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宏 童 茜
430030 武漢市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婦產科
?
品管圈活動在氣壓治療儀治療宮頸癌根治術后下肢水腫患者中的應用
張宏童茜
430030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婦產科
摘要目的:探討品管圈活動在氣壓治療儀治療宮頸癌根治術后下肢水腫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2年9月~2013年8月宮頸癌根治術患者150例,采用常規(guī)護理;選擇2013年9月~2014年8月宮頸癌根治術患者150例作為觀察組,通過品管圈活動,確定主題,進行現(xiàn)狀調查、原因分析、對策擬定和實施、效果評價和護理流程標準化等進行護理,比較品管圈活動在氣壓治療儀對宮頸癌根治術下肢水腫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氣壓治療的落實率、住院患者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品管圈活動的開展,能增加宮頸癌患者氣壓治療的落實率,減輕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下肢水腫的程度,有效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品管圈;宮頸癌根治術;下肢水腫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6.033
宮頸癌是危害婦女健康的主要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之一,其發(fā)病率及死亡率因地域不同,經(jīng)濟文化狀況不同而有顯著差異。近年來由于社會行為模式發(fā)生改變,患者趨于年輕化,篩查人類高危型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率增高,早期診斷率有明顯提高。但對于未定期篩查宮頸細胞學及HPV檢測的人群,仍有較多例數(shù)發(fā)展成為宮頸浸潤癌。對于早期宮頸癌(Ia-IIa期)患者一般以手術治療為主,需行廣泛子宮切除加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切除范圍包括至少3 cm寬的主骶韌帶、陰道旁組織及陰道壁。IIb期患者可以在有效的新輔助化療后開展該術式。因盆腔淋巴結清掃后結扎了淋巴管及盆腔小靜脈斷端,致近期內淋巴和靜脈回流受阻,患者術后常常出現(xiàn)下肢腫脹、盆腔淋巴囊腫合并感染、疼痛、行走困難等癥狀,甚至出現(xiàn)下肢靜脈血栓及重要臟器栓塞等嚴重并發(fā)癥[1]。為降低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減輕宮頸癌患者術后的痛苦,我們近年來對宮頸癌根治術患者術后早期采用氣壓治療儀對患者進行干預治療以預防和治療雙下肢水腫。我科自2013年9月開展了品管圈活動,實施1年以來,在降低宮頸癌根治術患者下肢水腫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2013年9月~2014年8月宮頸癌根治術患者150例作為觀察組,年齡28.4~65.1歲,平均(45.3±7.2)歲;臨床分期:Ia期52例,Ib期65例,IIa期27例,IIb期6例;手術時間2.0~4.7 h,平均(3.0±0.7)h。選擇2012年9月~2013年8月宮頸癌根治術患者150例作為對照組,年齡27.8~64.9歲,平均(43.8±7.9)歲;臨床分期:Ia期46例,Ib期74例,IIa期21例,IIb期9例;手術時間2.2~4.6 h,平均(3.0±0.5)h。兩組患者年齡、宮頸癌臨床分期以及手術時間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品管圈互動護理,具體如下:
1.2.1主題選定我科于2013年9月成立品管圈小組,圈名為"丫丫圈",旨在通過我們的努力,降低下肢水腫的發(fā)生率,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發(fā)生率,減輕宮頸癌患者術后的痛苦,重燃她們生命的希望。我們的圈徽由兩支小腳丫組成,小腳丫上印著笑臉,笑臉拼湊成愛心的形狀,背景以粉紅為主。圈徽中的小腳丫意味著我們此次主題是針對患者的雙側下肢為主,上面的笑臉是通過早期介入干預護理從而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fā)生率,患者對我們的工作露出滿意的笑容。小組共有8人,其中圈長1人,為高年主管護師,輔導員為護士長,圈員6人,其中護師3人,護士3人。學歷均為本科。我科針對本??魄?大疾病之一的宮頸癌為特色治療方向,組織護理人員采取頭腦風暴法,各抒己見,提出多個主題,根據(jù)重要性、緊迫性、圈能力等進行評分比較,從中選定“降低宮頸癌根治術患者下肢水腫發(fā)生率”為活動主題。
1.2.2現(xiàn)狀調查在2013年9月~2014年8月隨機抽取宮頸癌根治術患者150例,均在全麻下行擇期經(jīng)腹或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廣泛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其中IIb期患者均經(jīng)過1~2個療程新輔助化療后病灶縮小才獲取到手術機會。我們首先組織圈員對常規(guī)護理流程下氣壓治療落實不到位的情況進行了原因分析,列舉了一些原因的條目作為以后對比分析的指標。可能出現(xiàn)氣壓治療缺失的原因見圖1。
圖1 造成PDA執(zhí)行率低的原因分析魚骨圖
對照組患者氣壓治療缺失例數(shù)68例,落實率為54.7%。原因:下肢深靜脈血栓相關健康宣教知識缺乏17例,護士對氣壓治療缺乏主動性14例,護士容易產生倦怠10例,患者不能理解,拒絕配合工作8例,經(jīng)濟能力不足8例,護士工作繁忙不能按時落實6例,護士缺乏責任心,不能按時完成氣壓治療4例,非專業(yè)人員按摩患者不能接受1例?;颊邼M意度僅為83.3%。
1.2.3設定目標根據(jù)目標值=現(xiàn)狀值-(現(xiàn)狀值×改善重×圈能力),我科設定目標為: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氣壓治療的落實率上升至87.5%,患者滿意度≥95%。
1.2.4對策擬定和實施針對以上造成氣壓治療缺失的原因,小組經(jīng)過討論分析,制定了如下措施,并積極組織實施:
