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
摘要:提升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能力,有利于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心理動態(tài),關心和滿足大學生的個體需求,最終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本文采用自行設計的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能力問卷對279名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能力進行調(diào)查,并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探索人口社會學因素對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能力的影響,為進一步提升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能力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字: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現(xiàn)狀調(diào)查;人口社會學;影響因素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首次出現(xiàn)了“人文關懷”,十八大報告中又明確提出在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這既彰顯了黨中央的人本情懷,又體現(xiàn)了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變化和新思路。提升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能力,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和諧、全面發(fā)展,將其培養(yǎng)成為具有健康人格、能適應社會發(fā)展和時代進步要求的社會主體。筆者設計了一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能力調(diào)查問卷,就高校輔導員人文關懷能力進行調(diào)查研究,來探尋高校輔導員人文關懷能力現(xiàn)狀及原因。
一、調(diào)查對象及過程
1調(diào)查對象
本研究從河南省36所本??圃盒V胁捎梅謱映闃臃?,從中隨機抽取輔導員279名。納入標準:①從事一線工作的輔導員;②輔導員管理者。排除標準:擔任教師的兼職輔導員。
2調(diào)查工具
該調(diào)查問卷分為以下三部分:高校輔導員人口社會學資料、關懷意識測量問卷、關懷行為調(diào)查問卷。
2.1.一般資料問卷
該部分包括年齡、性別、婚姻狀況、生育狀況、性格、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滿意度等人口社會學資料。
2.2.調(diào)查問卷的編制
該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能力調(diào)查問卷分為兩部分,分別為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意識調(diào)查問卷和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行為調(diào)查問卷。筆者在參考大量文獻的基礎上咨詢了相關專家,根據(jù)專家意見,結合中國高校輔導員的文化背景、人文關懷現(xiàn)狀修改并增刪形成22個條目的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意識問卷和35條目的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行為問卷的初稿。根據(jù)專題訪談、專家咨詢、問卷預調(diào)查作答結果、我國的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人文關懷的現(xiàn)實情況進行增刪。最后確定問卷的具體條目,關懷意識問卷19條目,關懷行為問卷3l條目。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意識問卷按照五點分級,各條目回答選項均對應5個代碼值(5=總是,4=經(jīng)常,3=有時,2:偶爾,1=沒有),有些條目需要反向評分,反向題按相反方向賦分。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人文關懷行為問卷中各條目回答選項均對應4個代碼值(4=非常同意,3=同意,2=不同意,1=非常不同意),有些條目需要反向評分,反向題按相反方向賦分。分值越高,關懷特征越明顯。
3調(diào)查方法
3.1.調(diào)查過程
此次調(diào)查時間為2014年7月至11月,共發(fā)送問卷279份,現(xiàn)場共收回問卷272份,回收率為97.49%,剔除無效問卷后共有有效問卷263份,有效率為96.69%。
3.2.質量控制與倫理原則
3.2.1質量控制
本問卷在正式調(diào)查之前,隨機選取了新鄉(xiāng)市20名輔導員進行預調(diào)查,其調(diào)查結果顯示該調(diào)查問卷的效度和信度較好。
3.2.2倫理原則
該問卷是作者親自去調(diào)查地發(fā)放問卷,在發(fā)放問卷的過程中嚴格遵守保密原則和知情同意原則。
3.2.3統(tǒng)計分析
使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使用均數(shù)+標準差、計數(shù)資料使用百分比描述。不同社會學因素的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人文關懷能力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
二、調(diào)查結果
1.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意識和人文關懷行為的平均得分
在調(diào)查的263份有效問卷中,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意識的平均分值為81.44±6.99,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行為的平均分值為100.64±14.48。
2.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行為和人文關懷意識得分的影響因素分析
根據(jù)可能會影響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行為和人文關懷意識的人口社會學因素如性別、婚姻、學歷、性格等進行分組,通過組間方差分析不同特征的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關懷行為和關懷意識狀況差異。
2.1關懷意識的影響因素分析
不同學歷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關懷意識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著學歷的升高,其關懷意識逐漸增強。性別、婚姻、生育狀況、性格、是否獨生子女、家庭收入滿意度等因素對關懷意識的影響不大,每一因素特征關懷意識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關懷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
是否獨生子女對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關懷行為沒有影響,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性別、婚姻、生育狀況、性格、學歷、家庭收入滿意度等因素特征對高校輔導員的關懷行為有一定的影響,每一因素特征關懷行為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7。
