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莉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0065-02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由于說明文的語言平實,缺乏生動性和形象性,不像其他文體那么生動活潑,富有情感,難以激起情感上的共鳴。一談到說明文閱讀教學,大多數(shù)教師都有這樣的煩惱:教,好教;考,難考。事實也是如此,我們初中的說明文課文大多淺顯易懂,所以,教師認為在教學時只要扣住說明文的幾個要素就行了,但是學生在考試時卻失分很多,甚至有些題目錯得很離譜。這樣一來,學生只能由被動應付變?yōu)閰拰W說明文。在新的課程改革中,說明文教學也在“淡化文體”的吶喊聲中備受冷落。那么,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怎樣改變這種現(xiàn)狀呢?
一、正確認識文體,明確教學目標
初中時期的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初中語文的教學目的是“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培養(yǎng)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發(fā)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這便加強對于學生知識視野的開闊以及學生審美情趣的教學。說明文作為描述、表達的一項主要文體,同人們的生產(chǎn)、工作和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是文學作品所無法替代的。培養(yǎng)學生較強的說明能力,對他們日后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的發(fā)展將會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所以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說明文,鼓勵他們學好說明文,樹立明確的目標,今后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二、把握重難點,理清教學基本思路
1.學會概括主要內容
教師在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時候,針對文章的說明對象,要分析哪些內容是作者想主要說明的,哪些內容是次要的,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選取主要內容,摒棄次要內容。在具體的關于說明文內容測試的試題中,有一種題型是需要填圖表的,有的學生一看到這種題型就覺得它非常困難,產(chǎn)生畏懼心理,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首先要克服這種畏難情緒,告誡學生它只是在形式上有所改變,其試題本質還是對說明文的內容進行概括。
2.找出學習說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教師在說明文的有關知識里面要尤其注意對學生說明方法的講授,說明在初中階段的文中最常用到的說明方法基本是6種,即舉例子、打比方、列數(shù)字、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要判斷這六種基本的說明方法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但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分析說明方法的說明作用,使學生能夠在分析表達作用時要學會運用諸如確鑿、有力、生動、形象、科學、準確、條理清晰等一系列比較關鍵的詞語,并在這些關鍵詞語后面添加能夠準確概括這些句子所說明的基本內容,最后還要補充上一句,即運用這種說明方法能夠有效地增強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3.判斷說明順序
初中語文說明文的教學過程中,判斷說明順序也是非常重要的題型,常見的說明順序主要是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在具體的說明順序的判斷中,時間順序用得比較少,但也比較容易判斷,因為運用時間順序的話就會用到明顯的表示時間的短語或詞語。邏輯順序是說明文里采用說明順序中最多的一種,其具體情況也最為復雜,根據(jù)說明對象的不同,有可能采用從概括到具體的邏輯順序,還有可能采用從形象到抽象的邏輯順序等,這都需要我們針對具體不同的說明內容加以具體分析,準確把握。
三、提高認識,明確文體重要性
說明文同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工作有著密切的關系,是文學作品所無法取代的。這些文章既有豐富的知識,又通俗易懂,富有情趣,能激發(fā)人們的興趣。不僅給人以經(jīng)驗和智慧,而且給人以啟迪和開拓。在飛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時代,說明文的用途越來越為重要。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認為,文學作品,你可寫可不寫,而說明文,如作會議記錄、定條約,你就非寫不可。由此可見說明文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因此,說明文教學決不能舍棄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知識本身,片面地就文教文,以致失去了讓學生感受知識理趣的機會,而應該是讓學生在吸收課文原有知識養(yǎng)料的同時,觸類旁通適當?shù)鼗蚪榻B或引導學生去搜集相關的知識,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和研究的興趣。
四、融入教師感情,引導學生興趣
“親其師則重其道”,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感情引導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通過教師對于說明文的閱讀、感受來感染學生進行說明文的學習。教師的情感對學生來說,是導體,是火種。比如教師首先要善于將自己對教材的感受及情感體驗傳導給學生,讓學生愛讀說明文。如果教師自己都討厭說明文,那么自然就不能有效的引導學生做好說明文的學習。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他們主動加入到學習中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總之,提高說明文教學的效率,是當前語文教學的一項迫切任務。反思說明文教學,要真正教好說明文,就要把它放在和其他文體同樣的位置,同時不單純地把它當作說明文來對待;就決不能舍棄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知識本身,片面地就文教文,以致失去了讓學生感受知識理趣的機會,而是應該從多個方面認真整合說明文,挖掘說明文文本內涵,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和研究的興趣。最根本的是,讓說明文教學充滿語文味,回歸到語文整體教學的軌道上。我們可以借鑒其他文體教學的方式,在說明文的課堂教學中真正體現(xiàn)語文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