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瓊紅
摘 要 通過試驗研究和計算機方差分析對影響雜交豬繁殖性能的各項因素進行了系統(tǒng)地分析,主要包括年份、季節(jié)、胎次、性別和雜交方法等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年份、季節(jié)和胎次對雜交豬的產活仔數與斷奶仔豬的數量有顯著的影響(P<0.01),而總產仔數僅受到季節(jié)的影響,雜交方式則對產仔數、活仔數和斷奶仔豬數等都沒有顯著地影響(P>0.05)。
關鍵詞 雜交豬;繁殖性能;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S828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6)09--02
經濟雜交是現在商品豬的主要生產方法,其中各豬場普遍應用二元雜交和三元雜交的雜交模式。由于雜交豬的繁殖性狀不僅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同時還受到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但很多人習慣了雜交即能獲得優(yōu)勢雜種的思維定式,使經濟雜交過程中受環(huán)境影響的經濟性狀被忽視[1]。在雜交豬的繁殖生產中,其繁殖性能直接影響商品豬的經濟效益,所以必須充分考量雜交親本的遺傳因素、配合力和環(huán)境影響等非遺傳因素對雜交豬繁殖性能的影響。本試驗從實際生產需要出發(fā),闡述了雜交豬繁殖生產的年份、季節(jié)和胎次、性別及雜交方式對雜交豬繁殖性能的影響,希望能夠提升商品豬的生產水平,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本試驗根據試驗需求選擇了3種不同種的健康母豬,分別以滇陸豬L、長白豬Y和杜洛克D記錄,并分別選取年齡、大小與胎次相同的母豬進行對照試驗。
1.2 飼養(yǎng)管理與方法
本試驗中雜交豬的飼養(yǎng)管理方法需要根據母豬與仔豬采取不同的飼養(yǎng)方法。對于母豬的飼養(yǎng)管理,分為妊娠期和哺乳期2個階段,配種時采取人工授精的方法,連續(xù)2 d重復輸精,需將飼養(yǎng)溫度保持于20~25 ℃,在生產前期讓母豬自由采食;仔豬對于疾病的抵抗力差,需要在生產之后,立即注射瘟疫免疫疫苗,并稱重編號,前期與母豬在一起飼喂,10 d后補飼或自由采食,大約25日齡時斷奶[2]。
1.3 影響因素分析
年份:共分為2012, 2013, 2014三個水平。季節(jié):分別在春夏秋冬進行雜交。胎次:分別記錄為1、2、3、4。雜交方法:分別為長滇(LY)、滇滇(LL)和長長滇(YYL)、滇長滇(LYL)、杜長滇(DLY)。性別:分別為公與母。
1.4 統(tǒng)計分析
根據計算機系統(tǒng)軟件的方差分析手段對不同的非遺傳因素對雜交豬各種性狀的影響情況進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影響結果多重比較。
2 結果與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雜交豬的各項性狀都具有較大的變異系數,即它們具有較離散的繁殖性狀分布。由差異顯著性方差分析得出以下結論:總產仔數主要受到季節(jié)的顯著影響,P<0.05,產活仔數受到年份與季節(jié)的顯著影響,P<0.01,胎次影響居次,斷奶仔數受到胎次與年份、季節(jié)的極顯著影響,P<0.01,出生重受到了胎次與性別的極顯著影響,P<0.01,而雜交方式則對各繁殖性狀都沒有顯著影響。
3 總結與討論
3.1 年份
試驗結果表明,年份對于雜交豬的繁殖性狀是一個主要影響因素,主要影響了雜交豬的斷奶仔豬數和產活仔數,這主要是由不同年份的氣候因子變化所決定的,氣候變化影響了母豬妊娠期和仔豬的發(fā)育生長,直接影響著仔豬的個體質量和生長速度,告訴商品豬生產廠家在雜交繁殖時需注重本年度的氣候走勢,并依此做出適當調整[3]。
3.2 季節(jié)
季節(jié)變化會引起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豬在適溫區(qū)內其產熱與散熱更容易保持平衡狀態(tài),消耗較少的熱能,從而使豬的飼料利用率達到最佳,提高生長速度和抗病能力水平,試驗表明,寒冷條件會直接危害斷奶仔豬的生命安全,存在凍死的隱患,進而導致餓死、下痢等;炎熱條件則會嚴重影響仔豬的體熱調節(jié),使仔豬食欲下降、呼吸加快,產生熱應激反應;同時,熱應激也會導致妊娠母豬的胚胎死亡或者是仔豬出生時體弱多病,持續(xù)高溫更容易使雜交豬的繁殖水平降低、生長速度減慢、疾病死亡率增加。
3.3 胎次
胎次主要影響了母豬的窩產仔數,基本會使產仔數隨著胎次的增加而不斷增加,但在3胎以后開始呈現下降趨勢,對初生質量則沒有明顯影響,豬場可根據雜交母豬的胎數,利用產仔高峰期。
3.4 性別
一般情況下,公豬的生長性能要優(yōu)于母豬,且在飼養(yǎng)管理上也相對占有飼育優(yōu)勢,由我們的試驗結果可以看出,雜交公豬仔的初生質量和平均日增質量都明顯的大于母豬仔,為提高豬仔生長發(fā)育的整齊程度,在豬仔的飼養(yǎng)早期分開哺乳飼養(yǎng)是十分必要的。
3.5 雜交方法
通過本試驗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的種豬雜交方法并不會明顯的影響雜交豬的總產仔數、仔豬成活數、斷奶仔豬數等繁殖性狀(P>0.05),由此可以看出,三元雜交并不一定優(yōu)于二元雜交,所以,在利用雜種優(yōu)勢生產雜交豬時,不能生搬硬套某種雜交模式,需要進一步的對雜交豬的雜交育種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滾雙寶,劉孟洲.不同雜交組合豬繁殖性能比較分析[J].中國畜牧獸醫(yī),2002,38(1):25.
[2]張兆強,徐云龍,王嘉福,等.三個豬品種為父本對大約克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J].山地農業(yè)生物學報,2011,30(5):395-399.
[3]麗琴,蘆春蓮,曹洪戰(zhàn),等.影響斯格豬繁殖性能的因素分析[J].畜牧與獸醫(yī),2010,42(4):39-41.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