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雅俗通十五音》非“下上與上上同”而是“濁上歸下去”

    2016-05-21 01:37:17林寶卿劉子立廈門大學(xué)中文系福建廈門361005
    閩臺文化研究 2016年1期
    關(guān)鍵詞:聲調(diào)

    林寶卿 劉子立(廈門大學(xué)中文系,福建 廈門361005)

    ?

    《雅俗通十五音》非“下上與上上同”而是“濁上歸下去”

    林寶卿劉子立
    (廈門大學(xué)中文系,福建廈門361005)

    摘要:《雅俗通十五音》初版于嘉慶二十三年(1818),是漳州東苑謝秀嵐編輯的反映當時漳州方言的一本韻書?!堆拧仿暷甘逡?,五十個字母分八音,八音的稱說是:上平聲、上上聲、上去聲、上入聲、下平聲、下上聲、下去聲、下入聲。在每個字母的下上聲都是說“全韻與上上同”,實際上是七音(七個聲調(diào))。為了論證“下上”是否與“上上”同,本文一方面從五十個字母八音中的下去字逐字考證,得出的結(jié)論是非“下上”與“上上”同,而是“下上”歸“下去”;另方面從早《雅》一百年左右代表福州方言的韻書《戚林八音》的濁上歸陽去作為印證,說明羅常培先生、邵榮芬先生、李新魁先生的論述“濁上變?nèi)ァ贝苏Z音規(guī)律估計到南宋就已遍及全國大多數(shù)方言是相吻合的。

    關(guān)鍵詞:《雅俗通十五音》;聲調(diào);濁上歸下去(陽去)

    2013年4月,我(林寶卿)接受國家古籍整理出版項目《古代方言文獻叢刊》主持人北京語言大學(xué)華學(xué)誠教授的任務(wù),??薄堆潘淄ㄊ逡簟放c《渡江書》(以下簡稱《雅》和《渡》)。兩年多來,對《雅》的??笔斋@非淺,以往雖寫過《略談增注雅俗通十五音》、[1]《閩南方言三種地方韻書比較》[2]等論文,但研究角度不同。此次逐韻、逐字???,查字音反切、文白讀、字義及其方言義、用字等問題,對《雅》有所新發(fā)現(xiàn)。劉子立博士通過幫忙查找資料,從中發(fā)現(xiàn)一些可資借鑒之處。今論證《雅》聲調(diào)非“下上與上上同”,而是“濁上歸下去”的論點。

    《雅》出版于嘉慶二十三年(1818),東苑謝秀嵐輯,文林堂藏版(另一說林文堂藏版),是朱墨套印,分為八卷,還有其他版本,本人采用的底本即此版本,高雄慶芳書局影印出版,一冊八卷,朱墨雙色套印。編者謝秀嵐生平事跡尚無可考,據(jù)黃典誠教授的《漳州〈十五音〉述評》,[3]認為謝秀嵐應(yīng)是一個不在士林之中的落第秀才,平時讀了不少書,對“小學(xué)”特別有興趣,在等韻學(xué)上下過一番苦功,頗有獨到之處。

    一、《雅》非“下上與上上同”而是“濁上歸下去”

    《雅》十五音,即指十五個聲母,其字母和音標構(gòu)擬如下(以下皆用國際音標,“-h”表示送氣,o 代表零聲母):

    《雅》五十個字母分八音,不難看出五十個字母指韻母,八音指聲調(diào)。我們以卷一字母及其八音為例:

    卷一:君堅金規(guī)嘉

    君上平聲君字韻君上上聲滾字韻

    君上去聲棍字韻君上入聲骨字韻

    君下平聲群字韻君下上聲滾字韻(全韻與上上同)