1.2.4.1納入研究對象隨機抽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在我科行手術治療的宮頸癌患者150例,由品管圈成員對其按照品管圈護理措施實施術后護理。統(tǒng)計患者年齡、宮頸癌分期、手術時間等常規(guī)指標。由品管圈內??谱o士來進行氣壓治療,術前對患者行深靜脈血栓(DVT)相關知識宣教,讓其知曉氣壓治療對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屬的理解和配合。
1.2.4.2術后24 h開始氣壓治療,由品管圈內??谱o士來進行氣壓治療,具體實施方法如下:先進行足浴,然后進行雙下肢氣壓治療,兩者均2次1日。足浴的具體方法:用40~50 ℃溫水浸泡雙足,每天2次,每次30 min[2]。擦干雙足后接著進行雙下肢氣壓治療,采用美國SCD Express氣壓治療儀對患者雙側下肢進行氣壓按摩,2次/日,每次30 min,連續(xù)7 d。氣壓治療儀具體參數(shù)的設置:(1)采用雙腿、雙足的工作模式,調節(jié)氣囊壓力,盡最大程度賦予血液能量,獲得最佳靜脈回流效果。腿套壓力:30~60 mmHg可調,默認40 mmHg。調節(jié)步長:10 mmHg,充氣時間8 s;足套壓力:120~160 mmHg可調,默認130 mmHg。調節(jié)步長:10 mmHg,充氣時間5 s。該模式在腿部有傷口的情況下也可使用。(2)調節(jié)最佳的壓力循環(huán)時間,即通過傳感器獲得近似血液再充盈時間,進而獲得最佳靜脈排空效果。根據(jù)每例患者不同的靜脈再充盈時間自動調節(jié)對腿部或腳部壓力間歇的時間。(3)最佳壓力模式連續(xù)壓力:腳踝腔-小腿腔-大腿腔梯度壓力60,50,45,40,30 mmHg,依據(jù)周期性的充氣原理,通過充氣腿套對腿部進行360°全方位按壓,氣泵間歇向氣袋內充氣,在設定的治療壓力下,通過空氣波壓力的作用,依次按摩足部、小腿、膝蓋、大腿,作為一個圓周壓力循環(huán)周期。氣壓治療儀可以加快肢體血液流速,漸進性地促進靜脈血液和淋巴液從遠心端向近心端回流,加強動脈灌注,加速組織水腫消退,使局部代謝和炎性物質得以清除[3]。以上護理方法連續(xù)進行7 d。
1.2.4.3開展以患者家庭為單位的健康教育知識指導,品管圈內責任護士負責教會患者家屬正確的足部護理按摩方法,由護理人員督促家屬來完成。家屬的參與會成為癌癥患者強大的支持力量,使患者身心愉悅,有利于疾病的康復。
1.2.4.4病區(qū)內加強宮頸癌護理知識的宣傳,應用小廣播、健康教育宣傳單、板報等各種途徑使患者和家屬了解早期介入干預護理的重要性。
1.2.4.5病房定期組織宮頸癌患者術后康復護理的趣味活動,鼓勵患者與家屬共同參與,提供護患互相交流探討的平臺。
1.3效果評價每月統(tǒng)計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氣壓治療的實施情況,包括實施例數(shù)、實施時間、缺失例數(shù)及原因分析、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例數(shù)及轉歸情況等,并發(fā)放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對每位宮頸癌氣壓治療的患者進行調查。每月對存在問題進行反饋分析并持續(xù)改進。
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患者氣壓治療落實、滿意度、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情況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氣壓治療落實、滿意度、下肢深靜脈
2.2制定了宮頸癌術后護理標準流程品管圈活動的開展使我科總結出了一套規(guī)范的宮頸癌根治術后康復護理的方法,并制定出標準化流程。每位護理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護理流程來進行。
3討論
3.1具體指標變化體現(xiàn)品管圈活動成果隨著品管圈活動的開展,逐步落實優(yōu)化護理流程,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宮頸癌患者術后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質量。早期宮頸癌需行廣泛子宮切除+盆腔淋巴結清掃的手術,因盆腔組織切除范圍廣,對盆腔臟器的血供、神經(jīng)支配、淋巴及靜脈回流影響較大,因此容易出現(xiàn)各種術后并發(fā)癥。利用足浴加氣壓治療的方法,可以促進淋巴回流及靜脈側枝循環(huán)的建立,能在術后盡快緩解下肢腫脹、疼痛等癥狀,對降低宮頸癌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有滿意的效果。通過實施品管圈活動,氣壓治療儀治療的缺失率明顯下降,患者滿意度有較大提高,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及風險明顯下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我們通過品管圈活動加強宮頸癌術后氣壓治療是確實有效的。由此次研究我科總結出了一套科學高效的宮頸癌根治術后康復護理的方法,并制定出標準化流程。并且規(guī)定,在以后的宮頸癌術后護理中,每位護理人員都要嚴格按照護理流程來進行。
3.2激發(fā)了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提升了護士自身價值品管圈管理強調的是共同參與,每名成員既是管理者,又是實施者。它可以充分調動全體成員的工作積極性,促進工作質量的持續(xù)改進。在此次QCC活動中,圈員們充分發(fā)揮出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圈員們訂立目標,提出問題,一起討論,研究對策,找出解決方法,從而改進工作,從中體驗到自身的價值和工作的樂趣[4-5]。
