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四川盆地焦石壩頁巖氣田形成與富集高產(chǎn)模式

    2014-07-01 19:49:30郭彤樓張漢榮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4年1期
    關(guān)鍵詞:焦頁龍馬石壩

    郭彤樓,張漢榮

    (中國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

    四川盆地焦石壩頁巖氣田形成與富集高產(chǎn)模式

    郭彤樓,張漢榮

    (中國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

    以四川盆地東南緣焦石壩構(gòu)造龍馬溪組頁巖氣田及鄰區(qū)為例,探討復(fù)雜構(gòu)造區(qū)、高演化程度頁巖層系成藏富集的關(guān)鍵控制因素。焦石壩構(gòu)造為經(jīng)歷多期構(gòu)造運動改造的斷背斜;龍馬溪組頁巖熱演化程度高,Ro值大于2.2%,下部發(fā)育厚35~45 m、TOC值大于2%的優(yōu)質(zhì)頁巖層系;產(chǎn)層超壓,地層壓力系數(shù)為1.55,頁巖氣產(chǎn)量、壓力穩(wěn)定。構(gòu)造類型、構(gòu)造演化及地球化學(xué)分析表明,龍馬溪組存在多期生烴和天然氣運聚過程,兩組斷裂體系與龍馬溪組底部滑脫層的共同作用控制網(wǎng)狀裂縫形成和超壓的保持,是頁巖氣富集高產(chǎn)的關(guān)鍵,龍馬溪組封閉的箱狀體系保證了氣藏的動態(tài)平衡。焦石壩頁巖氣藏的高產(chǎn)富集模式為“階梯運移、背斜匯聚、斷-滑控縫、箱狀成藏”;經(jīng)歷多期構(gòu)造演化的復(fù)雜構(gòu)造和高演化頁巖層系發(fā)育區(qū),要形成頁巖氣高產(chǎn)富集區(qū),與常規(guī)氣藏一樣,需要有利的保存和構(gòu)造條件。圖7表4參24

    焦石壩構(gòu)造;龍馬溪組;頁巖氣;焦頁1井;網(wǎng)狀裂縫;富集模式;箱狀成藏

    0 引言

    中國近年來針對四川盆地及周緣地區(qū)志留系龍馬溪組沉積相、儲集層、保存條件、頁巖氣富集因素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1-9],也加大了對頁巖氣的勘探開發(fā)力度,然而,經(jīng)過近2~3年的勘探實踐,僅在四川盆地南部地區(qū)取得實質(zhì)性突破,其他地區(qū)勘探效果甚微。原因在于過分強調(diào)了與美國頁巖氣地質(zhì)條件的相似性和頁巖氣成藏的特殊性,而忽略了頁巖氣與常規(guī)氣成藏的共性:對于多期構(gòu)造演化與長期隆升剝蝕背景下的中國南方頁巖層系,構(gòu)造與保存條件是頁巖氣富集高產(chǎn)的首要條件,也是與美國頁巖氣地質(zhì)條件的最大差異[10-11]。

    近年來,針對四川盆地東南部龍馬溪組的頁巖氣勘探成效不一。盆地內(nèi)部,自2012年11月焦頁1井在龍馬溪組試獲高產(chǎn)工業(yè)氣流以來,多口井在焦石壩構(gòu)造連續(xù)試獲高產(chǎn)工業(yè)氣流,發(fā)現(xiàn)了焦石壩頁巖氣田;另外,鉆探4 000~4 500 m深層的兩口探井也見到良好油氣顯示。盆地外部,多口井鉆探均未取得顯著油氣發(fā)現(xiàn),揭示了南方廣大外圍地區(qū)頁巖氣成藏的復(fù)雜性。本文以四川盆地東南緣焦石壩構(gòu)造龍馬溪組頁巖氣田及鄰區(qū)為例,探討復(fù)雜構(gòu)造區(qū)、高演化程度頁巖層系成藏富集的關(guān)鍵控制因素。

    1 焦石壩龍馬溪組頁巖氣基本特征

    中國頁巖氣資源主要集中在南方古生界海相頁巖,儲集層具有構(gòu)造改造強、地應(yīng)力復(fù)雜、埋藏較深和地表條件復(fù)雜等特點。焦石壩龍馬溪組頁巖氣田位于四川盆地東部重慶市涪陵區(qū)焦石壩鎮(zhèn),處于北東向構(gòu)造向近南北向構(gòu)造轉(zhuǎn)化的過渡部位(見圖1a)。

    1.1 構(gòu)造類型

    焦石壩構(gòu)造位于四川盆地東部川東隔擋式褶皺帶、盆地邊界斷裂齊岳山斷裂以西,是萬縣復(fù)向斜內(nèi)一個特殊的正向構(gòu)造。其特殊性表現(xiàn)在:與其兩側(cè)的北東向或近南北向狹窄高陡背斜不同,焦石壩構(gòu)造為一個受北東向和近南北向兩組斷裂控制的軸向北東的菱形斷背斜,以斷隆、斷凹與齊岳山斷裂相隔(見圖1c)。焦石壩構(gòu)造主體變形較弱,上、下構(gòu)造層形態(tài)基本一致,表現(xiàn)出似箱狀斷背斜形態(tài),即頂部寬緩、地層傾角小、斷層不發(fā)育,兩翼陡傾、斷層發(fā)育(見圖1c)。

    圖1 焦石壩頁巖氣田區(qū)域位置圖

    1.2 沉積相

    晚奧陶世—早志留世,受多期構(gòu)造作用的影響,形成黔中隆起、川中隆起、雪峰古隆起3個隆起夾持的向北開口的陸棚,早中奧陶世具有廣海特征的海域轉(zhuǎn)變?yōu)楸宦∑鹚鶉薜木窒藓S颍纬闪舜竺娣e低能、欠補償、缺氧的沉積環(huán)境。奧陶紀末和志留紀初,發(fā)生了兩次全球性海侵,形成了焦石壩地區(qū)五峰組—龍馬溪組頁巖[9]。

    焦石壩地區(qū)下志留統(tǒng)龍馬溪組頁巖層系從下向上依次由深水陸棚逐漸過渡為淺水陸棚沉積。從海侵體系域到高位體系域,保持了長時間的深水缺氧環(huán)境,為有機質(zhì)富集、保存提供了有利場所,沉積了巖性較單一、細粒、厚度大、分布廣泛、富含生物化石的富有機質(zhì)泥頁巖。龍馬溪組上部主要為一套淺水陸棚相淺灰色、灰色泥巖,中部發(fā)育一套盆地邊緣上斜坡相的灰色—深灰色泥質(zhì)粉砂巖、灰色粉砂巖,下部為一套深水陸棚相深灰色—黑色炭質(zhì)泥頁巖。

