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雙 王世杰 趙亞冬
1 育 苗
1.1 種子處理
采用55℃熱水恒溫燙種15分種消毒,然后進行浸種催芽。浸種時間一般為4~6小時,將種子洗凈、控干,在28~30℃條件下催芽,經(jīng)24~36小時即可出芽。
1.2 播種
父本黃瓜應(yīng)比母本黃瓜提早3~5天抹芽播種,有利于父本的培育和花期授粉,防止親本人為混雜。采用直接抹芽播種。營養(yǎng)土采取腐熟有機質(zhì)5份、田土5份比例配制,每立方米土中加入磷酸二銨1.5千克,進行和泥做方,營養(yǎng)土方采用6厘米×6厘米土方。
1.3 苗期管理
苗期影響到黃瓜雌花的節(jié)位、雌花的數(shù)量,進而影響采種量的多少,為了促進花芽的正常分化,防止秧苗徒長和老化。應(yīng)根據(jù)秧苗不同發(fā)育時期,控制溫度、光照、水分,白天溫度25~30℃,晚間15℃左右,日照時間8~10小時,播種后澆透底水后,不旱不澆。定植前7~10天開始進行秧苗鍛煉。
2 定植前準(zhǔn)備
2.1 地塊選擇
黃瓜是雌雄同株異花授粉蔬菜,母本采取人工去雄方法,主要靠昆蟲傳播父本花粉,進而雜交的方法。選擇通風(fēng)良好,有排灌條件,高燥向陽的疏松土地。
2.2 整地施肥
對選好的地塊,頭年秋天進行深耕,深度為25~30厘米,次年春天土壤化凍后,開始耙地起垅,作畦。畝施有機肥5000千克,磷酸二銨15千克,鉀肥10千克。
3 定植及田間管理
3.1 露地定植
一定要選在晚霜過后定植。采用地膜覆蓋栽培,1米寬地膜,雙行栽培,株距25~30厘米。定植時應(yīng)先定植父本,后定植母本,防止定植時人多,造成親本混雜,并有利于父母本花期相遇。
3.2 澆水
定植后4~5天澆一次緩苗水,及時支架,及時整枝綁蔓。
3.3 人工去雄
采用母本人工去雄,自然雜交方法制種,開花期將母本未開放的雄花,全部去掉。根瓜疏掉,防止墜秧,每株留2~3個種瓜。
3.4 追肥
在施足底肥情況下,可根據(jù)瓜秧生長狀況,決定是否追肥,前期結(jié)合打藥噴施葉面肥,培育健壯植株,增強抗病力;后期,種瓜坐住后,結(jié)合打藥噴施0.3%磷酸二氫鉀,0.3%尿素葉面肥,有利于提高植株抗病力,提高種子千粒重,生育期間嚴(yán)重缺肥,可結(jié)合澆水,追施尿素。
4 病蟲害防治
蔬菜病蟲害防治本著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從栽培上培育健壯植株,增強抗病力,重點防治爛瓜。
4.1 黃瓜霜霉病
全生育期均可發(fā)病。多從下部葉片開始,繼而向上蔓延,葉片初生黃褐色病斑,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潮濕時葉背面,有黑灰色霉層,發(fā)病后期,病葉卷曲形成黃干葉,易破碎,最后只剩下頂端新葉。
病菌借助葉片上的水滴侵入葉肉,靠空氣流通和田間操作傳播,氣溫16~24℃范圍內(nèi),相對濕度83%以上,葉面有水珠時易發(fā)病。
防治方法: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注意輪作倒茬,增施有機肥,高畦,控制澆水,防止大水漫灌。藥劑防治: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克露6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72.5%普力克水劑800倍液,70%乙磷·錳鋅500倍液。
4.2 黃瓜疫病
成株發(fā)病,病葉有水浸狀病斑,干燥時呈青白色,且易破碎,或者葉片下垂,莖的基部有暗綠色水漬斑,使上部莖葉枯死。瓜條或其它任何部位染病,初為水浸狀暗綠色,逐漸溢縮凹陷,潮濕時表面長出稀疏白霉,迅速腐爛,有腥臭味。
防治方法: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塊;實行輪作,增施有機肥,增育壯苗能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發(fā)病后控制澆水,可減輕病害。發(fā)病初期,64%殺毒礬600倍液;70.2%普力克水劑800部液;5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50%甲霜銅600倍液5~7天噴一次。