    君下去聲郡字韻君下入聲滑字韻

    八音指上平聲、上上聲、上去聲、上入聲、下平聲、下上聲(全韻與上上同)、下去聲、下入聲,實際上是七音。它們分別是陰平1、陰上2、陰去3、陰入4、陽平5、陽上6、陽去7、陽入8(下面聲調(diào)符號用數(shù)字表示)?!堆拧肺迨畟€字母分八音中,每一卷每個字母的下上聲都說明“全韻與上上同”,但事實如何?我們著重從韻書每個字母下去聲(陽去)的字入手,逐字查檢它們的反切,從中找出“濁上歸下去”的字。何謂“濁上歸去”?即反切上字是全濁聲母(指《廣韻》並、奉、定、從、邪、澄、崇、船、禪、群、匣等十一母的字),反切下字是上聲字,被切字應(yīng)讀去聲。

    卷一字母:君堅金規(guī)嘉

    君下去聲郡字韻kun7(根據(jù)今漳州話擬音)

    邊pun7笨《集韻》部本·混(部:並母;“本”屬混韻字)

    地tun7遁《集韻》杜本·混(杜:定母;“本”屬混韻字)

    喜hun7混《集韻》戶袞·混(戶:匣母;“袞”屬混韻字)

    堅下去聲健字韻kian7

    邊pian7辮、辯《集韻》婢典·銑(婢:並母;“典”屬銑韻字)

    求kian7件《集韻》巨展·狝(巨:群母;“展”屬狝韻字)

    時sian7善、僐、單、墠;《集韻》上演·狝(上:禪母;“演”屬狝韻字)

    喜hian7莧《集韻》胡典·銑(胡:匣母;“典”屬狝韻字)

    規(guī)下去聲柜字韻kui7

    求kui7跪《集韻》巨委·紙(巨:群母;“委”屬紙韻字)

    地tui7縋《集韻》馳偽·寘(馳:澄母;“偽”屬寘韻字)

    他thui7膇《集韻》馳偽·寘(又讀tui7,馳:澄母;“偽”屬寘韻字)

    嘉:下去聲下字韻k7

    求kз7下《集韻》亥雅·馬(亥:匣母;“雅”屬馬韻字文h7上~白k7真~(很低))

    喜hз7廈《集韻》亥雅·馬(亥:匣母;“雅”屬馬韻字文h7大~文7~門)

    卷二字母:干公乖經(jīng)觀

    干下去聲Ο字韻(Ο字韻指沒有求k聲母與此韻拼成的字,下同。)

    喜han7旱《集韻》下罕·旱(下:匣母;“罕”屬旱韻字)

    英an7限《集韻》下簡·產(chǎn)(下:匣母;“簡”屬產(chǎn)韻字

    文han7期~白an7~制)

    字母 柳 邊音標 l  p 求k去地頗kh  t  ph 他th曾入時ts  dz  s 英o門語出喜b  g  tsh  h

    觀下去聲縣字韻kuan7

    頗phuan7伴《集韻》部滿·緩(部:並母;“滿”屬緩韻字)

    地tuan7篆《集韻》杜袞·狝(杜:定母;“袞”屬狝韻字)緞、斷《集韻》杜管·緩(杜:定母;“管”屬緩韻字)

    曾tsuan7撰《集韻》雛綰·潸(雛:崇母;“綰”屬潸韻字)

    喜huan7范·犯《集韻》父鋄·范(父:奉母;“鋄”屬范韻字)飯《集韻》父遠·阮(父:奉母;“遠”屬阮韻字)

    卷三字母:沽嬌稽恭高

    沽下去聲怙字韻k7

    邊p7部《集韻》伴老·姥(伴:並母;“老”屬姥韻字)

    地t7肚、杜《集韻》動五·姥(動:定母;“五”屬姥韻字)

    頗ph7薄《集韻》伴老·老(伴:並母;“老”屬姥韻字)

    善h7后、厚《集韻》胡口·厚(胡:匣母;“口”屬后韻字)

    戶、滬《集韻》后五·姥(后:匣母;“五”屬姥韻字)

    稽下去聲易字韻ke7(訓(xùn)讀字)

    地te7第《集韻》待禮·薺(待:定母;“禮”屬薺韻字)

    曾tse7坐《集韻》徂果·果(徂:從母;“果”屬果韻字)

