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同
母親退休后,只想找點事做,卻成就了母女倆一樁好生意。跟隨80后女孩創(chuàng)業(yè),心靈手巧的大叔大媽們青春煥發(fā)。
2016年初,由一幫大媽大叔純手工制作的皮包在香港皮藝博覽會上被搶購一空,還在會展上與中外客商簽下60多萬元訂單。
媽媽找到生活的目標
28歲的付崧從清華大學畢業(yè)后留京工作?;厣轿魈接H時,她發(fā)現(xiàn)賦閑在家的母親付玉蘭,整個人都變得沒精打采。母親付玉蘭本在山西汽車制造廠從事設計工作,下崗后她開過裁縫店,當過洗碗工,女兒參加工作后,就不讓媽媽去辛苦打工了,可一閑下來,付玉蘭卻備感煎熬。
付崧給母親出主意說:“家里舊衣服不少,送人人家又不要,當廢品賣了也可惜。您干脆把它們拆下來縫制成拼花包,既實用又可當工藝品?!痹瓉沓硕际菍W設計專業(yè)之外,母女倆都喜歡做女紅。付崧的姥姥就是十里八村遠近聞名的“女紅達人”,靠著精湛的手藝和有藝術的配色,做了一輩子嬰兒帽,并以此養(yǎng)活了5個兒女。付玉蘭聽從了女兒的建議,說干就干,她先花一個星期的工夫為付崧做了一個拼花的手拎包,樣子模仿雜志上介紹的韓國最流行的款式。付崧拿到包左瞧右看,贊不絕口。在女兒的鼓勵下,付玉蘭沒事就上網(wǎng)瀏覽流行包的圖樣,看到中意的記下來揣摩著學做。
2012年付崧有了女兒,把母親接到北京幫自己看孩子。帶外孫女的日子里,付玉蘭沒閑著,她做包的式樣越來越多,工藝也越發(fā)精致。一次,有位女同事聽說付崧的媽媽是手工包達人,就主動尋上門來,找出手機中的一幅女包美圖懇求付玉蘭說:“阿姨,您能幫我做一件這樣的皮包嗎?我給您提供原料,事成之后定有重謝哦?!痹瓉?,她在名品專柜相中了一款歐式復古風的限量版真皮手工包,但高達1.7萬元的售價令人咋舌,就想讓巧手付阿姨幫自己“復制”一款。
于是,付崧負責繪制設計圖,并買來輪廓刀、裁線刀、錘子、鑷子等專業(yè)制包工具交給母親,鼓勵她說:“這也是一個能拓寬你創(chuàng)作領域的好機會,好好做吧老太太,大家都看好你。”
付玉蘭果真不負所托,七八天后,一款形神兼?zhèn)涞臍W式大牌手工女包就出爐了。連口金和拉鏈都與正品一模一樣,只是少了個壓制的印花Logo而已。那位女同事一見傾心,執(zhí)意塞給付玉蘭2000元辛苦費。興高采烈地背到公司后,她的時尚包引得同事們艷羨不已。
母女“遠程”創(chuàng)業(yè)
聽多了大家的贊美,付崧也不由怦然心動。不如和母親聯(lián)手開個手工包作坊,自己在北京負責設計,她在家鄉(xiāng)負責制作,一舉兩得。
母女倆攜手踏上了創(chuàng)業(yè)之路。2013年5月,付玉蘭回到了老家山西萬榮縣,一邊照顧年過八旬的老母親,一邊在女兒的支持下辦起了皮包生產(chǎn)廠。說是工廠,其實工人都是本村的村民,平均年齡60歲。付崧辭職后四處聯(lián)系原材料,每一款提包的設計圖也均出自她的手。
付玉蘭負責按照女兒的設計圖裁切皮子,指導生產(chǎn),一名親戚也被付玉蘭從工藝品廠“挖”過來,負責皮包的飾品加工,侄女付倩負責網(wǎng)上銷售。每天早晨8點,住在本村的5個老太就會準時來到付玉蘭的家里工作。由于是全手工生產(chǎn),生產(chǎn)設備除了幾臺縫紉機之外,便沒有別的現(xiàn)代化工具了。一張大工作臺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皮革材料和針線包,墻上掛著裝工具的袋子,里面有付玉蘭她們純手工打造真皮包必備的幾十種工具。切皮、縫拉鏈、定型、補色、打釘?shù)?,全在幾個老太太手中完成。