    焦頁1井等4口井鉆探表明,焦石壩地區(qū)位于深水陸棚的沉積中心(見圖2)。黑色泥頁巖主要發(fā)育于五峰組—龍馬溪組下部,生物化石以底棲藻類、浮游筆石和硅質(zhì)放射蟲為主,其中筆石化石含量豐富,且局部富集成層;巖性以灰黑色、黑色炭質(zhì)泥(頁)巖為主,水平層理發(fā)育,厚度為35~45 m。

    圖2 四川盆地及周緣五峰組—龍馬溪組優(yōu)質(zhì)泥頁巖分布圖

    1.3 地球化學(xué)特征

    龍馬溪組高豐度烴源巖發(fā)育在龍馬溪組下部,向上隨著含砂量增大,TOC值迅速減小,干酪根類型主要為Ⅰ、Ⅱ1型。以焦石壩地區(qū)焦頁1井為例,龍馬溪組—五峰組大致可分為3段:上部灰色泥質(zhì)砂巖厚116 m,中部灰黑色粉砂質(zhì)泥巖夾泥質(zhì)粉砂巖厚61 m,中上部砂質(zhì)含量高,未進行有機碳含量分析;對下部89 m地層全部進行了取心,主要為含炭質(zhì)硅質(zhì)泥頁巖,有機碳含量全部大于0.5%,平均TOC值為2.54%,TOC值大于2%的優(yōu)質(zhì)泥頁巖厚38 m(平均TOC值為3.50%),Ro值為2.20%~3.06%,有機質(zhì)類型為Ⅰ型。

    1.4 含氣性

    焦頁1井下部富有機質(zhì)頁巖層段現(xiàn)場巖心含氣量測試為0.89~5.19 m3/t,平均2.96 m3/t,含氣量與殘余有機碳含量、脆性礦物含量呈明顯的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

    焦石壩地區(qū)4口井鉆探過程中,均在龍馬溪組和五峰組鉆遇良好油氣顯示,4口井總含氣量大于2.0 m3/t的頁巖氣層段厚度相近,最大為焦頁C井,達42 m,平均含氣量為2.88 m3/t;最小為焦頁1井,厚38 m,平均含氣量為2.96 m3/t(見表1)。

    根據(jù)焦頁1井、焦頁A井、焦頁B井、焦頁C井4口井現(xiàn)場實測含氣量(解吸氣含量),通過回歸方程計算巖心實測過程中損失氣量(游離氣)(見表2)。4口井游離氣含量分別是解吸氣的1.27、1.31、1.12、1.85倍,分別占總含氣量的56%、57%、53%、65%。

    表1 焦石壩地區(qū)頁巖氣層段厚度、油氣顯示、實測含氣量對比表

    表2 焦石壩地區(qū)五峰組—龍馬溪組泥頁巖層段含氣量測試統(tǒng)計表

    1.5 脆性

    焦頁1井五峰組—龍馬溪組下部層段(2 330.46~2 413.07 m)巖心樣品全巖X衍射和黏土X衍射分析表明,脆性礦物含量由上而下總體呈升高趨勢(見圖3)。其中龍馬溪組底部優(yōu)質(zhì)頁巖層段(2 337~2 415 m)石英、長石等脆性礦物含量為50.9%~80.3%,平均62.4%。脆性礦物以石英為主,平均含量為44.4%;其次為長石,平均含量8.3%;白云石、方解石平均含量分別為5.9%、3.8%;另有少量的黃鐵礦等。黏土礦物含量為16.6%~49.1%,平均34.6%。黏土礦物以伊蒙混層和伊利石為主,分別占黏土總量的63.5%和31.4%,綠泥石次之,占黏土總量的4.9%;未見蒙脫石和高嶺石。龍馬溪組下部發(fā)育大量的硅化筆石、放射蟲生物化石,是其脆性礦物含量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圖3 焦頁1井五峰組—龍馬溪組巖心樣品全巖X衍射剖面圖

    1.6 生產(chǎn)特征

    焦石壩構(gòu)造焦頁1井等多口鉆井使用的鉆井液密度為1.28~1.42 g/cm3,在垂深2 385~2 415 m層段進行水平鉆探,測試獲天然氣(11~50)×104m3/d。焦頁1井在井口壓力大于20 MPa的情況下,經(jīng)過1年的試采,日產(chǎn)天然氣6×104m3以上,壓力、產(chǎn)量穩(wěn)定,地層壓力系數(shù)達1.55,氣體組分以甲烷為主,含量高達98.1%。

    2 盆地內(nèi)外頁巖層系地質(zhì)特征差異性

    目前,在以齊岳山斷裂為界的四川盆地內(nèi)外兩側(cè),已實施了多口頁巖氣專探井,并有建深1井、五科1井等多口探索下古生界的探井揭示龍馬溪組,為比較盆地內(nèi)外龍馬溪組的構(gòu)造、沉積、地球化學(xué)特征和含氣性等方面的差異提供了依據(jù)。

    2.1 構(gòu)造類型

    從川東地區(qū)經(jīng)湘鄂西地區(qū)到雪峰山,以華鎣山斷裂、齊岳山斷裂、張家界斷裂為界,可以劃分為川東隔擋式褶皺帶、湘鄂西隔槽式褶皺帶[12]。露頭構(gòu)造樣式分析表明,湘西地區(qū)經(jīng)歷了印支、燕山和喜馬拉雅3期褶皺,湘鄂西地區(qū)經(jīng)歷了燕山和喜馬拉雅2期褶皺,川東地區(qū)僅經(jīng)歷了喜馬拉雅期褶皺[13]。因此,無論構(gòu)造樣式還是構(gòu)造演化過程,齊岳山斷裂兩側(cè)都有很大的差異。盆內(nèi)以焦頁1井鉆探的焦石壩構(gòu)造、陽101井鉆探的川南高陡構(gòu)造傾末端為例,盆外以渝頁1鉆探的鍋廠壩背斜、彭頁1井鉆探的桑柘坪向斜為例,分析構(gòu)造位置、構(gòu)造類型對頁巖氣成藏的控制作用。

    焦頁1井位于齊岳山斷裂西部盆地邊緣的焦石壩構(gòu)造,構(gòu)造主體為北東向,為一個受北東向和近南北向斷層控制的斷背斜,構(gòu)造主體傾角平緩,一般小于5°。剖面上,以斷凹與齊岳山斷裂接觸,起到隔水凹陷的作用,對焦石壩構(gòu)造的油氣保存至關(guān)重要。

    陽101井位于川南高陡構(gòu)造傾末端,是一個由北東走向、傾向南東逆斷層,和反向調(diào)節(jié)逆斷層組成的斷背斜,向北西方向以斷凹的形式與高陡構(gòu)造主體相連,地表出露侏羅系,二疊系以上地層保存完整。陽101井以龍馬溪組為目的層,完鉆井深3 577 m,試獲日產(chǎn)5.8×104m3頁巖氣,該構(gòu)造隨后鉆探的陽201-H2井試獲日產(chǎn)43×104m3高產(chǎn)頁巖氣流,地層壓力系數(shù)達2.2。