2.3高校輔導員關懷行為與影響因素的相關性分析
將高校輔導員的人口社會學因素與關懷行為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關懷行為號性別、生育狀況、學歷、家庭收入等因素呈正相關,與是否獨生子女、婚姻、性格等因素呈負相關。具體結果見表8。
三、討論
1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意識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
本次調(diào)查結果顯示,河南省36所本??茖W校高校輔導員整體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意識得分均值偏高(81.44±6.99)。這表明人文精神作為整體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的內(nèi)在動力和靈魂,已得到了廣泛重視。目前,許多高校越來越重視在輔導員素質提升工作中加強高校輔導員人文關懷意識的培養(yǎng)。經(jīng)過專業(yè)的課程及思想教育,高校輔導員的關懷意識較好。調(diào)查結果中顯示,學歷對高校輔導員的關懷意識影響很大,關懷意識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近年來,對本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設置引起廣泛重視有關,人文教育課程也從無到有不斷擴充,人文教育走綜合化、專業(yè)化之路。相對而言,大專課程的人文教育相對不足,人文基礎相對不足。
2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行為現(xiàn)狀
本次調(diào)查結果顯示,河南省36所本專科院校高校輔導員整體關懷行為平均得分為(100.64±14.48)。說明高校輔導員對于關懷行為的總體認識是較為正向的,這可能與國家對高校輔導員的職業(yè)化和專業(yè)化教育過程中,對于人文關懷的倡導有極大關系,所以輔導員的認同度較高,這為后期進一步深化關懷理念,推進輔導員關懷行為,提高關懷學生品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人口社會學因素對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行為的影響
本次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男性高校輔導員的人文關懷行為得分低于女性高校輔導員,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可能是因為男女個性差異,女性與男性相比,女性觀察事物更加細致,更容易表達感情,與他人溝通交流的時候更有優(yōu)勢,很容易使人產(chǎn)生親近感,因此女輔導員能更好地促進與學生情感上的交流溝通,能夠更好地主動察覺,并幫助學生解除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困難。
曾經(jīng)有學者認為獨生子女比較任性,缺乏同情心。然而,本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高校輔導員人文關懷行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赡茉驗?,一般情況下獨生子女的家庭環(huán)境條件和經(jīng)濟條件較好,他們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另外他們得到父愛、母愛的機會較多。這些因素可以幫助獨生子女克服許多缺點,如任性、自私、驕橫、沒有同情心等,形成關愛和理解他人、獨立自主、謙虛、不自大的良好品格。因此非獨生子女和獨生子女的高校輔導員基本上具有相同的人文關懷行為。
不同學歷高校輔導員的關懷行為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得分值從高到低依次為研究生、本科、???。人文素養(yǎng)是隨著學歷的不斷增高而不斷提高的,在學歷提高的過程中,高校輔導員慢慢將關愛行為轉化為自己氣質和人格的一部分,并且逐步學會如何關愛他人,同時將關愛理念轉化為自知、自覺行為,在日常學生工作中給予體現(xiàn),并貫穿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一般情況下,學歷越高越有利于關懷意識及行為的培養(yǎng),其原因是他所受到的學習和教育的機會多。
婚姻狀況和生育狀況不同的高校輔導員關懷行為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已婚的高校輔導員關懷行為得分最高,離異的次之,未婚的最低。這是因為結婚之后大多數(shù)人會比婚前變得更加體貼和照顧別人,更懂得如何去體諒和理解別人,她們會把這種體貼和照顧帶到平時的學生工作中。離異的高校輔導員與已婚的高校輔導員相比關懷行為較弱,這可能是因為學生工作非常繁瑣,生活沒有規(guī)律,子女教育問題、接送子女等,給配偶的工作帶來影響,家庭負擔落在配偶身上,久而久之影響家庭和睦,有些導致了離婚,這些離異的高校輔導員可能會把離異帶來的打擊和原因歸結于繁瑣的學生工作,把這些不好的情緒帶到工作中去,影響了對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生育狀況對高校輔導員的人文關懷行為有較大的影響。在本次調(diào)查中調(diào)查者和部分高校輔導員進行了交談,大多數(shù)有孩子的高校輔導員自身都感覺自己變得更加體貼和照顧別人,脾氣比以前也好了許多,她們對學生的照顧和關愛也更加細致入微,把對孩子的這種關心也帶到了對學生的關心中去,明顯提高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行為。
不同性格的高校輔導員關懷行為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性格對輔導員的人文關懷行為有較大的影響,情感型的高校輔導員人文關懷行為能力較強,理智型次之,意志型最弱。優(yōu)秀的高校輔導員具有低敏感性人格特征,能理智、客觀、堅強和獨立地處理學生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師生關系良好。情感型和理智型性格的輔導員他們樂觀、積極、進取、勇敢、勤奮、善于溝通、可愛、生機勃勃、幽默,可以與學生進行很好的溝通,使學生心情愉悅。意志型性格的高校輔導員他們敏感、感情不容易外露、比較深沉,與學生溝通的時候在技巧和方式等方面不如情感型和理智型性格的高校輔導員。
不同家庭收入滿意度的高校輔導員在關懷行為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家庭收入滿意度高的高校輔導員一般人文關懷行為較強,這可能是因為對家庭收入滿意的高校輔導員一般情況下年齡較大,工作年限較長,職稱也較高,家庭的收入也較多,這樣減少了家庭因為經(jīng)濟而產(chǎn)生的摩擦,減少了夫妻間的矛盾,家庭和諧度也增加,這類高校輔導員有一個較好的心情,他們會把這個心情帶到工作中,增加了高校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感情,良性循環(huán)下去,關懷行為一步步增強。相反,家庭收入較低的高校輔導員一般學歷較低、收入較少,家庭可能會因為生活壓力大產(chǎn)生更多的摩擦,使自身脾氣變壞,再把這種情緒帶到學生工作中,形成惡性循環(huán),所以關懷行為得分較低。
綜上所述,影響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能力的人口社會學因素有性別、婚姻狀況、性格、學歷和家庭收入滿意度;而是否獨生子女對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影響不明顯。找到影響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能力的人口社會學因素,為將來提出高等學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新途徑和運行機制,不斷創(chuàng)新提升高等學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路徑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