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愛銀
摘 要:在近年來熱火朝天的書香校園建設的熏陶中,筆者嘗試著通過點燃閱讀之情,優(yōu)化閱讀環(huán)境,精選閱讀之文,構(gòu)建閱讀之法,開展閱讀活動,讓學生在書香的沐浴中竟顯語文聽、說、讀、寫的風采。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課程,語文學習和運用理應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從小抓起。因此立足小學生身心需求,激勵和培養(yǎng)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引導他們形成自主閱讀的習慣至關重要。
關鍵詞:小學生 課外閱讀 閱讀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7(b)-0095-02
美國詩人惠特曼說:“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如果孩子看見的是盛開的紫丁香,那么紫丁香會成為他的一部分;如果孩子看見的是叢生的雜草,這些也會成為他的一部分。我們給孩子的是經(jīng)典,經(jīng)典就會進入孩子的生命,同樣,我們給予的是電視等粗淺的東西,這些也會進入孩子的生命。
近幾年,我校一直重視創(chuàng)建示范性圖書館的建設,已經(jīng)被評為江山市示范性圖書館、衢州市示范性圖書館。我校開展了各式各樣的閱讀方式:學生自主式閱讀、師生共讀、漂流云閱讀、班級讀書會等。筆者閱讀了一些相關的書籍,加上自身的一些實踐經(jīng)驗,對兒童閱讀的開展和推廣,有了一個更為理性的方向,感覺如坐春風!在此結(jié)合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和個人的理解,談談對兒童閱讀推廣的幾點認識。
1 師生共讀——給孩子一個讀書的習慣
幾乎沒有孩子會拒絕聽故事,一聽到老師要講故事,立馬坐得筆直,兩只小眼直冒光,抓住學生的這一“喜好”,筆者選取了《瑪?shù)俚挠職狻愤@本書,讀給他們聽。在聽故事的時候,提以下幾點要求:(1)邊聽邊想,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目的是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2)邊聽邊展開想象,你覺得瑪?shù)偈且粋€怎樣的孩子?(讓學生沉浸在故事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和書中人物同呼吸,共命運,產(chǎn)生心靈上的共鳴。)(3)說說聽完故事的體會,抓住故事中的其中一個場景,一句話來說也可以,旨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師生共同的閱讀中,教師以一個朋友的身份與學生近距離地接觸、溝通,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并加以有針對性的指導。
2 清風明月——給孩子一個品讀的時空
加強課外閱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空。如何給予學生充分的課外閱讀時間?關鍵在于更新觀念。教師要改變過去對課文的煩瑣分析,擠出一些時間用于對學生進行教材外的閱讀的指導,要真正貫徹課標精神,“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從“題海”中解放出來,將大部分課余時間用到課外閱讀上來。
“勿要高聲語,恐驚讀書人。”校園是閱讀的仙境。沐浴著晨曦,校園里傳來瑯瑯書聲;午間則有半小時靜靜的自由閱讀時間,低年級由語文老師指導閱讀,中高年級則采用指導閱讀和自主閱讀相結(jié)合的形式,可以是教師的好書導讀,可以是同伴的讀書交流會,也可以是學生靜靜地閱讀……;暮色愈濃,伴著舒緩的音樂,住校生或是如饑似渴地捧書品讀,或是寫下自己靈動的感受。學生把閱讀過程當成了“尋寶活動”,個個興趣盎然,投入期間,樂此不疲,閱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樣的成就感,愉悅感,正是孩子們閱讀的不竭動力。
3 墨韻書香——給孩子一種閱讀的氛圍
筆者給每個孩子準備了一個讀書檔案袋,每讀完一本書,筆者就要求他們做一次記錄,記錄材料全部放進檔案袋里面,這個檔案袋將跟隨他們。檔案里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東西:
(1)制訂個人閱讀計劃,這種計劃是針對閱讀一本書的,根據(jù)書的難易,內(nèi)容的多少,自己閱讀的速度,以及每日可以用來閱讀的時間,自主制訂。有計劃地讀書,對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大有裨益,讓學生受益終生。
(2)獎勵閱讀書劵(圖1)。
