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鈞
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以教師為中心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經常是整個課堂的中心。他們從上課開始到下課一直在復習并傳授新知識。換句話說,學生整節(jié)課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記下老師所說的。而且是被動地接受新知識。除此之外,整個課堂的氛圍都是壓抑的。這些教學過程對于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不利的。中國傳統(tǒng)教育系統(tǒng)的缺陷導致教師一直讓學生記住一些語法規(guī)則和單詞,而學生們?yōu)榱巳〉酶叻郑麄儼阉械呐性谡Z言知識的學習上。雖然學生們記住了語法、單詞,在考試中也享受了考高分的快樂。但他們卻不能把英語運用在生活中。這樣導致學生在任何交流的場所,不能與他人交流、甚至不能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以考試為中心
在以考試為中心的教學中,讓學生們缺乏了交流的機會。不管是中學還是高中,教師基本上用漢語上課。這對學生的英語應用產生消極的影響。學生在教師的教學中,更多地關注了中文意思。他們能通過中文意思更好地記住單詞。而英語與漢語的區(qū)別,讓學生們在大學里出現(xiàn)“chinglish”的現(xiàn)象。
在英語教學的安排上,許多學校把聽、說、讀、寫分開授課。聽是學習的基礎因素。如果你聽力比較弱,那你就聽不懂教師所講,那你如何交流,如何學習呢?
二、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聽、說、讀、寫
讀可以訓練學生的發(fā)音,這也有助于提高聽力。寫使你記住你所學的知識。說是學習語言關鍵的目標,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這不僅僅能把所學知識流利地放在使用中,也是每個人表達的最好方式。那么該如何使用交流法呢?
在使用交流法前,我們必先正確地理解它。交流不僅僅是語言教與學的最終目的,也是生活中交流和過程的表達。交流法是教學方法的一種。它并不是具體的教學方法,但我國,許多老師把它作為具體的教學方法來教學。他們以具體的教學方式在教室教學。他們把其稱為交流法。但事實上,交流法是一種解釋教與學的主要方法,還分析了如何正確提高交際能力。當我們談到教學方法時,每一名老師在英語課堂上都有不同的教學方法,然而,他們的教學方法卻稱不上真正的交流法。
國家教學大綱指出:初中的英語教學強調“交際原則、文化原則、實用原則”。其要求培養(yǎng)出能流利的使用英語交流的天才。所以,在中學運用交流法是很重要的。我們都清楚:如果只對語言框架進行教學,這就足夠幫助學生提高英語交流的能力。交流就是在人們、知識、信息、想法和感想之間的一種交換。在交流法中,交流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交流法中有許多交流方法。比如:角色扮演、答辯賽。這兩個是最受歡迎也最常用的活動方法。當學生在一個只用英語交流的情境下,他們就會對這課堂感興趣,并積極加入活動中。所以,交流能力(不管室內還是室外)在整個課堂中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這為每一位學生交流和自我展現(xiàn)提供了機會,這對提高學生交際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與此同時,交流法還能把教師和學生的關系跟親密,這樣,能營造出更好的環(huán)境來把精力放在課堂上。
在課堂上,我們教師應該努力地設計出真實的交際活動。這才能反映真正交流的特征。李特爾伍德提出兩種主要的交際活動類別:功能性交際活動和社會性交往活動。信息差活動和角色扮演是在課堂中營造廣泛的社會關系的最多的交際方法。
三、交流法中的課堂技巧
1.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最具有實用性的活動之一。這方法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們也非常感興趣。事實上,角色扮演活動是我們給學生在課堂上提供機會練習口語的僅有的方法。如果學生們能更加自信、積極參加、積極合作,角色扮演一定是最有效的方法。
角色扮演就是學生扮演另外的一個角色,并參加演出的一種方法。在角色扮演之前,學生們參照劇本了解劇情,選擇他們自己喜歡的角色。這種方法不僅能讓學生們提高交際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在學生的學習中,老師還可以上完新知識后,讓學生們想象課文內容的情節(jié),或編寫劇本。尤其是在英語教學的第一課時:welcome to the unit.教學方法有很多種,在教學中,教師要多研究出讓學生們有更多機會提高英語口語。
2.I can do this, I cant do that.
學生對課堂的掌握需要教師的掌控。這就是為什么教師在上課之前需要備課。不僅僅備的是書本內容,還需要我們教師去備學生,以及備課堂。這個游戲叫“我可以這樣做、我不可以這樣做”。教師在學生前面說“I can do this”并帶一個動作,學生要跟著模仿,但如果教師說出“I cant do that” 并加個動作時,學生要不能做和老師一樣的動作。這個游戲主要考驗學生的聽力和靈活性,并且能讓班級更活躍。
交流法提供的活動,對初中生來說,是提高他們交流能力的一個好方法。所以,即使在實踐當中會有一些障礙,但在我們的教學中更多地關注交流法還是很有價值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泗陽縣實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