    渝頁1井位于齊岳山斷裂東部,在構(gòu)造上位于鍋廠壩背斜的核部,具有地層厚度大、埋藏深度小、垂直裂縫發(fā)育等特點。該背斜的核部主要出露中—下志留統(tǒng),平面上表現(xiàn)為線狀展布特點[14]。其兩翼地層在剖面上不對稱,北西陡、南東緩,北西翼地層傾角36°~58°,南東翼22°~45°。實鉆見油氣顯示,但沒有工業(yè)氣流。

    彭頁1井位于恩施—務(wù)川北東向大型背斜(齊岳山斷裂以東、恩施斷裂以西)中部的桑柘坪向斜,背斜主體出露下古生界(見圖1a)。桑柘坪向斜地表為下三疊統(tǒng)嘉陵江組覆蓋,最大埋深4 000 m,構(gòu)造簡單,斷層不發(fā)育,龍馬溪組從深凹向兩側(cè)以單斜形式出露地表。在龍馬溪組底部優(yōu)質(zhì)頁巖層段進行了水平井鉆探,壓裂測試獲天然氣2×104m3/d,為常壓低產(chǎn)氣藏。

    焦頁1井等實鉆表明,盆地內(nèi)外,同一種構(gòu)造類型勘探開發(fā)效果差異很大。焦石壩構(gòu)造、陽高寺構(gòu)造位于盆地內(nèi)部,具有隆起背景,都為背斜,背斜構(gòu)造主體沒有斷裂破壞;而渝頁1井位于齊岳山斷裂東部,雖為背斜但斷裂發(fā)育,地層埋藏淺、傾角大。彭頁1井位于向斜構(gòu)造一翼,沒有反向斷層形成側(cè)向遮擋,龍馬溪組直接以單斜形式出露地表;盆地內(nèi)另已取得勘探突破的長寧地區(qū),雖為向斜,但與長寧背斜之間有反向斷層隔開。因此,盆地內(nèi)外構(gòu)造類型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而這種差異對頁巖氣聚集具有重要影響。

    2.2 保存條件

    從地層分布與地層壓力系數(shù)來看,齊岳山斷裂以西,盆內(nèi)高陡背斜一般出露三疊系—二疊系,向斜區(qū)一般都保存侏羅系甚至白堊系;龍馬溪組保存完整,大面積分布,實鉆地層壓力系數(shù)基本在1.5以上(五科1井、建深1井、焦頁1井地層壓力系數(shù)分別為1.61、1.61、1.55),說明保存條件良好。而齊岳山斷裂以東,背斜區(qū)多出露前二疊系,多為志留系、奧陶系、寒武系;向斜區(qū)一般保存下三疊統(tǒng)以下地層;背斜分布的地區(qū)斷裂發(fā)育,龍馬溪組被斷層、褶皺破壞,地層埋深小、連片分布的面積??;而向斜發(fā)育的地區(qū),地層埋藏較深、有一定的連片分布,但向斜狹窄、地層傾角大且多以單斜的形式直接出露地表;無論背斜還是向斜,實鉆地層壓力系數(shù)基本為1.0,甚至更低,保存條件明顯受到破壞。

    梅廉夫等[15]利用磷灰石裂變徑跡年齡測定和埋藏?zé)崾纺M等方法,對雪峰山—華鎣山構(gòu)造剖面進行了研究,揭示出自湘鄂西向川東華鎣山構(gòu)造變形發(fā)展的時代為距今165 Ma到95 Ma,具有遞進變新的趨勢。與本文研究關(guān)系密切的幾個地區(qū)抬升時期分別為:①河頁1井位于花果坪復(fù)向斜,最初隆升剝蝕時間應(yīng)大致為或早于距今154 Ma;②彭頁1井所在的桑柘坪向斜與利川復(fù)向斜處在同一構(gòu)造帶,距今約145 Ma時達到最大埋深,之后迅速抬升,早白堊世開始處于持續(xù)隆升剝蝕階段,晚白堊世中期抬升速率減小,緩慢隆升,到喜馬拉雅期再次迅速隆升直至地表;③與焦石壩構(gòu)造相關(guān)的方斗山復(fù)背斜、萬縣復(fù)向斜,達到最大埋深和抬升時期分別為:方斗山復(fù)背斜在早白堊世中期(距今約120 Ma)達到最大埋深,之后進入快速隆升階段,在晚白堊世(距今約80 Ma)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階段,喜馬拉雅晚期再次迅速抬升直到暴露地表;萬縣復(fù)向斜在早白堊世末期(距今約115 Ma)達到最大埋深,之后整個晚白堊世都處于隆升階段,距今約67 Ma以來抬升速率減小,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緩慢隆升階段,喜馬拉雅晚期再次迅速隆升剝蝕直到暴露地表。

    焦頁1井表現(xiàn)為3期隆升。①距今約120~80 Ma的快速隆升階段:早白堊世,受雪峰山作用影響,研究區(qū)發(fā)生快速隆升與強烈的構(gòu)造變形。②距今約80~15 Ma的緩慢隆升階段:反映晚燕山—早喜馬拉雅期本區(qū)相對穩(wěn)定的構(gòu)造格局,晚燕山—早喜馬拉雅期中揚子區(qū)的拉張作用對本區(qū)并未產(chǎn)生明顯的影響。③距今15 Ma以來的快速隆升階段:本期的快速隆升作用與四川盆地晚喜馬拉雅期的整體隆升作用有關(guān)。

    從地層水和油氣顯示情況來看,盆地內(nèi)以靠近齊岳山斷裂的焦頁1井為例,雖然焦石壩構(gòu)造主體出露下三疊統(tǒng)嘉陵江組與盆外的桑柘坪向斜類似,但鉆探過程中,在二疊系油氣顯示頻繁,氣體組分中含有硫化氫,這與彭頁1井有很大的差別,表明整體保存條件好。由于龍馬溪組沒有地層水資料,以鉆遇下古生界的鉆井為例加以說明。焦頁1井北東方向的建深1區(qū)在志留系韓家店組、小河壩組試獲工業(yè)氣流,而河頁1井產(chǎn)淡水;焦頁1井西南方向的丁山1井和方深1井鉆遇震旦系燈影組,丁山1井位于盆內(nèi)靠近齊岳山斷裂的丁山構(gòu)造,燈影組地層水礦化度為299~367 g/L,方深1井位于齊岳山斷裂以東的隔槽式褶皺帶大方背斜構(gòu)造,燈影組地層水礦化度為2.871 g/L,同樣屬于背斜構(gòu)造,盆地內(nèi)外地層水差別明顯。