平時也設計了一份閱讀單,當點數(shù)達到50點會被評為“小學生”,100點能評為“小學士”、200點評為“小碩士”,500點就評為“小博士”。當學生的點數(shù)達到100點了,就可以跟老師預約他夢寐以求的書籍,只要他的點數(shù)達到這本書的價格,就可以把這本書當禮物送給他閱讀。學生閱讀完,又可以捐給班級圖書館,進行分享。點數(shù)再高時就能被評為“班級閱讀使者”,還頒發(fā)閱讀證書。點數(shù)越高,級別也越高??梢源蟠筇岣邔W生閱讀質(zhì)量,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閱讀方法,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3)做好讀書筆記。學生都自備一本“讀書筆記”,用于摘錄閱讀過程中積累的美語,佳句,或撰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有時還結(jié)合文本,進行故事續(xù)編,或以書信等形式,與書中人物傾訴心聲……這種閱讀檔案還可以記錄學生閱讀過程中的各種獎勵。
4 曲徑通幽——給孩子一個創(chuàng)造的舞臺
學生持久的興趣也需要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引領,心理學家認為:需要是人類行為的動力,一個人只有在真正認識到做一件事的價值和意義的時候,才能有更加迅速地主動參與的意識,才能更有熱情與激情。多彩的閱讀活動,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閱讀需要,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1)設立班級圖書角,除了在學校圖書室借閱書籍外,還鼓勵學生們將自己的書籍帶到學校,進行“圖書漂流”,好書共享,讓其他同學分享這本書的美妙,感受讀書的樂趣。
(2)組織“書香班級”、“博覽之星”、“誦讀大王”、“演講高手”評比,開展“雷鋒在我心中”講故事比賽、詩歌朗誦比賽、“我好讀書” 征文比賽、“我最喜愛的讀書名言”書簽創(chuàng)新制作競賽、“綠色、書香、文化”小報設計比賽,激發(fā)學生讀書熱情,提升學生讀書質(zhì)量。
(3)當學生讀完一本又一本書時,讓學生寫讀后感,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學生的閱讀興趣一次次被點燃。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和求學的欲望激發(fā)出來,教師應該負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責任”。
這是筆者班孩子的讀后感。
有志者事竟成——《丑小鴨男孩》讀后感
每只潔白美麗的天鵝,一定會經(jīng)歷層層挫折才能翱翔天空;每朵怒放生命的花朵,一定會經(jīng)歷風霜雨雪才能美麗綻放;每個翩翩起舞的蝴蝶,一定會經(jīng)歷重重考驗才能化繭為蝶……
《丑小鴨男孩》里的主人公內(nèi)特就仿佛那只笨拙的丑小鴨,但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磨煉與挫折,最終,他成功了,登上了夢寐以求的好萊塢舞臺,演繹了從丑小鴨到白天鵝的奇幻蛻變。
如果我是內(nèi)特,我一定不會像他那樣,勇敢地去面對自己的缺點;如果我是內(nèi)特,我一定不會像他那樣,毅然而然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如果我是內(nèi)特,我一定不會像他那樣,完成從丑小鴨到白天鵝的辛酸經(jīng)歷。
現(xiàn)在想起來,也許我們都是書中所寫的丑小鴨內(nèi)特,從丑小鴨到白天鵝的蛻變之路上,你可能會經(jīng)歷很多困難和煩惱,但只要堅信:堅持夢想,你終究可以成功。是的,有志者事竟成,一個人只要有理想,依靠自己的堅定信念,并為之努力奮斗,即使身處逆境也不要緊,因為逆境總是暫時的,奮斗后得來的是幸福的甜果。我相信“金子總是會發(fā)光的”,只要我們堅持不懈,也會成為一顆耀眼的金子。
世界其實并不浩大,一本書便可以將它容納;世界其實也并不復雜,一個詞、一段文字,就能解釋清楚它存在的理由。讓我們帶領學生“躍馬平川”,去開辟課外閱讀的廣闊天地,一起親近經(jīng)典,潛心閱讀,與大師對話,在孩子幼小心靈發(fā)芽,煥發(fā)出蓬勃的生命力。 激發(fā)學生持久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樂趣、體悟精神、品味人生,給孩子撐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間,讓童年浸潤書香!
參考文獻
[1] 李白堅.愿教師少分析,讓學生多讀寫——從韓興娥教師的“海量閱讀”說起[J].語文教學通訊,2010(12):12-18.
[2] 一生的讀書計劃[J].大學出版,2008(4):56.
[3] 賴天惠.試論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5(5):91.
[4] 晁紅玲.小學語文中“花樣閱讀”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2015(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