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碧云
一、前言
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一批批外來務工人員如潮水般向南安市沿海重鎮(zhèn)——石井鎮(zhèn)涌來。時至今日,我鎮(zhèn)人口達72500多人,而外來人口已達30000多人!
伴著外來務工人員的遷徙,隨之而來的是關于其隨遷子女的一系列教育問題。如何有效解決隨遷子女的基礎教育,成了遏制義務教育發(fā)展的瓶頸。而一切問題的來源,最早應追溯至家庭教育。
二、闡述家庭教育重要性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就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著名心理學家郝濱老師這樣評價家庭教育的地位——“家庭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奔彝ソ逃闹匾圆谎远鳌?/p>
家庭,是孩子接受第一堂課的場所;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習主席說過,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言之巧妙!家庭是教育的開始,唯有細胞蓬勃發(fā)展,方能保障社會的和諧健康。
三、探討家庭教育存在問題
通過調查問卷等多渠道我們了解到,外來務工子女的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四個問題。
(一)家庭教育方式欠妥
一提及教育方式,不少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打罵。甚至有家長主動要求我校教師,孩子不聽話、不認真,一定要用力打。還列舉了他們運用該法后的“優(yōu)良效果”。殊不知,孩子平靜的背后恰恰隱藏著壓抑的痛苦。這種過激的教育方式容易讓孩子缺乏家庭溫暖感,甚至產生逆反心理。
(二)家庭學習氛圍不佳
就本校而言,不少外來務工人員家庭學習氛圍令人揪心。他們大多從事的是較低層的工作,艱苦且時間長,勞累了一天,回到家哪還有精力陪伴孩子學習?而且,還有一些家長自身好賭、好酒,導致孩子基本沒人管。除此之外,父母關系不和的家庭氛圍容易致使孩子學習狀態(tài)不佳。
(三)疏忽子女心理問題
由于外來務工人員流動性大,子女在隨遷過程中多次經歷與親人、朋友分離的場景,情緒易受波動,處于失落狀態(tài),并且到新的學校,需要一定時間重新適應環(huán)境,這讓他們或多或少受到影響,易造成孩子自我封閉。而家長又不夠重視,沒有和孩子談心溝通的習慣,更不用說幫助孩子進行心理輔導。
(四)忽視自身教育缺陷
盡管學校對于如何教育好外來務工子女做出不少努力。但“解鈴還須系鈴人”,解決問題的關鍵仍在于家長的教育。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應進行自我教育??梢哉f,家長自我教育是家庭教育成敗關鍵。然而現(xiàn)實中,往往父母只能做到教育孩子。只知道一味要求孩子怎樣怎樣,卻從沒問自己:“你自己先做到了嗎?”正所謂,父如山,母如水,青山綠水出秀才,窮山惡水多刁民。
四、調整家庭教育對策
(一)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
根據(jù)對我校外來務工人員家庭的調查,我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家長教育方式不當,且教導方法粗暴單一。老師一與家長談話,請家長協(xié)作教導子女,不少家長立刻反應:”老師,你要打,用力打,他就會乖了?!?/p>
我認為,家長轉變教育方式迫在眉睫!為此,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家長要做好榜樣與示范。時刻檢點自己:“要求孩子的,我先做到了嗎?”學會身教比言教有用得多;
2.重視表揚的作用。羅森塔爾效應、激勵效應告訴我們:“正面的期望、恰當?shù)墓膭钍且龑Ш⒆映砷L進步的上上策?!?;
3.明白打罵只是一種負懲罰。相比打罵,何不試著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講道理?不要一味居高臨下地呵斥、說教。
當然,父母可依據(jù)現(xiàn)實情況,靈活選擇適合孩子的正面的多樣的教育方式!唯有不同的方式相互搭配,方能為家庭教育錦上添花!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氛圍
環(huán)境不決定人的發(fā)展,但環(huán)境是推動人身心發(fā)展的動力。尤其孩子越小,模仿能力越強,自我判斷能力越差。家庭教育環(huán)境尤為重要。家長要有意識地打造一個優(yōu)良的教育環(huán)境。
1.創(chuàng)設良好的隱性環(huán)境。包含滿足子女歸屬與愛的需要、處理好家庭成員的關系、注意自己平時的言行舉止和打造井然有序的家庭區(qū)域諸如此類。
2.締造優(yōu)越的顯性環(huán)境。包括盡可能引導子女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習慣、選擇性利用網絡媒體進行學習、督促子女安排自我作息、帶領子女外出接觸社會、多參加鍛煉等等。
陳鶴琴說過,習慣養(yǎng)得好,終身受其益;習慣養(yǎng)不好,終身受其害。因此,家長一定要盡心盡力打造一個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這對孩子的學習也將事半功倍!
(三)關注子女的心理健康
心理學研究表明,心理健康能使個體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最大潛能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社會功能。外來務工人員因文化水平不高,工作艱苦繁忙,疏于關注子女。我校不少外來務工子女較沉默寡言、缺乏自信。家長可嘗試以下幾步做法:
1.父母要積極與子女良好溝通。父母一定要坦誠交心,設身處地地為子女著想,讓子女找到交流的樂趣。這樣也便于父母全面且正確地認識子女,從而讓父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身心理變化。
2.父母要主動引導子女合理宣泄。當父母走進子女的心,明白子女要什么,才能對癥下藥。比如當子女面對考試壓力時,教會子女明白“成績不是最重要的”,要學會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
3.父母要正面教導子女道德觀念。正確的價值觀是子女成長道路的明燈,而父母的行為舉止就是開關。切記,說百遍不如做一遍。說得好不如做得好。
4.父母要及時聯(lián)系學校了解子女。包括了解子女的在校表現(xiàn)以及人際交往關系,比如上課的紀律、課間活動的行為、對待教師的態(tài)度、與同學的相處情況。
我堅信,沐浴在父母如三月的愛的春風里,孩子總會健康成長!
(四)學會自我的教育成長
父母對待子女的教育問題,應始終抱著終身學習的謙遜。一切為了孩子,多數(shù)家長為了孩子是愿意做出改變的。在家庭教育制度未完善之前,學校在某種程度上承擔著家庭教育的責任。因此,對于外來務工人員如何進行自我教育,更大程度上需要學校的幫助與扶持。
為此,學校要重視家委會的作用,幫助家長做出正確的輿論引導,協(xié)助學校向其他家長宣傳教育方針、理念,配合學校展開各種形式的家長活動,讓家長成為一種可流動的教育資源,借助這個平臺,提供給家長共同學習、互相進步的機會。
當然,學校還可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加強家校合作。比如,建立班級微信群、利用班班通、創(chuàng)建班級論壇等相關舉措,使各種教育資源共享化,最大化地幫助家長自我成長。鼓勵教師加入指導家庭教育的義工活動;引導家長成長。此外,家長也可以通過閱讀書籍、觀看教育視頻等途徑來汲取教育知識。
總而言之,家長最主要還是要根據(jù)自身條件,依據(jù)孩子自身發(fā)展,選擇最適合自己子女的教育。
五、結束語
外來勞務人員如何有效進行家庭教育,任重而道遠,家長唯有正確認識自己,清楚知道問題所在,方能對癥下藥,引導子女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