    蟹he7蟹《集韻》下買·蟹(下:匣母;“買”屬蟹韻字)

    高下去聲膏字韻ko7(膏:居號·號ko2訓(xùn)讀ko7)

    地to7舵《集韻》待可·哿(待:定母;“可”屬哿韻字)

    卷四字母:皆巾姜甘瓜

    巾下去聲近字韻kin7

    求kin7近《集韻》巨謹·隱(巨:群母;“謹”屬隱韻字)

    地tin7陣《集韻》直忍·軫(直:定母;“忍”屬軫韻字)

    曾tsin7盡《集韻》在忍·軫(在:從母;“忍”屬軫韻字)

    時sin7腎《集韻》是忍·軫(是:禪母;“忍”屬軫韻字)

    甘下去聲字韻kam7

    英am7頷《集韻》戶感·感(文ham7白am7。戶:匣母;“感”屬感韻字)

    地tam7?!都崱范庞[·敢(杜:定母;“覽”屬敢韻字)

    瓜下去聲Ο字韻(指求聲母沒跟此韻相拼的字。下同)

    他thua7豸《集韻》丈爾·紙(丈:定母;“爾”屬紙韻字)

    卷五字母:江兼交迦檜

    兼下去聲字韻kiam7

    去khiam7儉《集韻》巨險·琰(巨:群母;“險”屬琰韻字)

    曾tsiam7漸《集韻》疾染·琰(疾:從母;“染”屬琰韻字)交下去聲厚字韻kau7求kau7厚《集韻》胡口·厚(胡:匣母;“口”屬厚韻字)迦下去聲崎字韻kia7

    時sia7社《集韻》常者·馬(常:禪母;“者”屬馬韻字)

    檜下去聲趶字韻kue7(按韻書構(gòu)擬,“趶”應(yīng)讀kue7~服,裾也。查檢《集韻》和其他辭書是苦故切,又於故切,踞也,股也與胯同,沒有kue7音和趶服,裾也之義)

    頗phue7被《集韻》部靡·紙(部:並母,“靡”屬紙韻字)

    曾tsue7睡《集韻》樹偽·寘(樹:禪母;“偽”屬寘韻字文sui7白tsue7。交~(睡覺))

    卷六字母:監(jiān)艍膠居丩

    監(jiān)下去聲Ο字韻

    艍下去聲舊字韻ku7

    邊pu7婦《集韻》房九·有[房:奉母;九屬有韻字。文hu7~女白pu7新~(媳婦)

    求ku7舅《集韻》其九·有(其:群母;“九”屬有韻字)

    時su7士、仕《集韻》牀史·止(牀:崇母;“史”屬止韻字)

    似、姒、祀《集韻》象齒·止(象:邪母,“齒”屬止韻字)居下去聲具字韻ki7

    求ki7妓、技、伎《集韻》巨綺·紙(巨·群母;“綺”屬紙韻字)

    去khi7柿《集韻》牀史·止(牀:崇母;“史”屬止韻字)

    地ti7雉《集韻》直幾·旨(直:澄母;“幾”屬旨韻字)痔《集韻》丈里·止(丈:澄母;“里”屬止韻字)

    時si7是《集韻》上紙·紙(上:禪母;“紙”屬紙韻字)恃、氏《集韻》士止·止(士:牀母;“止”屬止韻字)緒、序、敘、嶼《集韻》象呂·語(象:邪母;“呂”屬語韻字)

    丩下去聲舊字韻kiu7

    求kiu7舅、臼、咎《集韻》巨九·有(巨:群母;“九”屬有韻字)

    地tiu7紂《集韻》丈九·有(丈:澄母;“九”屬有韻字)

    卷七字母:更裈茄梔薑驚官鋼伽閒

    更下去聲Ο字韻

    曾tsз~7靜《集韻》疾郢·靜(疾:從母;“郢”屬靜韻字)

    裈下去聲Ο字韻

    邊pu~i7飯《集韻》父遠·阮(父:奉母;“遠”屬阮韻字)

