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革新
【關鍵詞】 思想政治課;個性化教學;滲
透;方法
【中圖分類號】 G7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14—0066—01
創(chuàng)新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新課程的要求,落實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就是強調個性化教學,讓學生在個性化的環(huán)境中形成學習個性,保持良好的創(chuàng)新意識,應對新時代和高考的考驗。以下是筆者在教學中的幾點探索。
一、創(chuàng)新課堂教育教學形式
創(chuàng)造性是個性化教學的一個重要特征。個性化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不斷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所以,在教學中選擇和創(chuàng)設教學形式,是教師在個性化教學中的一個重要任務。
1. 在個性化教學中,教師個性化地“教”是關鍵。個性化教學中教是關鍵,它是推動學生個性化學的前提和動力。個性化的教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從教學內容出發(fā),結合學生實際和社會現(xiàn)實選擇和創(chuàng)設教學形式,并以自身獨特的教學風格實施和展現(xiàn)教學方式和教學過程。在思想政治課的個性化教學中,教師在選擇和創(chuàng)設教學形式時,要從教學內容出發(fā),服務于教學目標;還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考慮其知識、思想、心理、個性差異,以及學生的學習負擔、可支配學習時間等。但由于目前高中生的學習負擔重、可支配的學習時間少,這給教師在教學中進行選擇和創(chuàng)設教學形式帶來了許多困難。
2. 學生主動參與,增強教學效果。在教學實踐中,常常遇到課前教師對教學形式有很好的設想,并布置學生積極準備,但因學生的學習負擔重、可支配時間少,結果學生準備不充分,參與不主動,課堂可能與預期的教學效果相差甚遠。如,在講授“市場交易的原則”時,教師選擇活動式教學,精心設計教學程序,課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編自導自演一個課堂劇,要求結合社會現(xiàn)實,能充分體現(xiàn)違反市場交易的原則。在課堂教學時,有的小組準備不足,結果課堂展示與教學內容不密切,影響了教學效果。
3. 創(chuàng)設教學形式,落實教學改革。教學形式的選擇和創(chuàng)設是一種教學理念,更是一門教學藝術。教學形式的選擇和創(chuàng)設在于教學形式是否適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因此,盡管在個性化教學中我時常有沖動,很想運用那些時下流行的教學形式,如自主合作探究式、活動體驗式等,但是出于種種原因,這些教學形式只是偶爾為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真正落實新教改理念。
二、豐富教學內容
由于思想政治課具有的實踐性、思想性和時代性與政治課教材的局限性、滯后性之間存在矛盾,因此,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補充和拓展是政治教師在教學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在思想政治課的個性化教學中,教師進行補充和拓展的教學內容可以是多方面的,既可以是科學理論,如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優(yōu)秀文明成果、最新成果,也可以包括政治的、經濟的、科技的、文化的及其他知識等。這些內容不僅要有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政治觀;而且要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
三、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在個性化教學中,學生個性化的學也是不可缺少的,它不僅是一種教學手段,更是一種教學目的。
1. 要充分調動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學生個性化學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就是學生學習主體性得到充分發(fā)揮。但在教學中的情況是,學生學習主體性意識普遍不強。原因主要為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目前的學生從一開始就是在一種講授灌輸式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習,已經習慣于被動接受,缺乏主動參與和自覺學習的意識。在教學中,對調動和激發(fā)學生學習主體性帶來了許多的困難。
2. 啟迪學生思維,調動學生主體參與。在公開教學中存在一種情況,課前教師精心設計,課堂精彩展示,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互動熱烈,但實際效果并不好,學生對知識未真正理解和掌握,更不能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社會現(xiàn)實問題。究其原因是,課堂教學只是 “形動”,做不到“腦動”和“情動”,沒有真正啟迪學生的思維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說到底是學生學習主體性意識不強。
3. 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學生學習主體性是一種學習意識,更是一種學習習慣。所以,要激發(fā)學習主體性是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的工程,需要每一位教師長期不懈的努力,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首先,需要教育教學制度的改革,讓學生從升學的壓力中解放出來;其次,需要從小學就開始抓起,讓學生從小就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再次,需要每一位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式。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