4.3 黃瓜菌核病
主要危害幼瓜和莖基部。莖基部發(fā)病產(chǎn)生水漬狀淡褐色病斑,病部密生白色棉絮狀菌絲體。果實發(fā)病,多從果頂花瓣或柱頭開始,發(fā)生水浸狀病斑,擴大后病部密生白色棉絮狀菌絲體。葉片上形成灰色至淡褐色圓形大病斑,邊緣不明顯,斑面長出稀疏白色霉?fàn)钗铮赘癄€,無論是在莖部或果實,后期在病部白色棉絮狀菌絲體上形成初呈灰白色,后變?yōu)楹谏氖蠹S狀菌核。
防治方法:輪作,與非瓜類蔬菜輪作3年以上,實行輪作。收獲后深翻的土壤,深翻菌核,消滅菌源,種子清毒,地膜覆蓋栽培,及時清除病瓜、病葉。藥劑防治: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4.4 黃瓜黑星病
主要危害葉片。病葉有點狀褪綠斑,后期開成邊緣有黃暈的星星狀孔洞。病莖有水浸狀暗綠色橢圓形病斑,后期凹陷,龜裂、潮濕的有黑霉層,病果有暗綠色凹陷瘡痂斑,有時流出黃褐色膠狀物。
防治方法:種子消毒,加強栽培管理,高畦地膜覆蓋栽培,控制澆水。藥劑防治: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部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70%代高樂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4.5 黃瓜細(xì)菌性角斑病
癥狀:主要危害葉片,莖及果實。葉片初生水浸狀斑點,擴大后為淡黃色至黃褐色,周緣有黃色暈環(huán),病斑擴大后,受葉脈限制形成多角形,色澤淡黃褐色或灰白色,干枯后易破裂,潮濕時葉背病斑處溢出乳白色菌液。
防治方法:輪作,播前種子消毒高畦地膜覆蓋栽培,控制澆水。藥劑防治:77%可殺得2000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2%綠乳銅600倍液,78%科博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農(nóng)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25%絡(luò)氨銅300倍液。
4.6 黃瓜病毒病
癥狀:黃瓜新葉、嫩葉癥狀明顯。病瓜多表現(xiàn)為淡綠色相間的斑駁或瘤狀突起,瓜果畸形。重病株節(jié)間縮短,嚴(yán)重矮化。
本病因病毒侵染引起,病毒主要靠蚜蟲傳播。也可通過打杈等事操作傷口傳播。高溫干旱,植株生長不良、管理粗放,雜草叢生時,發(fā)病嚴(yán)重。
防治方法:高溫干旱及時澆水,降低地溫,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后,及時拔除,加強栽培管理,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發(fā)病重時感病植株應(yīng)單人專門進行管理,勞動完畢后,雙手用酒清消毒。藥劑防治:噴施20%病毒A500倍或15%植病靈乳液1000倍同時噴施富爾655葉面肥800~1000倍液。
4.7 蚜蟲
為害特點:在高溫干旱的年份發(fā)生普遍,成蟲和幼蟲在瓜葉背面和嫩梢、嫩莖上吸食汁液。嫩葉及生長點受害后,葉片卷縮,生長停滯,甚至全苗萎蔫死亡。蚜蟲是黃瓜花葉病毒傳染源,注意及時防治。
防治方法:50%滅蚜松乳油2500倍液,20%速滅殺丁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倍液,10%蚜蟲凈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
5 種子采收
種瓜在坐果后,經(jīng)45天左右,種果成熟,長青一號黃瓜品種的種瓜,老熟果皮黃白色無網(wǎng)紋或的出現(xiàn)細(xì)網(wǎng)紋。將成熟的種瓜放在陰涼處后熟7~10天。適當(dāng)后熟的種瓜有利提高種子發(fā)芽率,增加種子千粒重,在后熟期間,注意及時采種清洗。我省一般在立秋前后,分期分批采收。
采種:將籽瓤放在缸內(nèi)發(fā)酵,經(jīng)1~2天進行水洗,晾曬,使含水量降到10%左右,即可裝袋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