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奇清
1930年12月30日,她出生于浙江寧波。剛出生的她,只要聞到清悠悠的蒿香味,就會咧開小嘴燦然而笑,這讓做教師又懂中醫(yī)的父親想到了《詩經(jīng)·小雅·鹿鳴》中的一句詩:“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于是給女兒取名“屠呦呦”。
盡管屠呦呦是家里5個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在當時重男輕女之風十分盛行且戰(zhàn)亂頻仍的情況下,父母還是節(jié)衣縮食將她送到學校念書。
在寧波效實中學念書時,大方中不乏沉穩(wěn)、聰慧中盡顯質(zhì)樸的屠呦呦,吸引著眾多男同學欽慕的目光,但屠呦呦卻喜歡獨自欣欣然陶醉于野蒿花叢中。有一位男同學,一直默默地注視著她。他叫李廷釗,與屠呦呦同班,和她同齡。
“誰共春光管日華,朱朱粉粉野蒿花”。李廷釗認定,這位喜歡“朱朱粉粉野蒿花”的女子,就是將來一輩子與自己“共春光”的人。高中畢業(yè),李廷釗考上清華大學,屠呦呦考上北大。他們的愛就像青蒿的花兒一樣,細細悠悠的暖香撲鼻而來,拂動著他們愿結(jié)為百年之好的心。
那天,從蘇聯(lián)留學回國的李廷釗見到屠呦呦,第一句話就是:“我們都老大不小了,該成一個家了!”屠呦呦含笑默許。1963年,他們踏上了婚姻的紅地毯,兩人都已33歲。
結(jié)婚時,屠呦呦從北大藥學系畢業(yè)分配到衛(wèi)生部中藥研究所工作已8年。憑借對植物化學、本草學和植物分類學的極大興趣與多年學習、研究的深厚基礎(chǔ),她參加了中國衛(wèi)生部中藥炮制研究工作,并主導編著了《中藥炮炙經(jīng)驗集成》一書。1967年5月23日,中國召開“全國瘧疾防治研究協(xié)作會議”。“523”成了研究防治瘧疾新藥的代號,屠呦呦被任命為“523任務”中“中草藥抗瘧”科技組組長。
在丈夫的支持下,屠呦呦克服一切困難,義無反顧地去了中藥草生長豐茂的海南。在冶金行業(yè)工作的李廷釗身在云南,4歲的大女兒只好住在親戚家,小女兒出生后則被送回寧波老家。
屠呦呦在研究用乙醚提取青蒿素時,不顧同事的勸阻,親自服藥做實驗,結(jié)果出現(xiàn)了中毒現(xiàn)象,發(fā)燒昏迷。李廷釗趕到海南,悉心照料,但屠呦呦還是落下了中毒性肝炎的病根。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終于從中藥成品青蒿的成株葉子中性部分,獲得了她想要的提取物——青蒿素,并且獲取率高達98%以上。
他們的愛情生活就像一握蒿,她是葉和花,他則是莖與干。一心寄情于中草藥研究的屠呦呦,是個不太會打理生活的人。剛結(jié)婚時,一次屠呦呦要到外地考察,臨出門發(fā)現(xiàn)證件找不到了。李廷釗打開她的箱子,發(fā)現(xiàn)里面的東西放得一團糟。他想,看來家庭生活只有靠自己來打理了,他默默承擔起了整理家務、買菜、做飯、拖地、洗衣,購物等所有后勤工作。
屠呦呦去外地開會后乘坐火車回家,在中途??康恼军c,看到好大一片青蒿,于是禁不住下了車。她忘情地觀察著、研究著,當響亮而悠長的汽笛聲將她拉回到現(xiàn)實中時,火車已“哐當哐當”開走了!
在這樣的日子里,他們一步步相攜步入了老年?!罢l憐草玄處,獨對一床書”。退休后,屠呦呦很少外出,宅在家里讀書和寫作。李廷釗常常“軟硬兼施”,讓她多出門走走。一次,兩人很少見地一前一后出了門,鄰居問他們?nèi)ツ膬海钔⑨撔χf:“帶老伴去旅游?!编従佑X得好奇:“去哪兒旅游???”李廷釗一本正經(jīng)說出的地方,卻是他們居住小區(qū)的名字。屠呦呦在一旁笑得合不攏嘴。
“別人還以為我有生活秘書,其實他就是我的秘書?!睂φ煞驇资耆缫蝗占毿闹艿降恼疹櫍肋线险f起來總是滿臉的幸福。年輕時沒有好好顧及身體,屠呦呦落得一身病。李廷釗不僅是老伴的秘書,還成了她的“專業(yè)護理員”。
2015年10月,因為發(fā)現(xiàn)青蒿素治療瘧疾的新療法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屠呦呦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y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