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強
有心理學家提出,學生的心靈好像沒有干透的水泥一樣,一點點的傷害都會對他們產(chǎn)生影響,甚至會產(chǎn)生嚴重的后果。要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成長,班主任就要做好師生之間的溝通工作,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班級管理,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一、付出愛心,收獲快樂
班主任首先要付出自己的一片真心,用愛去感動學生,敷衍了事、應(yīng)付式的談話反而會引起學生的反感,要讓學生說出心里話,班主任就要以誠待人,這樣才能夠起到感化學生的作用。
有一個學生比較邋遢且懶惰,在個人衛(wèi)生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和這個學生接觸了幾次,談心之后,該生有所改進,但是沒有過幾天就故態(tài)復萌,恢復了原來的樣子。其他學生也對他頗有微詞,認為他不注意儀表,喜歡亂扔垃圾,影響了班級的衛(wèi)生情況。在有一次春游活動中,班級的學生在一起聚餐,該生突然拿出餅干請班主任吃,當時其他的同學便嘲笑該生,表示:“老師才不會吃你的餅干呢,你那么臟,手上都是細菌。”該學生滿臉通紅,十分尷尬,最后支支吾吾地表示:“我已經(jīng)洗過手了?!卑嘀魅卧诳吹搅诉@樣的情境之后便果斷地接過了學生手中的餅干,并吃了下去,表示:“老師相信你真的洗過手了。不過,你今后要努力保持啊,要一直都讓自己的儀表干干凈凈的,讓大家都相信你啊?!卑嘀魅蔚呐e動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沒有被教師輕視,他得到了尊重,于是便真的開始慢慢改觀,最后漸漸地改變了自己。教師由于付出了一片真誠,所以才收獲到學生的改變。
二、因人而異,尊重差異
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做到因材施教,不能犯教條主義,照搬老一套的工作方法,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情況要采取不同的措施,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班級管理。
有兩名學生的物理成績都很差,但是班主任在經(jīng)過了仔細的觀察之后卻發(fā)現(xiàn)他們的具體情況不一樣,其中一個學生是因為本身厭惡物理,所以才不好好學習,而另一名學生卻想學好,但是卻不懂得學習方案。針對這兩個學困生的不同情況,班主任制定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對于厭惡物理的學生,教師帶領(lǐng)他參加了物理興趣小組,當他看到其他學生制作的機器人之時,觸動了好奇心,教師趁此機會鼓勵他認真學習物理,制作出更好的機器人。而對于另一個不懂得學習方法的學生,他的問題在于性格太過于內(nèi)向,所以每次小組活動的時候都不敢發(fā)言和其他同學討論,不懂的問題也不問。為了解決他的問題,班主任從鼓勵該學生參加課前五分鐘演講開始,鼓勵他在大家面前說話,讓他的性格慢慢地變得開朗,他的學習成績自然也取得了進步。
孔子就曾經(jīng)提出“因材施教”的觀點,而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也要注意到這一點,可以通過建立學生檔案的方法來具體分析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根據(jù)他們的問題從根源入手,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換位思考,扎實高效
很多教師往往會有恨鐵不成鋼的想法,不理解自己明明是為了學生好,但是學生為何就不接受,反而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妨采用換位思考的方法,換一個角度,站在學生的位置來考慮這個問題,這樣或許可以找到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從而對癥下藥,提高工作效率。
班級里有一個學生的性格十分暴躁,經(jīng)常和其他的同學打架,甚至還敢和老師頂嘴,一些任課教師都認為該學生沒救了,表示要放棄他。班主任卻抱著換位思考的想法,努力接近該學生,傾聽他的心聲,在給該學生制作德育檔案的時候,教師發(fā)現(xiàn)該學生的心理問題是有原因的,該學生來自單親家庭,父親早出晚歸,且有酗酒的毛病,經(jīng)常打罵他,這才造成了這個學生的性格上有偏激的現(xiàn)象。班主任在了解這一切之后找準了工作的方向,從該學生的家長入手,在家訪中對該學生的父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服他參與到對兒子的德育教育中來。在班主任的努力下,該父親逐漸改變了酗酒的惡習,雙休日也會和孩子一起打羽毛球,進行溝通,久而久之該學生暴躁的脾氣也有所改觀。教師正是因為采用了換位思考的方法,才找到了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挽救了這名學生,讓他取得進步。
班主任只有真正地和學生“打”成一片,和他們拉近彼此的距離,才能夠真正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用換位思考的方法可以讓教師更好地感知學生的心理,從而根據(jù)具體情況來改變自己的德育策略,收到更好的工作效果。
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班主任不是一蹴而就的,班主任要搞好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從心底深處愿意接近學生,愿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通過換位思考的方法來更好地感知學生的心理,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來選擇不同的德育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管理好班級,讓班級中的學生成長為社會需要的棟梁。
(作者單位:甘肅張掖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