    綜上,無論從地層的分布連片性、抬升剝蝕歷史,還是從油氣顯示、地層水特征來分析,齊岳山斷裂兩側(cè)保存條件差異明顯。

    3 焦石壩構(gòu)造頁巖氣高產(chǎn)富集模式

    齊岳山斷裂兩側(cè),盆內(nèi)盆外頁巖沉積環(huán)境、有機碳含量、熱演化程度、脆性礦物含量、厚度、埋深基本一致,但頁巖氣產(chǎn)量差異明顯。作者曾提出,對于復(fù)雜構(gòu)造區(qū)高演化程度頁巖層系,構(gòu)造與保存條件是頁巖氣富集的關(guān)鍵[10-11]。根據(jù)對焦頁1井、彭頁1井龍馬溪組和鄰區(qū)鉆遇中下志留統(tǒng)的五科1井、建深1井等井天然氣碳同位素組成、流體包裹體均一溫度的對比研究,結(jié)合構(gòu)造類型和構(gòu)造演化,分析油氣生成與運移期次,提出焦石壩頁巖氣富集模式。

    3.1 天然氣碳同位素組成

    焦頁1井龍馬溪組天然氣甲烷、乙烷碳同位素組成發(fā)生倒轉(zhuǎn),而且彭頁1井、長寧地區(qū)龍馬溪組頁巖氣甲烷、乙烷碳同位素也出現(xiàn)倒轉(zhuǎn),說明碳同位素倒轉(zhuǎn)是龍馬溪組頁巖氣的共有特征(見表3)。四川盆地石炭系黃龍組天然氣、北美一些頁巖氣都具有碳同位素倒轉(zhuǎn)的特征[16]。一般表現(xiàn)為兩類:①部分倒轉(zhuǎn),δ13C1>δ13C2,δ13C2<δ13C3;②完全倒轉(zhuǎn),δ13C1> δ13C2>δ13C3。關(guān)于有機成因天然氣烷烴的碳同位素倒轉(zhuǎn),戴金星等[17]通過混源模擬實驗認為有4方面的成因。通過混源模擬實驗,本文認為以龍馬溪組為烴源巖的黃龍組天然氣碳同位素倒轉(zhuǎn)是先期形成的伴生氣與后期形成的裂解氣混合造成的,即同源不同期氣的混合。Tilley B等[18]在研究加拿大西部逆沖帶裂縫氣藏碳同位素倒轉(zhuǎn)的成因時,提出頁巖封閉體系的概念,認為干酪根、油、氣的同時熱變是乙烷碳同位素變輕、甲烷碳同位素組成變重的原因,高成熟度頁巖源巖、烴源巖周圍致密巖石、烴源巖成熟后強烈構(gòu)造影響、烴源巖形變將天然氣擠壓到裂縫性巖石中并起到蓋層作用,這幾種因素的復(fù)合是裂縫性氣藏碳同位素倒轉(zhuǎn)的原因。

    表3 研究區(qū)志留系天然氣碳同位素組成

    從表3與文獻[17]可以看出:①建深1井、建志1井志留系天然氣碳同位素組成符合戴金星等提出的黃龍組天然氣碳同位素倒轉(zhuǎn)“V”模式[17],即乙烷碳同位素值輕于甲烷和丙烷,表明同源不同期天然氣的混合可能是龍馬溪組碳同位素倒轉(zhuǎn)的一個重要原因;②以下寒武統(tǒng)為氣源的威遠震旦系氣藏威2井等6口井甲烷、乙烷碳同位素組成均未出現(xiàn)類似黃龍組天然氣的倒轉(zhuǎn)現(xiàn)象[19],但川東北地區(qū)下寒武統(tǒng)海相頁巖氣也具有碳同位素倒轉(zhuǎn)現(xiàn)象[20];③以龍馬溪組為氣源的天然氣具有幾組不同的碳同位素值,說明經(jīng)歷了不同的演化階段。另外,根據(jù)對丁山1井、林1井筇竹寺組、龍馬溪組圍巖、裂縫充填物87Sr/86Sr值的分析,認為流體僅在本地層中循環(huán)流動,并未實現(xiàn)跨層流動[21]。

    綜合分析認為,高演化程度的泥頁巖本身是自成一體的封閉體系,這可能是烷烴碳同位素倒轉(zhuǎn)的主要原因,同源不同期天然氣的混合是龍馬溪組碳同位素倒轉(zhuǎn)的次要因素;其次,在頁巖封閉體系內(nèi)部流體是可以交換的,即在龍馬溪組內(nèi)部存在流體運移;再者,縱向上志留系小河壩組、韓家店組的天然氣應(yīng)是龍馬溪組早期生成天然氣垂向擴散(運移)的結(jié)果,天然氣聚集時間明顯早于現(xiàn)今龍馬溪組的頁巖氣。

    3.2 流體包裹體特征

    志留系小河壩組、韓家店組氣藏中的天然氣均來自龍馬溪組黑色頁巖,成藏期為燕山晚期[22]。焦頁1井、隆盛2井、建深1井、五科1井奧陶系五峰組、志留系流體包裹體樣品均一溫度分析表明(見表4),研究區(qū)存在3期流體充注活動,分別對應(yīng)印支中期、燕山早中期和燕山晚期—喜馬拉雅早期;以燕山中晚期以來,尤其是燕山晚期—喜馬拉雅早期的流體充注為主,充注范圍廣。

    表4 研究區(qū)流體包裹體均一溫度

    3.3 構(gòu)造類型與演化

    圖4展示了在同一應(yīng)力作用下,淺埋藏寬緩背斜、深埋高陡背斜和向斜滑脫層、斷層發(fā)育的情況,剖面右側(cè)寬緩背斜滑脫層底部出現(xiàn)裂隙,層間體現(xiàn)出拆離作用;而向斜區(qū)拆離作用表現(xiàn)不明顯,但斷層發(fā)育。該剖面構(gòu)造樣式與焦石壩地區(qū)向西進入四川盆地的構(gòu)造樣式完全一致,體現(xiàn)了不同深度斷裂、滑脫層、褶皺的強弱變化,對不同深度、不同構(gòu)造樣式裂縫發(fā)育的預(yù)測具有很好的指導(dǎo)意義。

    圖4 軟弱巖層的褶皺-斷裂-滑脫層變形模式

    焦石壩構(gòu)造是萬縣復(fù)向斜內(nèi)一個特殊的正向構(gòu)造,位于兩條南北向斷裂(長壽—遵義斷裂、豐都—道真斷裂)之間,這兩條斷裂位于川黔南北向構(gòu)造帶遵義—貴陽斷裂、道真—貴定斷裂[23]的向北延伸方向,現(xiàn)今表現(xiàn)為兩個狹窄的褶皺斷裂帶(見圖1a桐梓至長壽、道真至豐都)。方斗山背斜脊線向西南方向的延伸明顯被上述兩條南北向斷裂所錯斷,具有右旋性質(zhì),盆地內(nèi)在涪陵、長壽、南川之間形成侏羅系菱形向斜,盆地外在武隆、南川、桐梓、道真形成下古生界菱形背斜,表明古老的南北向斷裂在燕山晚期之后重新活動。兩組斷裂(南北向、北東向)與龍馬溪組下部和五峰組泥頁巖形成的區(qū)域性滑脫面(兩斷一面),(立體式)控制了網(wǎng)狀裂縫的形成。這在焦頁1井的巖心上表現(xiàn)明顯,由圖5可見,巖心發(fā)育水平縫、垂直縫和高角度斜裂縫,部分充填部分未充填;巖心斷面上明顯可見層間滑脫形成的擦痕(見圖6)。燕山晚期的北西向擠壓和其后的南北向走滑作用有利于超壓的形成和保存,對晚期成藏至關(guān)重要。

