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峰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核心,學校不要隨便更換班主任。在必須更換班主任的情況下,班主任工作如何開展。筆者在實踐中探索總結(jié)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從整頓班風著手,讓學生確定自己的目標來調(diào)動其積極性,通過表揚激發(fā)學習興趣,再以活動帶動班級,成就一種整體向上的氛圍。步步深入,事半功倍,成效顯著。
關鍵詞:策略;班主任;德育;中途接班
中圖分類號:G635.6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3-009-2
2013年3月,由于我校一位女教師臨近生產(chǎn),學校從人文角度出發(fā)決定減輕該位女教師的工作壓力,調(diào)整她到七年級的一個班級,安排我接手她的九年級班級管理工作,由此,我便開始了為期一年的“后爸”經(jīng)歷。在這里,我姑且稱之為D班,D班是我校九年級中的一個特殊班級,成績是幾個班級中最差的一個,表現(xiàn)也是最差的,學生情況又是最復雜的,這么說吧,正兒八經(jīng)的“問題班級”,偶爾還有個別“網(wǎng)絡狂人”和“情感早熟者”,自然就無從談什么課堂紀律:談話聲、嬉鬧聲,聲聲擾耳;酣然入睡者,自我沉思者,紙條傳言者比比皆是。對于每一位任課老師來說,能把D班的每一堂課上下來就是一種考驗,就不用談什么成績了。我接手之后采取了一些措施,從幾個方面入手,個人感覺小有收獲。下面我就談一談我的做法。
一、整頓班風,沒有紀律就沒有教學
紀律是一種類似于法律的帶有強制性的行為準則。往大里說,紀律所表達的是一個單位、一個集體統(tǒng)一的意志,是用來維護大多數(shù)人利益的。它的產(chǎn)生,是多年經(jīng)驗教訓的總結(jié)。往小里說,紀律用明確的語言告訴我們每一個人,提倡什么,反對什么,哪些事可以做,而且應該去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不應該做。在大力倡導以生為本,關愛學生的今天,教師和學生的距離確實拉近了,但紀律教育是不能丟掉的,因為紀律是勝利的保證。雖然遲到、早退、曠課、說話、走動、吃東西的人是少數(shù),但是如果不加以管理,課堂教學就不能正常進行下去,受到損害的是大多數(shù)同學。不能保證好的紀律,師生就無法安心學習;不能保證好的紀律,我們就會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不能保證好的紀律,一個班級就成了烏煙瘴氣、魚龍混雜的茶肆酒坊,同學們便會不由自主地分神,或是“放浪形骸之外”,久而久之,班級的整體風氣則會下降。學習成績就會一落千丈。所以說紀律是班風的保證。有了良好的紀律,同學們才會全身心投入學習,才會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才會締造良好的班風,才會締造優(yōu)秀的班集體。有了好紀律,那我們的班級定會蒸蒸日上!
重點突擊,以點帶面是我整頓D班課堂紀律的方法策略。從第一堂課開始,就嚴加要求,明確告之課堂紀律,在課堂上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讓每個學生心里都一清二楚。對于第一個違反紀律的同學,嚴厲批評,甚至“小題大做”,當然要控制好度,批評的言辭盡量不要突破學生的心理承受底線,否則將物極必反,學生會破罐子破摔,以后會帶著很強的逆反心理和你對著干。在把班級里幾個有多重問題的學生管理教育好之后,其他一些有小毛病,小問題的學生自然就好糾正了。比如,在課堂上講話這個乍看起來是很小,但發(fā)展起來,卻具有嚴重的破壞力的問題,學生在課堂上有時因某種學習上的臨時需要,如借支鉛筆、問清老師剛才說的話等而講話,而一旦開說,便由小聲到大聲、由二人到數(shù)人,乃至越扯越遠,說起來沒完沒了。形成學生在臺下講,老師在臺上嚷。我采取的方法就是不準學生因任何原因隨意講話。如有需要,舉手報告。只要無人第一個開口,談聊之風就無從刮起。
二、鎖定目標,激發(fā)斗志
目標是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形成的關于生活的價值和意義、志向與理想以及對未來生活格局的期待。簡單地說,因為有了目標的存在,當勝利的時候,你便不會在四周洋溢的一片贊揚聲中迷失了自己。你不會因為這一點小小的成功而停止了追求的腳步。
首先,要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適合自己的目標,不要脫離實際。其次,要讓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然后超越目標,這樣就可以進一步激發(fā)斗志,以飽滿的學習情緒和旺盛的精力去向更高的目標邁進。最后,培養(yǎng)學生與人為善的心理,拓展其包容萬物的博大胸懷,樹立戰(zhàn)勝挫折的堅強意志,讓學生不以超越他人為人生目標,而以學習他人為跋涉的拐杖,走上不斷認識、完善自我、戰(zhàn)勝自我、超越自我,達到人生更高發(fā)展層次的健康道路。
在具體做法中,我要求D班的每個同學都制定自己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在班級后墻設立一塊勵志牌,把同學們的目標配合自己的照片貼上面。這樣做的目的一是鼓勵同學們勇于公布自己的志向,形成一種積極向上,踴躍進取的班級氛圍;二是在紙面化自己的目標的同時,也承載了其他人對自己的監(jiān)督或期許,這無形當中,也對目標人形成了前進的動力或壓力。
三、不吝嗇鼓勵表揚,激發(fā)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帶來的愉快是一股強大的情感力量,兒童想當一名好學生的愿望就是依靠這個力量。”表揚是激發(fā)學生自信心的一種有效手段,表揚是激勵學生不斷學習、進步的積極的評價方式,但表揚要有一定的藝術性。尤其面對智商一般、活潑好動、自制力較差、知識點常常不過關、問題多、欠帳多、跟不上教學進度的“差”學生時,我們的批評自然就多了一些、表揚也明顯少了,甚至沒有。
