的習慣顯得尤為重要。讓學生聽清聽懂老師的要求。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積極性,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學習素材的感受和興趣。教學中要讓他們聽清聽懂老師的要求,就要善于選取與學生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素材。
3、培養(yǎng)學生評析的習慣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知識背景和思考方式。在教學中,我除了培養(yǎng)學生說、聽的習慣,還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評析的習慣,讓學生在認真審視其它學生的思維過程中正確作出判斷,并對照自己的思維過程,學習他人的長處,修正自己與他人的錯誤、不足和遺留,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法。
三、培養(yǎng)學生群體合作的學習習慣
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還要培養(yǎng)學生群體合作的學習習慣。群體合作指圍繞明確的學習要求,共同探究,使每一個學生在完成個人學習目標的同時,通過合作學習實現(xiàn)小組整體目標,達到預期的學習要求。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我覺得要培養(yǎng)以下兩個方面群體合作的學習習慣。例如,我教學“十幾減9”時,我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套學具,讓學生先獨立操作,自主探究,怎樣從13個桃子中拿掉9個桃子,要求邊操作邊說拿的過程,我讓學生進行組內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盡顯各組。有的說:我是一個一個地減,1、2、3、4……9,還剩4個;有的說:我是先從盒內的10個中拿出9個,再把剩下的1個跟盒外的3個合起來得4個;有的說:我是想9加4得13,所以13減9得4。共同探究,使學生了解了多種算法,面對這些版算式,我一一加以了肯定。隨后,我讓小朋友們用自己喜歡地方法計算兩道題:13-9= 15-9=,通過學生所選算法的統(tǒng)計,得出大多數學生用“想加算減”的方法,達到了算法多樣化與算法最優(yōu)化的結合。
綜上所述,數學教學,必須積極發(fā)揮教師的組織引導作用,才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學生之間的互相啟發(fā),使得大家都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吸收營養(yǎng),集大家的智慧于一身。而教師讓學生分組匯報時,匯報的學生又要把全組的意見加以綜合整理,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