    圖5 焦頁1井巖心裂縫系統(tǒng)(2 405 m)

    圖6 焦頁1井巖心擦痕(2 405 m)

    3.4 成藏模式

    頁巖氣雖然屬于非常規(guī)氣藏,但要高產(chǎn)富集,關(guān)鍵也在于源、儲、蓋及其有效配置。

    3.4.1 多期持續(xù)生烴

    從烴源的角度,焦頁1井等井甲烷碳同位素可以分成4組,分別為-29.20‰、-34.41‰、-37.60‰和-40.22‰左右(見表3);以五科1井為代表,流體包裹體均一溫度可分為3組(見表4)。結(jié)合區(qū)域構(gòu)造演化背景,可認為龍馬溪組經(jīng)歷過3期以上的油氣生成和運移。另外,無論盆外的彭頁1井還是盆內(nèi)的焦頁1井、寧201井、五科1井等井,都有1組甲烷碳同位素值為-29.2‰左右,是已發(fā)現(xiàn)志留系氣藏中最重的甲烷碳同位素值,是高演化的結(jié)果。而各井以172~205 ℃流體包裹體最為常見,證明目前龍馬溪組的頁巖氣主要為晚期形成。

    3.4.2 斷-滑控縫

    前已述及,焦石壩構(gòu)造是一個受北東向和南北向兩組斷裂體系控制形成的菱形斷背斜,在南北向斷裂晚期的右旋過程中,與龍馬溪組底部滑脫層一起,形成3組裂縫體系,構(gòu)成立體網(wǎng)絡(luò)。龍馬溪組頁巖縱向上也存在非均質(zhì)性,宏觀上,存在間互式發(fā)育的微裂縫發(fā)育段,部分滲透率可高達216.6×10-3μm2,有的小于0.001×10-3μm2[10];微觀上,也存在脆性礦物沿微細層理發(fā)育的現(xiàn)象,圖7是龍馬溪組下部優(yōu)質(zhì)頁巖常見的紋層構(gòu)造,粉砂和白云石聚集呈平行紋層狀與炭質(zhì)頁巖互成條帶。微裂縫發(fā)育段成為高效儲集層,微裂縫相對不發(fā)育段起蓋層作用,與頂?shù)装逡黄饦?gòu)成箱狀封閉體系。

    圖7 紋層狀粉砂質(zhì)炭質(zhì)頁巖(焦頁1井,2 397.13 m)

    3.4.3 背斜匯聚與階梯式運移

    川東南地區(qū)從盆內(nèi)的五科1井、焦頁1井、隆盛2井到盆外的彭頁1井,熱演化程度基本一致,甲烷碳同位素組成也表現(xiàn)出很好的一致性,表明在早白堊世末,各地同時達到最大埋深,現(xiàn)今保存的天然氣主要形成于這一時期。彭頁1井與焦頁1井等盆內(nèi)探井相比,不發(fā)育背斜構(gòu)造,龍馬溪組分布面積有限,保存條件受到破壞,應(yīng)是其未能高產(chǎn)富集的主要原因。而以焦頁1井為代表的焦石壩構(gòu)造能夠高產(chǎn)富集,得益于背斜構(gòu)造、大面積保存的龍馬溪組及構(gòu)造擠壓形成的超壓條件。頁巖氣屬連續(xù)型天然氣聚集,不存在大范圍的運移。但對于受多期構(gòu)造作用強烈影響、以游離氣為主的高演化程度頁巖層系而言,必然有動態(tài)調(diào)整和平衡的過程。美國Barnett頁巖氣藏在裂縫發(fā)育區(qū)產(chǎn)能往往較低,尤其是斷層附近的井,常表現(xiàn)為比斷層不發(fā)育部位頁巖氣井生產(chǎn)能力低、含水率高[24]。焦石壩構(gòu)造天然氣同樣存在散失過程,天然氣在高部位匯聚后存在孔縫的自然散失,相鄰低部位孔縫中天然氣置換式向上微距離運移,保證聚散平衡,一個個相鄰孔縫的階梯式運移,實現(xiàn)了大范圍的頁巖氣向背斜(正向構(gòu)造)的匯聚。

    對于復(fù)雜構(gòu)造區(qū)、高演化程度、后期抬升剝蝕的頁巖層系,高產(chǎn)富集的模式可概括為“階梯運移、背斜匯聚、斷-滑控縫、箱狀成藏”。其含義為:①要有大范圍的油氣供給,保證充足的氣源,由于不存在高孔滲條件、區(qū)域性的不整合面等輸導(dǎo)體系,必須靠微裂縫溝通,實現(xiàn)“階梯式運移”;②由于頁巖氣以游離氣為主,經(jīng)歷多期構(gòu)造改造,需要天然氣聚散的動態(tài)平衡,以背斜為主的正向構(gòu)造,最為有利,即“背斜(正向構(gòu)造)有利于天然氣匯聚”;③對于泥頁巖儲集層,要形成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需要大范圍發(fā)育相互連通的裂縫,兩組(兩期)斷裂體系與龍馬溪組底部滑脫層的共同作用有利于網(wǎng)狀裂縫形成和超壓的保持,是頁巖氣富集高產(chǎn)的關(guān)鍵,即“斷-滑控縫”;④網(wǎng)狀裂縫體系形成后,要保持氣藏不散失,還必須具備良好的頂?shù)装鍡l件。龍馬溪組中上部泥質(zhì)粉砂巖或粉砂質(zhì)泥巖和五峰組底部澗橋溝組致密灰?guī)r,提供了很好的封隔作用,與側(cè)向逆斷層一起,構(gòu)成了封閉的箱狀體系,即“箱狀成藏”。

    4 結(jié)論

    焦石壩構(gòu)造已完鉆多口井,測試均獲高產(chǎn)工業(yè)氣流,表明焦石壩背斜主體是一個頁巖氣高產(chǎn)富集區(qū),揭示高演化程度、復(fù)雜構(gòu)造區(qū)的頁巖氣富集成藏有別于美國頁巖氣。由于龍馬溪組、五峰組沉積穩(wěn)定,在深水陸棚范圍內(nèi),頁巖厚度、TOC、脆性礦物含量等差別不大,因此,高演化程度、復(fù)雜構(gòu)造區(qū)的頁巖氣聚集,與常規(guī)氣藏一樣,需要有利的構(gòu)造類型和保存條件。

    大面積分布的優(yōu)質(zhì)頁巖層系為頁巖氣階梯式運移、背斜(正向構(gòu)造)匯聚提供了充足的氣源。焦石壩構(gòu)造是一個受北東向和南北向兩組斷裂控制形成的菱形斷背斜,南北向基底斷裂的晚期右旋活動,對抬升過程中超壓的形成至關(guān)重要。兩組斷裂與龍馬溪組底部及五峰組滑脫層共同作用,形成了立體網(wǎng)狀裂縫,是頁巖氣富集高產(chǎn)的關(guān)鍵。龍馬溪組封閉的箱狀體系,保證了氣藏的動態(tài)平衡。

    在龍馬溪組廣泛分布的南方地區(qū),要尋找符合上述條件且目前的勘探技術(shù)能實現(xiàn)商業(yè)性發(fā)現(xiàn)的區(qū)域,首先應(yīng)選擇四川盆地東南部的一些正向構(gòu)造區(qū)。

    [1] 張春明, 張維生, 郭英海. 川東南—黔北地區(qū)龍馬溪組沉積環(huán)境及對烴源巖的影響[J]. 地學(xué)前緣, 2012, 19(1): 136-145.

