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東
摘 要:本文首先對隧道拱頂襯砌的常見缺陷及其形成原因進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處理方法,最后提出了預防襯砌缺陷的幾種措施,對隧道拱頂襯砌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隧道拱頂襯砌;缺陷處理;預防措施
鐵路隧道襯砌是沿開挖的鐵路隧道壁面建造的、用來提高隧道支撐應力和防止?jié)B水的構(gòu)筑物,其主要的組成部分有拱、邊墻、頂拱和鋪底等。在我國目前的鐵路隧道襯砌施工中,一般采用混凝土材料進行襯砌處理,作為隧道的主要支撐和承載結(jié)構(gòu),這種類型的襯砌不但能夠直觀反映出隧道施工的質(zhì)量,而且直接關系到隧道的長期穩(wěn)定運營,是隧道防水的最后一道屏障。
一、常見的隧道拱頂襯砌缺陷及形成原因
隧道拱頂襯砌缺陷的形成原因可分為外因和內(nèi)因,外因是指外部環(huán)境和周圍的圍巖應力等,內(nèi)因主要指設計、施工和材料等引起的缺陷。頂面滑坡、地震、雨雪冰凍災害等外因引起的缺陷由于具有不確定性,所以難以進行預防,而內(nèi)因大部分是因人為因素引起,可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進行處理,同時通過針對性地預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缺陷的形成。下文重點研究內(nèi)因造成的缺陷和及對應的預防措施。
襯砌厚度不足是最常見隧道缺陷,襯砌厚度不足具體可分為整體不足和局部不足[ 1 ]。這種缺陷在圍巖較差的區(qū)段最為常見,襯砌厚度主要取決于開挖面,在開挖面確定后,基本不能調(diào)整襯砌澆筑的厚度,所以造成襯砌厚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施工單位技術水平不高,對隧道進行超欠挖,或者是施工單位偷工減料、沒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施工造成的。另一種常見的缺陷是襯砌背后空洞,這種缺陷形成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襯砌厚度不足,造成實際厚度達不到設計厚度要求造成的,另一方面可能是施工中因為混凝土材料的收縮、澆筑施工進度過快、混凝土自重壓迫等原因造成。當然,隧道周邊的地質(zhì)條件也可能造成空洞的形成。
二、常見隧道拱頂襯砌缺陷的處理方法
上文提到的兩種缺陷對隧道的危害最為嚴重,所以本文重點對上文提到兩種常見缺陷的處理方法進行探討。
(一)對隧道襯砌背后空洞缺陷的處理
襯砌的背后空洞可能出現(xiàn)在隧道的任何地方,由于背后空洞可能導致圍巖在空洞范圍內(nèi)出現(xiàn)應力集中的情況,所以當這種空洞出現(xiàn)在拱頂時,危害更大。當發(fā)現(xiàn)拱頂襯砌空洞時,應及時進行處理。當前常見的處理方法是進行注漿充填,一般的做法是:在注漿充填前,首先利用鋼排架對空洞附近的襯砌進行臨時支撐加固,然后根據(jù)空洞的范圍情況鉆取若干個注漿孔(1-5個為宜),同時應預留出漿孔,避免空洞內(nèi)空氣排出不徹底而影響注漿效果,最后壓注水泥漿,壓注過程中應注意控制注漿的壓力,一般以0.3-0.5MPa為宜。在注漿過程中應注意觀察襯砌變形和位移情況,同時注意襯砌周邊裂縫的發(fā)展情況,避免注漿引起的次生缺陷,確保施工安全。水泥材料可選用抗腐蝕性強的抗硫酸鹽水泥,在空洞嚴重時,可考慮使用丙凝、環(huán)氧類等化學注漿。
(二)對隧道襯砌混凝土厚度不足的處理
襯砌厚度不足時主要進行加固處理,經(jīng)常采用錨噴結(jié)合的方法進行。首先對襯砌進行臨時支撐加固并清理需加固部分的襯砌表面,將表面松散的混凝土進行剝除直至露出內(nèi)部新鮮混凝土,然后在襯砌上打孔并安裝中空錨桿(一般為φ25mm),錨桿的鉆孔間距以80cm×80cm的梅花形布置為宜,安裝完錨桿墊板后就可以進行注漿,同時在襯砌的開鑿面布置鋼筋錨釘鉆孔,孔距和性狀與錨桿鉆孔相同但與錨桿錯開布置,孔深以16cm、直徑以15mm為宜,反復進行刷孔、吹孔后(三遍為宜),在孔中注入植筋膠和除銹螺紋鋼筋(要求結(jié)合力大于 53kN),最后架設鋼筋網(wǎng)并將其與錨桿、鋼筋錨釘焊接,完成焊接后對開鑿面進行清洗并涂刷界面劑進行防水和防腐蝕處理。
(三)對混凝土與防水板之間空洞較大情況的處理
這種情況一般不采用鉆孔注漿,而是采用開天窗的方法進行處理。首先找出襯砌最薄弱的部位,作為開窗點,在窗口尺寸上,一般應滿足人工進入作業(yè)的要求,以橫向60cm,縱向50cm為宜,橫向比縱向稍寬,以方便開展作業(yè),如圖1所示。
回填材料一般選用同級別的混凝土,注意空腔的回填要飽滿密實,回填強度符合要求,在封口時,要選用高級一別的混凝土,窗內(nèi)填充密實后用振搗器進行振搗,并以鋼板進行固定,達到規(guī)定強度后拆除鋼板。
三、常見襯砌缺陷的預防措施
由于鐵路隧道拱頂襯砌缺陷的危害較大,而發(fā)現(xiàn)缺陷后進行處理不但會提高施工成本,而且可能造成工期的延誤,所以應以預防為主,盡量避免缺陷出現(xiàn)。主要的預防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加強振搗控制。適當提高開孔密度,確保襯砌混凝土澆筑施工時振搗力度合適,振搗范圍沒有死角,振搗時按照快插慢拔的的方法進行,增強澆筑的密實度。
二是提高襯砌和圍巖的緊密度。在襯砌混凝土澆筑施工前,將施工機械、作業(yè)臺面和圍巖表面的雜物進行清理,同時提高圍巖表面的粗糙度和含水量,增加其與混凝土的結(jié)合時的緊密度。
三是留足施工作業(yè)的空間。隧道內(nèi)襯砌施工空間本來就比較小,在襯砌施工時,應注意清理無關的器械和人員,在施工作業(yè)面上留足施工空間,避免作業(yè)器械和人員出現(xiàn)施工盲點。
四是加強施工過程質(zhì)量控制。在施工配料、混凝土攪拌、振搗等環(huán)節(jié)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保證混凝土的水膠比,避免水分超量造成混凝土收縮和附著力下降。
五是優(yōu)化施工工藝。在防水板的鋪設上,要注意把握鋪設的松弛度,避免防水板與圍巖出現(xiàn)較大空隙,在凈空測量上,提高測量斷面的密度,確保隧道無欠挖想象,在隧道開挖的施工中,盡量保證隧道頂部輪廓的平順性,為襯砌的緊密貼合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四、結(jié)語
隧道襯砌拱頂質(zhì)量是決定隧道質(zhì)量的關鍵部位,在隧道拱頂襯砌的施工中,襯砌缺陷難以避免,本文對襯砌的常見缺陷及其形成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在次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處理措施,并對襯砌缺陷的預防措施進行了分析,對隧道拱頂襯砌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俞翰斌,馬偉斌.鐵路隧道運營狀態(tài)評估及病害整治措施[J].中國鐵路,2013 (7):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