3.3關于氣壓治療原因的反思及改進措施通過品管圈活動,護理人員在解決問題的能力、責任心、溝通協(xié)調、自信心、團隊凝聚力、積極性、和諧度方面都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在兩組氣壓治療缺失原因對比中可以明顯看出,對于護理人員方面的一些主要因素如積極性、專業(yè)知識掌握、宣教方面所導致的缺失情況已經(jīng)大為改善甚至消失。護理工作量大仍然是我們不能按時落實氣壓治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協(xié)調護理工作量與護理工作質量之間的矛盾,是決策者需要考慮的難題。在實施品管圈護理管理后,患者及家屬因素導致氣壓治療缺失占主要原因,改善情況不理想。患者知識層次、社會經(jīng)濟觀念等不同,衛(wèi)生宣教方法仍然不夠合理。經(jīng)濟原因仍然是限制患者選擇治療護理的主要因素,導致部分患者仍然不能接受氣壓治療,進而導致下肢靜脈血栓的發(fā)生,增加了患者痛苦及治療費用,延長了住院時間,相反得不償失。我們可以借助品管圈的力量,集思廣益,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交流溝通,提高交流溝通技巧,爭取能早期介入干預治療,將氣壓治療作為預防宮頸癌術后下肢靜脈血栓的重要護理措施常規(guī)開展。
參考文獻
[1]張宏,范瑩.足浴聯(lián)合下肢按摩預防宮頸癌根治術后下肢水腫[J].護理學雜志,2013,28(20):45-46.
[2]梁權芳,劉銀清,潘方利,等.中藥足浴配合康復按摩對產婦康復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10(10):235-236.
[3]李連紅,孫麗.動靜脈足泵在預防婦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應用[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15,36(2):79-80.
[4]王蓉花,馬遜,朱亞梅.品管圈活動在降低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發(fā)生率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9):130-131.
[5]文瓊,劉永芳,楊德蘭,等.品管圈在化療患者外周靜脈給藥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60-63.
(本文編輯崔蘭英)
The applica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the air-pressure therapeutic apparatus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edema after the radical trachelectomy
ZHANG Hong,TONG Qian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ffiliated Tongji Hospital ,Wuhan43003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the air-pressure therapeutic apparatus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edema after the radical trachelectomy. Methods: Selected 150 cases of patients who had underwent the radical trachelectomy from September 2012 to August 2013 , to whom were treated with the regular nursing; selected 150 cases of patients who had underwent the radical trachelectomy from September 2013 to August 2014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ducted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of confirming the theme and carrying out status investigation, cause analysis, countermeasure protocol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evaluation and nursing procedure standardization to give nursing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the air-pressure therapeutic apparatus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edema after the radical trachelectomy. Results: The workability of the air-pressure therapeutic apparatus treatment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both surpasse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lower limbs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ccurrence rate of the former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onduct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workability of the air-pressure therapeutic apparatus treatment, alleviate the lower limbs deep venous edema and prevent the formation of the lower limbs deep venous thrombosis, thus benefit for the patient's early rehabilitation and raising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Radical trachelectomy;Lower limb edema
(收稿日期:2015-05-05)
通信作者:童茜,本科,護士
張宏: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