    Zhang Chunming, Zhang Weisheng, Guo Yinghai.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its effect on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of Longmaxi Formation in Southeast Sichuan and Northern Guizhou[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12, 19(1): 136-145.

    [2] 馬文辛, 劉樹根, 黃文明, 等. 鄂西渝東志留系儲層特征及非常規(guī)氣勘探前景[J]. 西南石油大學(xué)學(xué)報: 自然科學(xué)版, 2012, 34(6): 27-37.

    Ma Wenxin, Liu Shugen, Huang Wenming, et al. Reservoir rocks characters of Silurian and its unconventional gas prospection in western Hubei—eastern Chongqing[J]. 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Science & Technology Edition, 2012, 34(6): 27-37.

    [3] 郭英海, 李壯福, 李大華, 等. 四川地區(qū)早志留世巖相古地理[J].古地理學(xué)報, 2004, 6(1): 20-29.

    Guo Yinghai, Li Zhuangfu, Li Dahua, et al.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of the Early Silurian in Sichuan area[J].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2004, 6(1): 20-29.

    [4] 黃金亮, 鄒才能, 李建忠, 等. 川南下寒武統(tǒng)筇竹寺組頁巖氣形成條件及資源潛力[J].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2, 39(1): 69-75.

    Huang Jinliang, Zou Caineng, Li Jianzhong, et al. Shale gas generation and potential of the Lower Cambrian Qiongzhusi Formation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China[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2, 39(1): 69-75.

    [5] 李延鈞, 馮媛媛, 劉歡, 等. 四川盆地湖相頁巖氣地質(zhì)特征與資源潛力[J].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3, 40(4): 423-428.

    Li Yanjun, Feng Yuanyuan, Liu Huan, et al.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source potential of lacustrine shale gas in the Sichuan Basin, SW China[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3, 40(4): 423-428.

    [6] 梁超, 姜在興, 楊鐿婷, 等. 四川盆地五峰組—龍馬溪組頁巖巖相及儲集空間特征[J].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2, 39(6): 691-698.

    Liang Chao, Jiang Zaixing, Yang Yiting,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 lithofacies and reservoir space of the Wufeng-Longmaxi Formation, Sichuan Basi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2, 39(6): 691-698.

    [7] 王社教, 楊濤, 張國生, 等. 頁巖氣主要富集因素與核心區(qū)選擇及評價[J]. 中國工程科學(xué), 2012, 14(6): 94-100.

    Wang Shejiao, Yang Tao, Zhang Guosheng, et al. Shale gas enrichment factors and the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core area[J]. China Engineering Science, 2012, 14(6): 94-100.

    [8] 龍鵬宇, 張金川, 姜文利, 等. 渝頁1井儲層孔隙發(fā)育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中南大學(xué)學(xué)報: 自然科學(xué)版, 2012, 43(10): 3954-3963.

    Long Pengyu, Zhang Jinchuan, Jiang Wenli, et al. Analysis on pores forming features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of reservoir well Yuye-1[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43(10): 3954-3963.

    [9] 牟傳龍, 周懇懇, 梁薇, 等. 中上揚子地區(qū)早古生代烴源巖沉積環(huán)境與油氣勘探[J]. 地質(zhì)學(xué)報, 2011, 85(4): 526-532.

    Mu Chuanlong, Zhou Kenken, Liang Wei, et al. Early Paleozoic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the Middle-Upper Yangtze Region and petroleum and gas exploration[J].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11, 85(4): 526-532.

    [10] 郭彤樓, 劉若冰. 復(fù)雜構(gòu)造區(qū)高演化程度海相頁巖氣勘探突破的啟示: 以四川盆地東部盆緣JY1井為例[J]. 天然氣地球科學(xué), 2013, 24(4): 643-651.

    Guo Tonglou, Liu Ruobing. Implications from marine shale gas exploration breakthrough in complicated structural area at high thermal stage: Taking Longmaxi Formation in Well JY1 as an example[J]. Natural Gas Geoscience, 2013, 24(4): 643-651.

    [11] Guo Tonglou. Evaluation of highly thermally mature shale-gas reservoirs in complex structural parts of the Sichuan Basin[J].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13, 24(6): 863-873.

    [12] 張必龍, 朱光, Jiang Dazhi, 等. 川東“侏羅山式”褶皺的數(shù)值模擬及成因探討[J]. 地質(zhì)論評, 2009, 55(5): 701-710.

    Zhang Bilong, Zhu Guang, Jiang Dazhi, et al. Numerical modeling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Eastern Sichuan Jura-type Folds[J]. Geological Review, 2009, 55(5): 701-710.

    [13] 顏丹平, 汪新文, 劉友元. 川鄂湘邊區(qū)褶皺構(gòu)造樣式及其成因機制分析[J]. 現(xiàn)代地質(zhì), 2000, 14(1): 37-43.

    Yan Danping, Wang Xinwen, Liu Youyuan. Analysis of fold style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in the area of boundary among Sichuan, Hubei and Hunan[J]. Geoscience: Journal of Graduate School,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0, 14(1): 37-43.

    [14] 陳新軍, 包書景, 侯讀杰, 等. 頁巖氣資源評價方法與關(guān)鍵參數(shù)探討[J].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2, 39(5): 566-571.

    Chen Xinjun, Bao Shujing, Hou Dujie, et al. Methods and key parameters of shale gas resources evaluatio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2, 39(5): 566-571.

    [15] 梅廉夫, 劉昭茜, 湯濟廣, 等. 湘鄂西—川東中生代陸內(nèi)遞進擴展變形: 來自裂變徑跡和平衡剖面的證據(jù)[J]. 地球科學(xué): 中國地質(zhì)大學(xué)學(xué)報, 2010, 35(2): 161-174.

    Mei Lianfu, Liu Zhaoqian, Tang Jiguang, et al. Mesozoic intra-continental progressive deformation in Western Hu’nan-Hubei-Eastern Sichuan Provinces of China: Evidence from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d Balanced Cross-Section[J]. Earth Scienc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10, 35(2): 161-174.

