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暉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遺杯。
——【唐】陸龜蒙《秘色越器》
暮春驟雨初歇,枝頭結(jié)出第一個梅子,青嫩色的。龍泉窯就用這種梅子的青色來命名其代表性瓷器。
當年,窯工們揮汗如雨,一雙手又換另一雙手,煉泥、制胚、上釉、燒造,窯火炙烤,火焰明滅……終于,一雙普通的手捧出一件青瓷。
“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jié)?!庇^之,似玉非玉而勝玉,最單純也是最執(zhí)著的顏色。青色的梅子會變軟,“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少女也不見了蹤影,唯有龍泉青瓷將這份青翠剔透定格下來,成為宋代瓷器登峰造極的精品。
在四川宋瓷博物館,面對近千件瓷器,可以穿越,可以觸摸,宋朝特別是南宋沉淀的歲月和文化,就凝結(jié)在這一件件瓷器里,帶著手作的溫度。
“我清楚地記得,這批宋瓷是1991年9月19日被發(fā)現(xiàn)的。”遂寧市文物局局長、四川宋瓷博物館館長何瀛中回憶說。那一天,遂寧市船山區(qū)南強鎮(zhèn)金魚村的幾個農(nóng)民正在菜地里翻土,突然大家聽到“哐”的一聲,接著一個瓷瓶露了出來:挖著寶貝了!
這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宋瓷窖藏,共出土器物1005件,其中瓷器985件,以龍泉窯青瓷、景德鎮(zhèn)窯青白瓷為代表,數(shù)量最多,品質(zhì)最佳。此外,還有定窯白瓷、彭縣窯白瓷、耀州窯青瓷、廣元窯黑瓷,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窯場的產(chǎn)品,品種十分豐富。
“所謂窖藏,就是不同于我們熟知的墓葬、手工作坊遺址和生活居住遺址。它是因為戰(zhàn)亂等突發(fā)事件,窖藏主人將有價值的財寶和器物藏匿于地下而形成的?!焙五薪忉屨f,因為窖藏出土的器物一般較精美,大多屬于所處時代的上等產(chǎn)品,也往往反映了一個時期物質(zhì)文化發(fā)展的主流。
遂寧窖藏宋瓷是中國南宋制品,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共計有國家一級文物29件,二級文物200多件,三級文物500多件,其他屬于普通文物。這批窖藏宋瓷彌足珍貴,轟動于世,被譽為“國之瑰寶”。
其中,鎮(zhèn)館之寶是青釉荷葉形蓋瓷罐,它高31.3厘米、寬23.8厘米、最大腹圍接近1米,是南宋龍泉窯青瓷中最大的一件瓷器,也是宋瓷當中唯一一件荷葉形蓋罐,全球僅此一件,被稱為中國瓷器三大國寶之一。罐蓋呈荷葉狀,其造型端莊秀美,圓潤豐滿,釉色純正明亮,整體給人以極和諧的韻律美感,堪稱南宋龍泉窯青瓷的標準器及代表作品,是難得一見的稀世珍品。
清朝人藍浦曾在《景德鎮(zhèn)陶錄》一書中總結(jié)道,“自古陶重青品”。宋朝是陶瓷美學的劃時代時期,美學追求是“意境”。龍泉青瓷的美,是“如蔚藍落日之天,遠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淺草初春”,是“青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它契合了中國文人對美的追求:含蓄、內(nèi)斂、優(yōu)雅、深沉。它靜默成景,卻又意境深遠,有“雍容之量”,有“詩風之純”,有“離騷之情”,有“建安之骨”,有“宋詞之韻”。
遂寧宋瓷的出土,被文物界評價為“我國陶瓷考古的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對中國陶瓷史的研究將起到極大的貢獻”。“過去,如果歐洲王公貴族獲得一件宋瓷,就會為這件宋瓷特意舉辦一次專場舞會,足見宋瓷在歐洲受重視的程度?!焙五薪榻B說。
目前,四川宋瓷博物館50件(套)文物正在寧波博物館展覽?!皣鴥?nèi)外這類的展覽很普遍,對普通觀眾而言,通過它們可以了解宋朝人雅致的生活情趣、復古禮儀、器用的藝術(shù)成就,從而很好地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焙五姓f,博物館這樣做是要讓文物“活”起來,讓文物發(fā)揮公共資源效益。
凝視眼前這些800多年前的宋瓷精品,不覺陣陣清風徐來……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由四川宋瓷博物館提供)
責編:舒小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