    薑下去聲謽字韻ki~7

    求ki~7謽、彊《集韻》巨兩·養(yǎng)(巨:群母;“兩”屬養(yǎng)韻字)

    地ti~7丈《集韻》雉兩·養(yǎng)(雉:澄母;“兩”屬養(yǎng)韻字)

    出tshi~7象《集韻》似兩·養(yǎng)(似:邪母;“兩”屬養(yǎng)韻字)

    驚下去聲件字韻ki~a7

    求ki~a7件《集韻》巨展·狝(巨:群母;“展”屬狝韻字)

    楗《集韻》巨偃·阮(巨:群母;“偃”屬阮韻字)

    官下去聲汗字韻ku~a7

    英ua~7旱《集韻》下罕·旱(文han7~災(zāi)白ua~7苦~(天旱)。下:匣母;“罕”屬旱韻字)換《集韻》胡玩·換(文huan7白ua~7。胡:匣母;“玩”屬換韻字)

    地tu~a7段《集韻》徒玩·換(徒:定母;“玩”屬換韻字)

    鋼下去聲Ο字韻

    伽下去聲Ο字韻

    曾tse7坐《集韻》徂果·果(徂:從母;“果”屬果韻字)

    卷八字母:姑姆光閂糜嘄箴爻扛牛

    卷八字母字數(shù)少,下去聲幾乎全韻俱空韻。

    從上面實例看出《雅》時代已是“下上讀為下去”,即濁上變陽去,而非“下上與上上同”。邵榮芬先生在《漢語語音史講話》一書中指出:“‘濁上變?nèi)ァ_始得也很早,到了唐代末年,已經(jīng)不止一個方言有這種現(xiàn)象。那時有個李涪的在他所作的《刊誤》一書里,批評《切韻》把一些去聲字錯誤地歸為上聲字,比如‘舅、辯、浩’等,而這些字正好是全濁聲母的字??梢娫诶罡⒛菚r的語言里,濁上都已經(jīng)變?yōu)槿ヂ?,他因為不了解《切韻》的語音都是古音,他的語言是音變的結(jié)果,因而就站在自己的語音立場上去批評《切韻》?!保?]羅常培教授在《漢語音韻學(xué)專論》里指出《韻鏡·序例》所以要給出“改切作去聲”的解釋就是因為宋時語音里全濁上聲字已變作去聲。[5]邵榮芬先生又說:“濁上變?nèi)ス烙嫷侥纤尉鸵驯榧叭珖蠖鄶?shù)方言,因為南宋以下,各種反映當時語音情況的材料,都顯示了濁上變?nèi)サ氖聦?。”?]李新魁先生在《中古音》此書提到“到了南宋之時,張麟之在《韻鏡》卷首上所寫的‘上聲去聲字’,‘上聲濁位并當呼為去聲’,原來是變?yōu)槿ヂ暳?。這就是一般所說的‘濁上變?nèi)ァ默F(xiàn)象?!保?]普通話去聲只有一個,可說“濁上變?nèi)ァ保闹莘窖杂嘘幦?、陽去之分,所以?yīng)明確指出“濁上變陽去”。

    二、以《戚林八音》印證《雅》“濁上變陽去”

    黃典誠先生在《漳州十五音述評》指出《雅》并不是謝秀嵐一人的創(chuàng)新,他是有所繼承、有所發(fā)展的。[8]羅常培先生在《廈門音系》一書里提到“當時流傳在福建境內(nèi)影響較廣的三部地方韻書《戚林八音》、《匯音妙語》、《雅俗通十五音》時說,后兩部韻書,都是從《戚林八音》(以下簡稱《戚》)展轉(zhuǎn)演生出來的,并說,這三部韻書,雖然所據(jù)方言不同,而根本的性質(zhì)并沒有兩樣。從聲調(diào)分類看,就叫做八音;從聲母的分類看,就叫做十五音,那不過是定名的觀點不同罷了。”[9](當時羅先生還沒看到《渡江書》所以沒提到這本韻書)這也說明了《戚》為福建方言韻書的編寫開了先河。