    [16] 蓋海峰, 肖賢明. 頁巖氣碳同位素倒轉(zhuǎn): 機理與應(yīng)用[J]. 煤炭學(xué)報, 2013, 38(5): 827-833.

    Gai Haifeng, Xiao Xianming.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carbon isotope reversal of shale gas[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2013, 38(5): 827-833.

    [17] 戴金星, 倪云燕, 黃士鵬. 四川盆地黃龍組烷烴氣碳同位素倒轉(zhuǎn)成因的探討[J]. 石油學(xué)報, 2010, 31(5): 710-717.

    Dai Jinxing, Ni Yunyan, Huang Shipeng. Discussion on the carbon isotopic reversal of alkane gases from the Huanglong Formation in the Sichuan Basin, China[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10, 31(5): 710-717.

    [18] Tilley B, McLellan S. Gas isotope reversals in fractured gas reservoirs of the western Canadian Foothills: Mature shale gases in disguise[J]. AAPG Bulletin, 2011, 95(8): 1399-1422.

    [19] 戴金星, 夏新宇, 衛(wèi)延召, 等. 四川盆地天然氣的碳同位素特征[J]. 石油實驗地質(zhì), 2001, 23(2): 115-132.

    Dai Jinxing, Xia Xinyu, Wei Yanzhao, et al. Carbon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gas in the Sichuan Basin, China[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1, 23(2): 115-132.

    [20] 韓輝, 李大華, 馬勇. 四川盆地東北地區(qū)下寒武統(tǒng)海相頁巖氣成因: 來自氣體組分和碳同位素組成的啟示[J]. 石油學(xué)報, 2013, 34(3): 453-459.

    Han Hui, Li Dahua, Ma Yong. The origin of marine shale gas in the northeast Sichuan Basin, China: Implications from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table carbon isotope of desorbed gas[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13, 34(3): 453-459.

    [21] 劉樹根. 四川盆地下組合油氣成藏機理研究[R]. 成都: 中國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 2009.

    Liu Shugen. The oil and gas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upper Sinian to Cambrian strata in Sichuan Basin[R]. Chengdu: Exploration Southern Company, Sinopec, 2009.

    [22] 張英, 單秀琴, 肖芝華, 等. 五科1井下古生界流體包裹體特征與天然氣成藏期分析[J]. 礦物巖石地球化學(xué)通報, 2006, 25(1): 60-65.

    Zhang Ying, Shan Xiuqin, Xiao Zhihua, et 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Lower Paleozoic System of the Well Wuke 1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eservoir-forming stage[J]. Bulletin of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2006, 25(1): 60-65.

    [23] 黃繼鈞. 川黔南北向構(gòu)造帶古構(gòu)造特征[J]. 地質(zhì)力學(xué)學(xué)報, 1998, 4(1): 19-24.

    Huang Jijun. Palaeotectonic features of Sichuan-Guizhou N-S-trending structural belt[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1998, 4(1): 19-24.

    [24] Kent A B. Barnett shale gas production, Fort Worth Basin: Issues and discussion[J]. AAPG Bulletin, 2007, 91(4): 523-533.

    Formation and enrichment mode of Jiaoshiba shale gas field, Sichuan Basin

    Guo Tonglou, Zhang Hanrong
    (Exploration Southern Company, Sinopec, Chengdu 610041, China)

    The Silurian Longmaxi shale gas play in the Jiaoshiba structure in the southeast margin of the Sichuan Basin is studied to discuss the key control factors of shale gas enrichment in complex tectonic and high evolution zone. The Jiaoshiba structure is a faulted anticline which experienced multiphase tectonic movement. The Longmaxi Formation has high thermal evolution degree with Romore than 2.2%, and has a 35-45 meters thick high-quality shale (TOC > 2%) in its lower part. The reservoir is overpressure with a pressure coefficient of 1.55, and the shale gas production and pressure are stable. Structure type, evolution and geochemical analysis show that there are several stages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the Longmaxi Formation. The joint action of two groups (two stages) of fault systems and the detachment surface at the bottom of the Longmaxi Formation controls the development of reticular cracks and overpressure preservation, and it is the key to the shale gas accumulation and high yield. The closed box system in the Longmaxi Formation ensures the gas reservoir dynamic balance. The model of high yield and enrichment of the Jiaoshiba shale gas play is “l(fā)adder migration, anticline accumulation, fault-slip plane controlling fractures, and box shape reservoir”. Like in conventional gas plays, good preservation and tectonic conditions are also required to form high yield shale plays in areas which have complex structures, experienced multi-stage tectonic movement, and have high evolution shale.

    Jiaoshiba;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shale gas; Jiaoye 1 well; reticular cracks; enrichment model; box reservoir

    TE122.1

    A

    郭彤樓(1965-),男,江蘇邳州人,博士,中國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構(gòu)造與石油地質(zhì)綜合研究和勘探管理工作。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qū)吉泰路,中國石化西南科研辦公基地勘探南方分公司,郵政編碼:610041。E-mail: guotl.ktnf@sinopec.com

    2013-10-27

    2013-11-30

    (編輯 王大銳 繪圖 劉方方)

