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岱遠(yuǎn)
人的腸胃是有地域性的。同一種吃食,本地人視若至寶,而外地人卻很難買賬的例子比比皆是,就比如紹興的臭莧菜稈。在紹興,很多人家都會把長老了的莧菜擇去葉子切成兩寸來長,放進用腌薺菜汁漚成的臭鹵里漚熟,所以也叫霉菜梗。霉菜梗腌好后外殼是硬的,芯里霉變成一管臭烘烘的膠質(zhì),跟果凍似的,通常拿來清蒸豆腐,也有人就那么直接當(dāng)做佐粥的小菜吸著吃。當(dāng)?shù)厝肃咦∈种复值牟硕捨ㄖ?,感覺是那么過癮,那么享受,可初次嘗試的外地人沒幾個能受用得起那股難以言表的鮮臭,試過之后恨不能馬上用清水漱口。
老北京的豆汁兒也是這么一路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地方風(fēng)味,以至于能不能喝下這碗灰綠酸餿的濃湯,可以作為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老北京的標(biāo)志。
豆汁兒是用做綠豆粉絲的下腳料發(fā)酵而成的,味道怪,外地人抿上一小口忍不住能噴出去??衫媳本┖眠@口兒,而且不分漢、滿、回,也不分貧賤富貴,全都趨之若鶩。豆汁兒在京劇大師里更是“粉絲”眾多,無論是祖籍江蘇的梅蘭芳還是身為穆斯林的馬連良,全是不折不扣的豆汁兒迷。
要說京劇和豆汁兒還真是有緣。有出荀派代表作叫《豆汁記》,取材于馮夢龍《喻世明言》中的“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說的是一個落魄得連乞丐都不如的窮書生莫稽,餓倒在一個丐頭門外,丐頭的女兒金玉奴出于憐愛用豆汁兒救了他一命。為報救命之恩,莫稽“以身相許”,可他中了功名之后卻謀害糟糠之妻。劇情一波三折,堪稱經(jīng)典。
豆汁兒并不是早點。大清早喝一碗搜腸刮肚的酸湯,腸胃能舒服嗎?早點喝的是黃豆做的豆?jié){,而綠豆做的豆汁兒一般都是在下午喝。因為這東西刮油解膩,清理脾胃,既可以解渴充饑,又能夠提神醒腦,最適合在夏天當(dāng)下午茶了。
豆汁兒喝的是個“酸、辣、燙”,講究要用鋸末生火慢慢煮,等到湯水與豆渣完全交融,酸中透出微甜,餿中醇味十足才算熬透。喝的時候必須從沸騰的鍋里現(xiàn)盛滾燙的湯汁,“吸溜吸溜”地下肚。一碗豆汁兒下去,從五臟六腑直到丹田都覺得順暢舒坦。若是講究,還可以就著個兩層皮的馬蹄燒餅,夾上個炸得酥脆的焦圈兒,再配上一小碟拌上辣椒油的細(xì)水疙瘩絲,邊吃邊喝,又爽又潤。
許多外地朋友來北京出于好奇也想嘗嘗豆汁兒,可往往受用不了那獨特的酸味兒。記得護國寺小吃店的李經(jīng)理跟我講:2001年香港著名藝人張國榮慕名來到這里,就想嘗嘗“北京人的可樂”——豆汁兒。一大碗熱騰騰的豆汁兒端上來后,張國榮好奇地啜飲了一口,抿著嘴說:“味道太怪異了!實在有些喝不下去?!崩罱?jīng)理介紹說這可是北京的好東西,建議他多喝一些。張國榮請求:“那,你們給我擱點白糖吧!”白糖加了進去,張國榮又喝了一口,抬起頭來甜甜地笑著說:“哦!酸奶的感覺!”大家都笑了起來。于是問他:“您以后還會不會再來喝?”他說:“肯定會?!惫黄淙?,第二年,張國榮真的又來了。
興許品嘗一些特色小吃也需要培養(yǎng)和訓(xùn)練,就像欣賞京劇或者昆曲一樣。乍一聽,感覺“咿咿呀呀”的,聽不出什么好來,可聽久了,真的聽進去了,才能領(lǐng)略到其中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