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波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在高中課程體系之中,藝術欣賞課程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因此,高中美術的教學方法必須不斷地適應這種改變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掘美術課程的內在特質,讓學生從其中受益。
【關鍵詞】美術教學 創(chuàng)新 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44
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在整個高中課程體系之中,藝術欣賞課程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教師要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不斷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美術的課堂教學中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從我國目前的高中課程設置來看,美術課程的課時在整個教學安排中的是相對較少的,往往是一周一次的教學安排,而在高三階段甚至都不再安排美術課程,這樣容易造成美術授課的零星化。這種情況下,學生不能夠系統(tǒng)的去學習相關美術知識,造成了學生對于美術課程的排斥甚至輕視。
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美術課程在整個教學中的地位,讓學生理解美術對他們人生發(fā)展的促進作用,我們教師必須重新思考高中美術的教學方法,解決目前學生對于美術課程學習動力不足的現(xiàn)狀,化解學生們對于美術課程的誤解。讓學生能夠從美術課程中受到熏陶,發(fā)現(xiàn)另一個美的世界,從而不斷地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筆者通過不斷的實踐總結,發(fā)現(xiàn)高中美術教學的創(chuàng)新可以從以下方面做起。
一、豐富美術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材料
美術是一個多元的世界,比如油畫,水彩畫,民間剪紙,民間服飾,泥塑,風箏手工,刺繡等等這些都是美術課程所涵蓋的。以往由于教學硬件設施的限制,并不能很方便的獲得豐富的美術資源,如今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高中教學硬件設施也不斷的更新,在這樣一個信息時代,獲取這些資源十分便捷。這就為多元化的美術教學提供了可能。同時班級里面的學生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這樣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美術資源,去深入的學習,甚至可以做到專而精的學習,這樣的做法,能夠做到因材施教,還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科學的學習方式,從而促進其他學科方法的轉變。
二、美術教學生活化,實施“體驗式教學”
在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很少有“體驗式教學”的經(jīng)驗,相反在其他歐美等發(fā)達國家這種教學模式卻十分的普遍。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吸取別人的優(yōu)秀的教學經(jīng)驗,學習別人先進的教學理論,然后從自身實際出發(fā),探究出一套適合自己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
在西方教學理論中,“經(jīng)驗”的概念十分重要,所謂“經(jīng)驗”不是讓學生對于知識只是感官性的認識,而是能夠根據(jù)自身的生活實際和經(jīng)驗,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去嘗試和創(chuàng)造所謂的“知識”。這種方法是一種高效的教育方式,不僅能讓學生深刻的理解知識內在的含義,還能夠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體驗式教學”在美術課程中同樣適用。比如在講授凡·高的偉大作品《向日葵》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去探討一些對向日葵這種植物的直觀認識,并通過多媒體播放向日葵生長的慢鏡頭紀錄片。有了這些基礎的積累,這樣就可以從一個客觀的角度去分析《向日葵》這部作品所展現(xiàn)的景象。然后可以分組讓學生們搜集關于凡·高的生活經(jīng)歷,再從作者自身和作品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去分析,這樣往往能夠讓學生更加客觀的學習一部作品,這種做法的好處是不僅簡單地學習了美術知識,還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比如資料整理能力,分析能力,這些能力往往對于其他方面的學習是大有裨益的。
三、高中美術教師角色的轉變
教師在任何的課程教授中都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但是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往往是知識的“灌輸者”。而且學生們對于教學模式比較保守的教師,往往有一種畏懼的心理,因為課堂上只有知識的輸出,而沒有情感上的互動,讓學生在課堂上思維放不開,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成果。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進行角色轉變,成為整個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參與者,為學生服務,為教學課堂服務。
由于美術課程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往往要求美術教師具有過硬的基本素質和最前沿的學科視角,能夠準確把握當前美術界的動向,把最近的美術信息帶給學生,讓學生體會到一種全新的時代感,甚至通過美術老師這個窗口認識到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教師在制定美術教學計劃中,要合理安排學習任務,讓學生能夠成為教學過程的探究者,通過親身的實踐去感知美術作品。
同時,要做好小組討論,小組討論的效果好與壞往往和教師學習任務的安排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這就要求美術老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小組特色分配不同的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他們大膽自由發(fā)言,往往這種發(fā)言只要能夠表達“真善美”的情懷,教師就應該給予鼓勵和保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滿情感,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人文關懷,這也是美術教學甚至是其他人文社科的學科的終極目的。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放飛他們的活躍的思維,激發(fā)他們的對于美術的興趣,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到美術課程的教學中來,通過這種引導,必定能夠讓學生在美術課程的教學中形成良性的審美,對這個世界的探索充滿更多的興趣。
通過以上模式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就能夠充分發(fā)揮美術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高中課程中,每個學科都有著獨特的學科知識,美術也是一樣,有著獨特的學科魅力,通過美術的教學,能夠讓學生從知識層面,審美層面,情感態(tài)度層面都得到應有的提升。
在美術教學中通過對藝術作品的賞析,讓學生用清晰流暢的專業(yè)術語對于藝術作品做出有效的認知和評價,這對于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美術教學中,通過立體化體驗式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透過藝術作品感知到美術作品背后的時代背景,深刻的理解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時候的藝術體驗,從而讓學生感知到藝術的魅力。通過美術教學的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直觀的理解美術創(chuàng)作的技法,讓學生把眼前的世界,內心的世界,通過畫筆,通過水彩,通過畫布等等去展現(xiàn)出來,讓他們開拓出一個全新的世界,找到情感的依托,讓他們的內心朝著“真善美”的方向而發(fā)展。
總之,美術的作用是巨大的,美術是讓人充分的去表達自己,表達對這個世界看法的有效途徑。通過高中美術的基礎教育,能夠讓學生們充分認識自己,促進自己的不斷成長和綜合素養(yǎng)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