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全
【關鍵詞】 新課改;地理教學;角色互換;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14—0064—01
一、“角色互換”的概念
所謂“角色互換”,就是在教師的具體指導下讓學生走上講臺,變學為“教”,從“教”中學。具體地說,就是任課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分期分批地組織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利用部分課堂教學時間把教師指定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傳授給本班同學。在課堂教學中實施“角色互換”,是一種有趣、有益的教法嘗試。
二、“角色互換”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
1. 教學目標的確定及教學任務的分配。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扮演”的是主導的角色。首先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文化與地域文化的概念及區(qū)別;了解中西方文化對人口的不同影響;理解古今中國文化對人口的不同影響,并理解這種變化的原因所在;提升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和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的能力;通過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其次是分配學習任務:根據(jù)教學目標,并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因素,將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提出教學要求及任務需求;再次由學生自愿報名,確定“換位”的具體人選。
2. 學生根據(jù)教學任務自主學習與創(chuàng)造。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由學生主導。根據(jù)教師布置的教學內容搜集資料,多方位、多渠道自主學習,而此時教師的責任則是向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線索(如在何處可以找到相關資料,如何收集、整理、評價資料等),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學生在自由活動中探求知識,還掌握了獲取知識的手段和方法。在我的課堂上,學生分工明確,負責查找資料的同學認真負責,負責展示的同學條理清晰,將中外的婚育習俗、宗教影響、政策變化等方面闡述得面面俱到,學生們積極性很高,這個過程讓他們掌握到知識,也讓他們開始深刻地思考問題。如中外人口文化為何存在差異、影響我國古今人口政策的因素是什么等等,針對這樣的問題,如要得到答案則必須要從廣度和深度兩個層面思考,同時也要善于總結過去的知識,在頭腦中形成框架。學生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這種學習的方法,那么就實現(xiàn)了我試驗的初衷,因此,這次課堂的演示是成功的。
3. 課堂成果展示。由以上小組派出代表,分別展示各個小組的討論結果,然后教師做簡要分析,使學生有了明確的認識。這樣可使課堂組織得相當有序,互動效果相當明顯。尤其是學生由人口問題聯(lián)系到生育觀上時,想到父母為了養(yǎng)育和教育好自己所付出的辛苦,把大好時光都奉獻給了自己,很有教育意義。每個小組的總結各不相同,但在總結過程中,學生們不但要查詢很多資料,而且還要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學習集體,上臺展示時更能鍛煉自己,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也完全符合新課改的基本要求。
三、“角色互換”教學模式經(jīng)驗總結
經(jīng)過對這種教學模式的嘗試,結果證明“角色互換”在高中地理課堂上是可行的,它的好處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破除思維定勢,開發(fā)學生智力,消除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單向思維的弊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避免學生上課精神不集中;二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鉆研精神。由于學生要將自己準備的知識講授給他人,所以不得不努力鉆研教材和博覽群書,反復揣摩鉆研教材,從而做到融會貫通,克服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學生學習局限于教師所講述的重點,所學知識不系統(tǒng)的不足;三是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口才、應變能力和膽量。
四、注意事項
一是應事先做好思想動員工作,將要求告知每位學生,使大家能大膽積極參與、主動配合,注意控制教學時間和教學秩序,以支持整個過程有條不紊地進行;二是這種教學模式并不能頻繁使用,應該謹慎選擇課程內容而進行;三是要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給他們提出自己見解的機會,教他們勇于向權威和傳統(tǒng)認識挑戰(zhàn),通過讓學生換位做主講者,學生就有了極大的好奇心和嘗試心理,也滿足了他們的求異心理,教師在這時給予適當?shù)囊龑?,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解釋問題時要平等地與學生進行探討,正確地加以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為學生營造民主的學習氣氛,切忌主觀武斷。
從嘗試的過程來看,學生的參與度很高,主要原因是主講者是學生,而學生之間相互了解,沒有界限,課堂環(huán)境很輕松。同時學生間還能夠互幫互學,充分發(fā)揮集體智慧的力量,老師則真正成為了引導者。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