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華 章振坤 保宇鳳 孫序鵬 康瑞鑫
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diào)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對高校運動員競技動機進行研究,研究結(jié)果表明:(1)競技動機和年齡息息相關(guān),25歲前,競技動機會隨著高校運動員的年齡增大而逐漸降低,25歲后開始出現(xiàn)回升。(2)出生于城市或者生活在北方的高校運動員的競技動機會非常顯著的高于出生于農(nóng)村或生活在南方的高校運動員。(3)就讀于211高校運動員的競技動機會顯著的低于985及其他類本科高校運動員,而體育專業(yè)的高校運動員競技動機也同樣與非體育專業(yè)的高校運動員有著顯著性的差異。(4)運動項目的不同,高校運動員的競技動機之間也會有所差距,其中排球?qū)m椀母咝_\動員競技動機最高,體操最低。
關(guān)鍵詞:高校運動員 競技動機 特征分析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6(b)-0140-02
目前,針對高校運動員的研究正隨著高校運動隊的發(fā)展與壯大不斷地豐富,但這些研究中對高校運動員的競技動機卻少有關(guān)注。競技動機在體育領(lǐng)域的研究國外開始較早,Alderman,Wood(1976)[1]發(fā)現(xiàn),刺激運動員參與運動的刺激因子有合群(交朋友)、出色(在某事上有所成功)、喚醒(追求興奮的感覺)以及自尊(對成就的認可),對不同的運動類型、性別以及不同年齡段的研究均發(fā)現(xiàn)了類似動機,包括個體差異因子和社會環(huán)境因子。Deci(1985)[2]提出了認知評價理論,對一種特定活動來說,如果能從獎賞的信息中推斷出自我能力和自我決定的增強,這種獎賞將提高內(nèi)在動機;反之,獎賞中傳遞的信息表明自我決定降低,將導(dǎo)致內(nèi)在動機降低。國內(nèi)學(xué)者也對競技動機做了一些研究,漆昌柱,徐培(2001)[3]認為運動動機是影響運動員從事體育運動積極性的重要心理因子,它對保障運動員堅持運動訓(xùn)練和完成訓(xùn)練任務(wù)、提高運動技能、爭取優(yōu)異成績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文章通過運動動機的目標定向理論,從活動目標的角度對運動動機進行分析,提高了運動動機研究的操作化水平,促進了目標設(shè)置技術(shù)的建立與發(fā)展。因此,對高校運動員競技動機的特征進行分析,對提高高校運動員的競技水平有積極意義。
1 研究對象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我國部分高校運動員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均符合以下條件:(1)年齡在18歲以上在校學(xué)生;(2)國家二級以上運動水平;(3)在高校從事訓(xùn)練1年以上;(4)普通高中升入高校的運動員。
1.2 研究方法
競技動機量表包括目標取向、競技水平、情感傾向、社會認可4個維度,共52題。量表均采用Likert五級評分法,將每項指標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別計1~5分。研究采用結(jié)構(gòu)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作為研究模型的分析,預(yù)試問卷采用立意抽樣方式,發(fā)放問卷60份,回收有效問卷數(shù)據(jù)運用SPSS 22.0分析。預(yù)試問卷經(jīng)項目分析,再進行信度分析,各量表Crobanchs α信度介于0.85~0.92,各項數(shù)值顯示符合問卷施測的要求,可以作為正式施測的量表。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高校運動員先天因素的競技動機比較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年齡階段的高校運動員競技動機(F(3.823)=2.510,P=0.058)差異不顯著,說明不同年齡階段的高校運動員競技動機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來自農(nóng)村和城市的高校運動員在競技動機(t =3.539,df=825,P =0.000)有著非常顯著的差異,且來自城市的高校運動員的競技動機明顯高于來自農(nóng)村的高校運動員,不同地區(qū)的高校運動員競技動機(t =8.691,df=825,P =0.000)有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
2.2 高校運動員教育因素的競技動機比較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學(xué)校等級的高校運動員的競技動機(F(2.824)=7.261,P =0.001)的差異具有顯著性,就讀于211高校的運動員的競技動機要低于985及其他本科高校的高校運動員。不同運動專項的高校運動員競技動機(F(5.821)=4.824,P =0.000)也同樣存在顯著性的差異,其中體操運動員最低,排球?qū)m椀倪\動員競技動機最高。體育專業(yè)與非體育專業(yè)高校運動員的競技動機(t =-2.419,df=477.378,P =0.016)同樣差異顯著。
3 結(jié)論
(1)競技動機和年齡息息相關(guān),25歲前,競技動機會隨著高校運動員的年齡增大而逐漸降低,25歲后開始出現(xiàn)回升。
(2)出生于城市或者生活在北方的高校運動員的競技動機會非常顯著的高于出生于農(nóng)村或生活在南方的高校運動員。
(3)就讀于211高校運動員的競技動機會顯著的低于985及其他類本科高校運動員,而體育專業(yè)的高校運動員的競技動機也同樣與非體育專業(yè)的高校運動員有著顯著性的差異。
(4)運動項目的不同,高校運動員的競技動機之間也會有所差距,其中排球?qū)m椀母咝_\動員的競技動機最高,體操最低。
參考文獻
[1] Alderman R B,Wood N L. Analysis of incentive motivation in young Canadian athletes [J].Canadian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sciences,1976(1):169-176.
[2] Deci E L,Ryan R M. The general causality orientations scale:Self determination in personality[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1985(19):109-134.
[3] 漆昌柱,徐培.運動動機研究的新方向:目標定向理論[J].湖北體育科技,2001(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