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小燕
1976年11月15日,一艘美國水文地理考察船完成了對夏威夷群島北部水域的考察后,考察人員慢慢回收船上的傘狀防墜器。就在防墜器浮出海面之時,只見一條長4.5米、重750公斤的超級大魚浮出水面。在場的人都驚呆了,他們從來沒見過長相如此奇特的大魚。這條魚長著近1米寬的血盆大口,人們便給它取名為巨口鯊(Megachasma pelagios)。這是人類發(fā)現的第一條巨口鯊,被保存在美國火奴魯魯博物館。
巨口鯊是一種鮮為人知的鯊魚族群,它是鯊魚家族里最稀少且最神秘的鯊魚之一。巨口鯊的主要特征是頭大嘴大,身體呈褐色,用一個小背鰭和稍微傾斜的尾巴來幫助它保持平衡。細細的牙齒排成須狀,猶如一個過濾器,可以過濾浮游生物。
巨口鯊分布在世界各地,棲息深度在5~1000米之間。它喜歡在深海中緩慢地游動,用它那泛著熒光的厚嘴唇吸引水母、小魚蝦、浮游生物等來到它的身旁,成為它的美食。
巨口鯊、鯨鯊和姥鯊是人們目前所發(fā)現的三種以浮游生物為食的鯊魚。它們都長著獨特的下巴和鰓。寬大的下巴好似一個大口袋,能裝入大量含有浮游生物的水,細細的牙齒組成的格柵以及用來呼吸的腮可以把水過濾掉,而剩下的浮游生物就成了它們的美味。它們就像海里的“吸塵器”,不斷凈化著海水。
巨口鯊很少浮到海面上來,因此,人們對它的了解也比較少,它身上還有許多未解之謎,在等待著鯊魚愛好者們去探索。
想知道更多鯊魚趣聞嗎?下期再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