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小飛
我總是感到時間不夠??赡芤驗榕说闹心晡C要來得更早一些。30歲之前,一條線索是考研、留學、找工作,一條線索是戀愛、結婚、生孩子——既怕入錯行,又怕嫁錯郎。恨不得要趕在而立之年把一輩子的大事都定下來,方才可以長舒一口氣。前一段,有感于時光流逝,我在微博上寫下一條狀態(tài)——“智慧處在減速之中,必須快速做事”。
畫畫的時候,也是在和時間賽跑。北方的冬天很干燥,筆墨干得太快。一筆完成接著就得續(xù)上一筆,不然便會留下一條印——那是時間故意捉弄你留下的痕跡。把加濕器打開,用噴壺把紙打濕,使盡渾身解數(shù)和時間做抵抗。再提筆感覺好一些了,手機又偏偏在這個時候響起。手忙腳亂的去接電話,一手拿話筒,一手還在繼續(xù)畫著,腦子里想著畫面上的事情,嘴里職業(yè)而熟練地說著:“喂,您好,哪位?”很多畫都是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完成的。年底聚會多,朋友家人熱情邀約,有的時候不得不推辭一些,“忙過這陣兒就好了”競也成了口頭禪。結果“這陣兒”一直就沒過去,也未能如愿“就好了”。忙忙碌碌成了生活的常態(tài)。
這次和譚斐一起在賢空間作雙個展,又是時間緊、任務重。策展人翟耀南把我倆召集在一起時,距展覽開始僅有一個月時間。我和譚斐都是完美主義者,一開始不敢應承。但耀南意志堅決,我倆使了半天美人計也沒能多爭取到一天的時間。之后這一個月,在巨大的焦慮中,每天數(shù)秒倒計時一般算計著怎么把一天當兩天用。一個月后,我與譚斐每人都拿出了至少五件新作。賢空間也在一個月內,完成了現(xiàn)場裝置構建、3D打印衍生品、作品禮盒制作,等等。
展覽開幕的前一晚,我和譚斐一筆一劃地給展覽禮盒里的500多張印刷品簽名,之后賢空間的工作人員又兢兢業(yè)業(yè)地給每一張印刷品,手工蓋章、封印包裝。在和時間賽跑的日子里,我們不計較時間,不在乎多花時間,完美主義的糾結著細節(jié),用心為大家呈現(xiàn)一場有細節(jié)、有品格、有態(tài)度的展覽。
畫展開幕那天北京下了一場雪,但很多老師和朋友都來了。“最難風雪故人來”,我特別感動。開幕式上,老師們說了很多鼓勵的話,我深深把頭埋著,心里覺得慚愧。就像譚斐說的,這次只是我倆一次“過程中的展覽”,以后的日子里,為了作品和時間較勁、和時間和解的路還長著呢。開幕式以后激動的心情不能平靜,我發(fā)了一條微博記錄彼時感受:“今日畫展,畫不完美,展完美。感謝大家,我有了一個完美的個展初體驗。把內心對老師、家人、朋友以及賢空間的感恩化作滿滿的正能量,繼續(xù)向前?!?/p>
展覽結束了。走在街上,看到行人、車和飛鳥,似乎節(jié)奏都舒緩了下來。我有些頓悟。時間沒有偏頗,每個人的時間生不帶來死不帶走。時間沒有痕跡,只有在時間里做成的事,是對過往時間的紀念??傉f時間不夠用,其實是要想明白究竟要用時間干什么。我覺得,我誤會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