由于工人都是本村的老人,“制包廠”中午準時下班。雖然工人走了,但付玉蘭忙著接收女兒付崧傳輸過來的新產(chǎn)品圖樣。下午5點多,天漸漸暗下來,工人們陸續(xù)離開。付倩填寫完快遞單,還要把產(chǎn)品歸好類,防止發(fā)錯貨物。付玉蘭安頓好老母親后,開始坐在電腦前和遠在北京的女兒開“視頻工作會議”,內(nèi)容不外乎今天的銷量,以及某個新款在制作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等。
網(wǎng)店和手機微店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充滿感恩的留言,每每看到這些,“客服”付倩都會拉來付玉蘭她們瞧一瞧:“人家買家都夸贊你們呢?!币粠屠咸犃硕际珠_心。
付玉蘭是個講究“工匠精神”的老人,她們明明一天可以做出更多的產(chǎn)品,但為了保證所追求的頂尖品質(zhì),付玉蘭不采用“計件制”的工資制度,而是按大家縫制出來的皮包的品相進行獎罰。她推崇的好產(chǎn)品不僅要做到外觀和內(nèi)里均無瑕疵,連每一針的針距密度也都是相同的。
要把“中國LV”賣遍全球
盡管母親對產(chǎn)品品質(zhì)的要求已經(jīng)精益求精,但付崧還是在網(wǎng)店評論里看到有一些年輕顧客提出了意見,說付玉蘭的手工包雖然做工精良,質(zhì)地上乘,但外觀太過簡潔,不夠有個性。更有人提出,想找她們“私人定制”。
付崧和母親從善如流,又購置了印花機、壓印機等設備,顧客可在網(wǎng)上留言提出自己的要求。比如有的年輕人,不僅追求款式別致,還要求在包上壓印出自己和戀人的英文名、個性簽字、一句情話等,乃至在包夾層中印上自己的童年照片……更有文藝女孩,要求親手繪制包的圖案。付崧變得越來越忙碌,每天都要在網(wǎng)上接待幾十上百名顧客。
偶爾還會有女明星,找付崧定制青花瓷復古包,乃至蜥蜴皮材質(zhì)的奢侈鑲鉆包,最貴的一個,僅定制費就要花兩三萬元,足夠付玉蘭帶領她的“花甲團隊”忙碌一周呢。
為防止不良商家盲目跟風,付崧還申請了專利,注冊了商標。2015年下半年,付崧在北京的設計工作室已經(jīng)有了5名員工,而在山西萬榮縣的“生產(chǎn)基地”,母親付玉蘭的團隊也擴展到了20多人。去年秋天,母女倆聯(lián)手設計的一款民國文藝范兒女包,還在芬蘭國際皮具創(chuàng)意設計大賽上奪得了銀獎。隨著在定制圈內(nèi)聲名日隆,母女倆也開始接到一些來自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地的海外訂單,她們的收入也從每年三四十萬元,一路飆升至七八十萬元。
如今一個個透著經(jīng)典“中國風”的限量級手工包,已從山西萬榮縣“飛”向世界各地。更重要的是,“女紅達人”付玉蘭和一幫花甲大叔大嬸,也在跟隨這位80后女孩創(chuàng)業(yè)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老有所為帶來的精氣神。
付崧說,她和母親立志要將自家的手工包做成中國版的“LV”,終有一天讓這些匠心獨具的魅力產(chǎn)品享譽世界。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