    《戚》是一部福州方言韻書,它是由兩部同類的韻書合訂而成的。一部是《八音字義便覽》(又稱《八音便覽》)題戚繼光撰(實際上編者是蔡士泮,可能是因戚將軍16世紀60年代平倭轉(zhuǎn)戰(zhàn)四五年,威名顯赫,故以戚繼光之名),另一部是《太史林碧山先生珠玉同聲》,清康熙間林文英撰,文英字碧山,侯官人,康熙戊辰(1688)進士(此書匯輯者署名“閩中藤山陳他也人士”,李如龍教授認為陳他可能是在他手下做過事的下層文吏)。乾隆十四年(1749)福州人晉安匯集兩書合稱為《戚林八音》。[10]《戚》比反映泉州音的《匯音妙語》早半個多世紀,比反映漳州音《雅》早一個世紀。下列是這幾部韻書的今音聲調(diào):[11]從上面聲調(diào)表看出各部韻書都是七個調(diào),表面上看泉州八個調(diào),但第三聲上去和第七聲下去可能就是一個調(diào)(今去聲不分陰陽),不過從《匯》韻書看,作者黃謙對第三聲和第七聲所屬字排列的混亂現(xiàn)象可看出黃謙也無法區(qū)分第三聲與第七聲的不同;《雅》上面已論證下上(濁上)歸下去(濁去);《戚》七個聲調(diào),李如龍教授認為《戚》聲調(diào)八類,也就是所謂八音:平上去入各分清濁,實際上所舉例字清上、濁上都是同字,在正文字音編排中第六音(濁上)也是空圈??梢娒麨榘艘?,實際七音,和現(xiàn)在福州話的七個聲調(diào)也是一致的。[12]因《戚》比《雅》早一個世紀,可以從《戚》韻書中看出“濁上歸陽去”的語音事實。如:

    調(diào)類書名4.上入聲(陰入)《戚》 44機 31紀 213記 23吉《匯》 33方 544訪 31放 4福《雅》 44君 53滾 21棍 32骨1.上平聲(陰平)2.上上聲(陰上)3.上去聲(陰去)5.下平聲(陽平)53其24皇13群6.下上聲(陽上)8.下入聲(陽入)242忌 5及22奉 31鳳 23伏22郡 21滑7.下去聲(陽去)

    三、余論

    《雅》韻書除“濁上歸陽去”外,還能根據(jù)反切規(guī)則改音,即反切下字是濁上變?nèi)サ淖?,反切上字不是全濁聲母,被切字改為上聲。如?/p>

    殕:《集》斐父·麌文hu2白phu2生~(發(fā)霉)。

    吼:《集》許后·厚文h2怒~白hau2大聲~(大聲笑)。

    斧:《集》匪父·麌文hu2~正白pu2~頭。

    子:《集》祖似·止文tsu2~女白tsi2龍眼~(龍眼核)。

    使:《集》爽士·止文su2大~白sai2差~教(支使;使喚)。

    《雅》收了一些《康熙字典》的偏僻字,難字,這些字據(jù)反切應(yīng)濁上歸下去的,《雅》卻排在上上聲,其中有個別是常用字,應(yīng)濁上歸下去的,也排在上上聲。這是否是當時的讀音,《康熙字典》的讀音[14],還是《雅》作者不了解“濁上變陽去”而產(chǎn)生的錯誤呢?下面舉數(shù)例說明。

    注釋:

