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華
摘要:本文主要講述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更多關注情感因素,讓學生保持健康樂觀的情感,并圍繞如何保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發(fā)展他們在英語學習中的興趣展開了討論。最后得出結論:只有這種情感與知識交融的教學模式才會讓學生在輕松良好的教學氛圍中獲取知識和培養(yǎng)情感。
關鍵詞:情感;英語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5-0019
一、引言
1. 動機的必要性
學習動機,換言之,學習的欲望,有著多種促發(fā)誘因。一直以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一種動機就是整合動機。它是人的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的一種有機結合。
與素質教育方向不謀而合的是整合動機的目標,也是將以語言的學習融入到一種文化為目的。因此,我們教師就更應該關注激發(fā)學生的整合動機,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他們的學習意識,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到英語學習中。
2. 情感因素
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有諸如:好奇心、成功的需要、情感等因素。而其中筆者認為在我們日常英語教學中尤其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因素。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關鍵。因此,教師通過審視學生以往的成功和失敗來獲取學生在學習動機方面的暗示,從而更好地選擇相應的新的教學任務。對于學習動機不高的學生,他們的任務設置就要從較低水平任務開始,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進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激情,克服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
二、討論
1. 教師對于課程的態(tài)度
教師對于所授課程的態(tài)度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重大影響,因而教師必須對自己的教學時刻充滿著激情,否則學生就不可能融入到其所授的課程之中。
2.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1)課堂外
在教師的空余時間里,應更多關注學生,尤其是那些落后生,并與他們進行友善的互動。這種互動可以是眼神上的交流、身體上的姿勢甚至可以是一些特殊的語調。這些互動足以暗示你對學生的關注,從而他們對你以及你的課程也就會產(chǎn)生興趣。
(2)課堂內
①恰當處理學生的錯誤
學生從只了解母語的基礎上去掌握一門新的語言是需要大量練習的,而且又缺乏新語言的環(huán)境,那么他們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果教師遇到學生犯錯就一一改正勢必會挫敗使用新語言的信心。所以,教師應視學生犯錯的具體情況利用合適的方法合理地改正錯誤。學生改正后,教師最好給予他們及時的肯定,這樣既增添了他們的自信心,又讓他們的語言學習得到提高。
②幫助學生感受成功盡量規(guī)避挫敗感
成就感是英語學習中所需的積極感覺,它能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成功沒有一定的標準,它可以是考出好成績,也可以是出色地完成某項練習。這些成功感能增強學生的自信,進而就為學生在學習英語上取得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競爭性活動的開展是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內驅力的。學生熱衷于競爭性活動,也就熱衷于語言的交流,語言學習上就會取得進步,獲得成就感。
③多鼓勵勤表揚
常對學生說“thank you”“ very good”“excellent”,甚至當學生犯了錯而感到羞愧時也不忘說上一句“Making no mistakes,making nothing at all.”,學生定會感受激勵,定會做得更好。
④理解尊重學生的感受
學生通常對于教師對他們的態(tài)度非常敏感。如果教師一味地責罵、懲罰,他的教學將會是失敗的,因為那只會傷害學生的情感。教師不應瞧不起落后生。相反,更應悉心保護他們的自尊。對他們的要求要合理,為他們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
三、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 構建輕松的學習氛圍與環(huán)境
輕松舒適的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快樂學習,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輕松氛圍的創(chuàng)造需要教師的熱心、友善和耐心。教學是教與學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和學生之間情感和想法交流的過程。
一般而言,如果學生害怕某個教師,他們就不會對該教師所授的課程感興趣,甚至會討厭這一學科。相反,當學生喜歡的教師一進課堂,氣氛馬上就會活躍起來。因此,教師應該在意這種感情“投資”——通過愛學生,讓學生愛你,愛上你的課堂。
2. 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意愿
(1)鼓勵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觀,增強學習英語的意愿
有些學生是為了通過考試而學習英語。盡管一開始他們非常努力,但卻堅持不了多久。因此,教師要讓他們明白,他們必須學習科技知識,向世界發(fā)達國家學習。并且可以和他們分享一些在英語的幫助下取得成功的一些名人的故事,以鼓勵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意愿。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英語課堂上學生越積極,他們的提高就越快。因此,我們常引入現(xiàn)代社會流行的事物進課堂,激活課堂氛圍,并告訴他們外語是通往世界的通行證。這樣,他們就會為了光明的未來,必須學好英語。
(3)不斷改變教學方法
一個人如果每天都吃同一種食物,即使再美味,也會厭煩。同樣的,如果教師每節(jié)課都運用同樣的教學方法,無論它多完美,學生都會厭煩的。因此,我們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例如,用多媒體組織教學,組織學生觀看英文電影,播放一些英文歌曲等以激起學生的興趣。
四、總結
總之,一位好的中學英語教師在擁有豐富的知識、有效的教學方法同時應更多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因為它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師生情感和出色完成教學任務都起著積極的影響。如果教師明白且注重這一點,他在教學中肯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作者單位:安徽省潛山縣黃鋪中學 24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