針對這種情況,我首先在班級管理和自己的教學過程中,盡量多地使用“表揚”,刺激學生,維持學生的興奮,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比如,我安排每一個同學都有幾乎作為輪值班長,即使是學習很差的或經(jīng)常違反紀律的同學;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班級任務分工。當班級在常規(guī)檢查評比中受到表揚時,我會極力表揚全班同學的努力,并重點表揚某些負責重點部位的同學。讓每個同學都有機會作為輪值班長、每人都有自己的任務分工,對于后進生來說,本身就是一種肯定和表揚。在得到幾次重點表揚后,班級幾個“搗亂分子”開始自覺約束自己,并管理他人,共同維護班級榮譽。
四、以活動促管理,以活動助班風
這里的以活動促管理,并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通過學生自主參與,積極探索的活動來進行的課堂教學活動,而是通過豐富多彩且貼合實際的班級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表現(xiàn)欲,強化他們對成功的渴望。D班級的學生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活潑”,特別活潑好動,其實他們都很聰明,但是有些時候他們還是缺乏一些自我約束的能力。針對學生特點,我認為一定要給他們發(fā)揮和表現(xiàn)的空間,多組織一些班級集體活動,引導他們進行自主管理。于是從接班開始,我就鼓勵學生自己組織一些班級活動,并以此促進班級自我管理。
組織開展集體活動首先要得到班干部的支持,培養(yǎng)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才能得以順利開展。這需要班主任的教育和引導。在我們班的第一次活動中,基本上都是在我的指導下完成的。如我們班級的“辯論賽”第一次舉行時,首先我告訴他們我的想法,讓他們?nèi)ミx擇辯題,告訴他們辯論的基本流程;向他們介紹辯論賽的一些常規(guī)知識,告訴他們該如何做準備工作,如何寫自己的辯論稿,辯論的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當我們班級的舉行第二次辯論賽時,從選題,到人員的選擇,到邀請任課老師等都是由學生自己完成的,我僅對一些小的細節(jié)問題關心了一下。值得一提的是,學生的參與面比以前廣很多,一些平時成績一般,不大說話的同學都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應該說,第二次辯論賽和第一次相比,無論從學生的表現(xiàn),還是整個活動的組織上來看,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班干部是比較辛苦,他們非常積極主動,自身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學生向我提議,組織了“每日一題”活動。他們希望能在數(shù)學難題上做一些探究。后來我建議他們自己出題,自主講評,大家輪流參與進來。現(xiàn)在,每天有一名同學在黑板上出一道數(shù)學題,中午的時候由這位同學來為大家講評。有時,他們還邀請數(shù)學老師參加進來,進行適當點評和補充,學生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了。
我還組織了“單詞王”競賽,以口頭回答和書面默寫為形式,有ABC三個難度層次,每個同學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和詞匯量選擇報名不同的難度級別,每個級別都設立周冠軍、月冠軍和總冠軍。以此活動改變枯燥的單詞背誦作業(y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踐,D班在原先的基礎上形成了固定的學習互助小組,每個班干部負責帶一個小組,他們學習上互相幫助督促,一起進行學習的探究與研討,一起背書訂正,這既推進學科發(fā)展,又培養(yǎng)了他們互助合作的能力。班級活動促進了班級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也促進了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
經(jīng)過半年的實踐,D班逐漸樹立了良好的班風、學風,各科成績也有了顯著的提高。這些舉措雖然并沒有從根本上扭轉(zhuǎn)大部分同學的學習成績,但是班級在各方面都有明顯改善,運動會團體總分從倒數(shù)第一到獲得亞軍、全校跑操比賽榮獲冠軍等榮譽一個接一個,很多老師都覺得不可思議。
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工作方法千差萬別,形式和任務又在千變?nèi)f化,讓我們在實踐中探索總結(jié)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經(jīng)驗。使班級管理的水平不斷躍上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郭召志.怎樣做一個合格的教師[J].防災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2002(03).
[2]付梅莉,樊宏偉.職業(yè)技術院校后進生轉(zhuǎn)化工作之我見[J].河北工程技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02(04).
[3]李琳琳.轉(zhuǎn)型期的教師權威狀況探析[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