    [1]林寶卿:《略談〈增注雅俗通十五音〉》《語言研究》1994年增刊。

    [2]林寶卿:《閩南方言三種地方韻書比較》《漳州師院學(xué)報》,2000年第2期。

    [3][8]黃典誠:《漳州〈十五音〉述評》,收入《黃典誠語言學(xué)論文集》廈門:廈門大學(xué)出版社,2003年。

    [4]邵榮芬:《漢語語音史講話》,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0頁。

    [5]羅常培:《漢語音韻學(xué)導(dǎo)論》,北京:中華書局,第102頁。

    [6]邵榮芬:《漢語語音史講話》,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1頁。

    [7]李新魁:《中古音》,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1年,第164頁。

    [9]羅常培:《廈門音系》,科學(xué)出版社,1956年。

    [10]李如龍、王新魁:《戚林八音校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

    [11]林寶卿:《閩南方言三種地方韻書比較》《漳州師院學(xué)報》,2000年第2期。

    [12]李如龍、王新魁:《戚林八音校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13]李如龍、梁玉璋等:《福建方言詞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

    [14]其中“很”《康熙字典》說為“痕”上聲,“憤”說為“墳”上聲是錯誤的。王力教授的《康熙字典音讀訂誤》,中華書局出版(1988年)校正了不少錯誤。

    〔責任編輯吳文文〕

    “Ya Su Tong fifteen initial consonant”is called as“Zhuo Shang Gui Xia Qu”not“Xia Shang same with Shang Shang”

    Lin Baoqing Liu Zili

    Abstract:First edition of“Ya Su Tong fifteen initial consonant”as a rhyming dictionary of Zhang Zhou dialect at that time of Xie Xiulan of Dong Yuan, Zhang Zhou originates from 23th of Jia Qing year of Qing dynasty (1818).“Ya Su Tong fifteen initial consonant”reveals that initial consonant with fifteen tones and fifty alphabets divides eight tones like Shang Ping tone, Shang Shang tone, Shang Qu tone, Shang Ru tone, Xia Ping tone, Xia Shang tone, Xia Qu tone, Xia Ru tone. Xia Shang tone of each alphabet is called“rhythm same with Shang Shang tone”, actually that is seven sounds (seven tones). For demonstrating that whether“Xia Shang”and“Shang Shang”are same or not,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word by word from eight sounds of fifty alphabets to make a conclusion of that“Xia Shang”is not same with“Shang Shang”but “Xia Shang”returns to“Xia Qu”. From rhyming dictionary“Qi Lin Ba Yin”represented Fu Zhou“Ya Su Tong fifteen initial consonant”dialect before around 100 years, the discussion of Luo Changpei, Shao Rongfen and Li Xinkui are revealed that voice rules of voiced rising tone are wide spread over nationwide same with almost dialects in Song dynasty.

    Key words:Ya Su Tong fifteen initial consonant,Tone,Zhuo Shang Gui Xia Qu (Yang Qu)

    作者簡介:林寶卿(1939~),女,福建廈門人,廈門大學(xué)中文系教授;劉子立(1983~),男,福建廈門人,文學(xué)博士,廈門大學(xué)中文系講師。

    猜你喜歡
    聲調(diào)
    聲調(diào)范疇感知和聲調(diào)復(fù)雜度對音樂音高感知的跨領(lǐng)域影響*
    聲調(diào)符號位置歌
    聲調(diào)曲譜與元刊雜劇校勘
    戲曲研究(2022年3期)2022-05-10 08:10:04
    海豹幼崽可以像人類一樣改變聲調(diào)
    聲調(diào)歌
    拼音寶寶扛聲調(diào)
    小小帽子作用大
    拼音寶寶扛聲調(diào)
    坐著轎車學(xué)聲調(diào)
    單韻母扛聲調(diào)
    保亭| 昂仁县| 额济纳旗| 应城市| 北票市| 承德市| 玛纳斯县| 象州县| 临高县| 沙坪坝区| 宿迁市| 安达市| 焉耆| 安庆市| 西乌珠穆沁旗| 合作市| 兴山县| 遂川县| 乌鲁木齐县| 民县| 托克托县| 三门县| 彝良县| 闻喜县| 清远市| 望江县| 南郑县| 西丰县| 诸城市| 开阳县| 台北县| 长海县| 禹州市| 新野县| 札达县| 潞城市| 赣榆县| 罗源县| 虞城县| 大宁县| 伊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