    1000-0747(2014)01-0028-09

    10.11698/PED.2014.01.03

    國土資源部油氣專項(2009GYXQ15-06);中國石化油田部重大導(dǎo)向項目

    猜你喜歡
    焦頁龍馬石壩
    龍馬春風(fēng)、忠義千秋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58
    “龍馬”巡游
    一種頁巖氣井連通性評價的新型示蹤劑應(yīng)用研究
    頁巖氣水平井壓裂細分段密分簇優(yōu)化設(shè)計及應(yīng)用
    歡迎訂閱《碾壓式土石壩設(shè)計》
    新型加筋土技術(shù)在土石壩除險加固中的應(yīng)用
    雙生 龍馬
    淺談土石壩輸水涵管安全隱患及處理措施
    土石壩基礎(chǔ)處理的常用措施
    國內(nèi)頁巖氣開發(fā)最大規(guī)模“井工廠”壓裂取得成功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天堂网av新在线| 99久国产av精品国产电影|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日韩成人伦理影院|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黑人高潮一二区| 一个人免费在线观看电影| 国产真实乱freesex| 欧美+日韩+精品|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第100页|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亚洲内射少妇av|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av黄色大香蕉|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 18禁在线无遮挡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草成人影院| 少妇的逼水好多|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日本深夜|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高清桃花|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全区人妻精品视频| 丰满的人妻完整版|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欧美极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老熟妇乱子伦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与韩国留学比较|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av卡一久久| 一级av片app|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老司机福利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亚洲av成人av| 淫秽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欧美性猛交黑人性爽| av在线观看视频网站免费|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51国产日韩欧美| 一级av片app|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hd|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 国产老妇女一区|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久久人人精品亚洲av| 亚洲综合色惰| 最后的刺客免费高清国语|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久久99|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少妇熟女aⅴ在线视频| 1000部很黄的大片|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色播亚洲综合网|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制服av| 国产色婷婷99|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av天堂中文字幕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av|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不卡一级毛片| 国产三级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专用| 免费搜索国产男女视频| 三级毛片av免费| 乱码一卡2卡4卡精品| 黄色日韩在线|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国产| 国产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变态另类成人亚洲欧美熟女|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能在线免费观看的黄片| 国产成人freesex在线| 22中文网久久字幕|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色噜噜av男人的天堂激情|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级片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国产伦一二天堂av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噜噜|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少妇熟女aⅴ在线视频| 赤兔流量卡办理|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小|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热精品热| 欧美bdsm另类| av在线天堂中文字幕| 欧美色视频一区免费| 欧美极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免费看日本二区| 91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国产极品精品免费视频能看的| 国产高清激情床上av| 69人妻影院| 桃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无遮挡|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免费av毛片视频| 听说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高清| 国产成人影院久久av| 直男gayav资源|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亚洲色图av天堂|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最近视频中文字幕2019在线8| 老司机影院成人|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国产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中文字幕人妻熟人妻熟丝袜美| 色吧在线观看|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在线大香蕉|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夫妻性生交免费视频一级片|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深夜精品福利|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亚洲五月天丁香| 欧美极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最黄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 男人舔奶头视频| 午夜a级毛片| www.色视频.com| 综合色丁香网|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啦啦啦观看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看| av天堂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婷婷|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hd| 国产综合懂色| 国产免费男女视频|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中文欧美无线码| 搡老妇女老女人老熟妇| 色综合站精品国产|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黄色日韩在线| 91aial.com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超碰av人人做人人爽久久| 乱系列少妇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91av网一区二区| a级毛片a级免费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村上凉子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亚洲不卡免费看| 国产免费男女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 看非洲黑人一级黄片|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又爽又黄无遮挡网站| 少妇高潮的动态图| 美女大奶头视频|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午夜a级毛片|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一级毛片七仙女欲春2|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 久久久久久大精品| 亚洲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国产大屁股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 国产 一区精品|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av麻豆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97超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av嫩草精品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极品精品免费视频能看的| 日本与韩国留学比较| 国产乱人视频| 亚洲成人久久性| 最好的美女福利视频网| 国产成人精品婷婷| 18禁在线无遮挡免费观看视频| 在线观看午夜福利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大型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app|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国内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 日韩欧美三级三区|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av|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6|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悠悠久久av|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一个人免费在线观看电影|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全区人妻精品视频| 欧美激情在线99|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久久婷婷人人爽人人干人人爱|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久久午夜福利片| 欧美人与善性xxx|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干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男插女下体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我不卡| 国产毛片a区久久久久| 日韩强制内射视频| 成人欧美大片| 亚州av有码|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18禁黄网站禁片免费观看直播| 国产麻豆成人av免费视频| 老熟妇乱子伦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熟女|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综合色惰| 色尼玛亚洲综合影院|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av.在线天堂|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一级av片app| 此物有八面人人有两片|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精品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18禁在线无遮挡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久久精品91蜜桃|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吧|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男插女下体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99久久久亚洲精品蜜臀av| 床上黄色一级片| 欧美3d第一页|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 亚洲av中文av极速乱| 乱人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黄色视频高清免费观看| 免费av毛片视频|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波多野结衣高清作品|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app|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人妻系列 视频|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日韩高清综合在线|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高清毛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国产老妇女一区| 嫩草影院新地址| 内射极品少妇av片p| 乱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 or卡值多少钱|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人妻视频| 久久久久网色|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日本黄大片高清| 老司机影院成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性色av|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在线观看|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男人的好看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高清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乱系列少妇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小视频在线|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日本撒尿小便嘘嘘汇集6| 男的添女的下面高潮视频| 老司机影院成人|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日产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 亚洲自拍偷在线| 成人二区视频| 国产三级中文精品| 成人无遮挡网站|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欧美精品自产自拍| 淫秽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无线在线观看| 99久国产av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 成人无遮挡网站| 国产色婷婷99|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欧美zozozo另类| 联通29元200g的流量卡| 欧美bdsm另类| 最近的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内射极品少妇av片p| 日韩欧美三级三区|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在线观看66精品国产|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欧美最黄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国产91av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色尼玛亚洲综合影院| 22中文网久久字幕| 1024手机看黄色片| 精品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赤兔流量卡办理| 久久婷婷人人爽人人干人人爱| 极品教师在线视频|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天堂av国产一区二区熟女人妻|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日韩欧美在线乱码|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给我免费播放毛片高清在线观看| 免费看光身美女| 日韩中字成人|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爽| 欧美成人a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东京热| 黑人高潮一二区| 级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老司机福利观看|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av|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午夜久久久久精精品| 长腿黑丝高跟| 欧美+日韩+精品| 丝袜美腿在线中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性色av| 人妻系列 视频|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视频中文字幕2019在线8| 久久久a久久爽久久v久久| 99久久中文字幕三级久久日本| 成人欧美大片|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69人妻影院|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国产av在哪里看|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少妇的逼水好多|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嫩草影院入口|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三级毛片av免费| 老熟妇乱子伦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婷婷亚洲欧美| 欧美性猛交黑人性爽|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国产黄片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12—13女人毛片做爰片一| 少妇的逼好多水| 校园春色视频在线观看| av.在线天堂| 亚洲av一区综合|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深爱激情五月婷婷| 精品久久久噜噜|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人妻制服诱惑在线中文字幕|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国产日本99.免费观看| 永久网站在线|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听说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高清| 亚洲图色成人|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久久久久网色| 日本成人三级电影网站|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美女被艹到高潮喷水动态| 国产真实伦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寂寞人妻少妇视频99o| 好男人视频免费观看在线|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热99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av| 69人妻影院| 两性午夜刺激爽爽歪歪视频在线观看| 九九热线精品视视频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免费看a级黄色片| 国产精品一区www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成人二区视频| 长腿黑丝高跟|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男人的好看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免费版|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 亚洲色图av天堂| 日韩 亚洲 欧美在线|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天堂av国产一区二区熟女人妻| 久久中文看片网|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高清桃花| 又爽又黄无遮挡网站| 老女人水多毛片|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美女高潮的动态| 免费看a级黄色片|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久久草成人影院|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村上凉子中文字幕在线|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在线观看|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欧美bdsm另类|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在线观看美女被高潮喷水网站|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av在线大香蕉| 熟女电影av网| 欧美xxxx黑人xx丫x性爽|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午夜福利片|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69人妻影院| 黄色日韩在线| 成人无遮挡网站|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国内久久婷婷六月综合欲色啪| 欧美一区二区亚洲|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午夜激情欧美在线| 色噜噜av男人的天堂激情| 18+在线观看网站| 观看美女的网站|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看|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欧美日韩| 日本黄色视频三级网站网址|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吧| 国产精品.久久久| 中国美女看黄片|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第100页| 综合色丁香网| 联通29元200g的流量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www日本黄色视频网|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日韩高清综合在线|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国产探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