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日益
中成藥品種繁多,但有些一字之差的藥品極易發(fā)生混淆,居民買錯藥、吃錯藥的情況時有發(fā)生。特別是那些藥名相似,而功效不同的中成藥,如果不小心錯用,就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使用此類藥品時,一定要引起高度注意和重視。
山楂丸與山藥丸 前者消食化滯、健胃和中,用于食積、肉積、停滯不化、痞滿腹脹、飲食減少等;后者祛風通絡、強筋壯骨,用于痹癥、筋骨痿軟、關節(jié)不利、跌打損傷、瘀血作痛等。
三金片與三黃片 前者清熱解毒、利濕通淋、益腎,用于下焦?jié)駸崴碌臒崃?、小便短赤、淋瀝澀痛、尿急頻數(shù)及急慢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尿路感染等;后者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用于三焦熱盛、目赤腫痛、口鼻生瘡、咽喉腫痛、心煩口渴、大便秘結(jié)等。
五子丸與五仁丸 前者溫固下元、通陽補腎,用于腎虛腰痛、尿后余瀝、遺精早泄、陽痿不育等;后者生津養(yǎng)液、潤燥通便,適用于胃腸津液不足所致的大便干結(jié)及習慣性便秘等。
六神丸與四神丸 前者清涼解毒、消炎止痛,用于爛喉丹痧、咽喉腫痛、喉風喉癰、單雙乳蛾、小兒熱癤、癰瘍疔瘡、乳癰發(fā)背、無名腫毒等;后者溫腎散寒、澀腸止瀉,用于腎陽不足所致的泄瀉,癥見腸鳴腹脹、五更溏瀉、食少不化、久瀉不止、面黃肢冷等。
八珍顆粒與八正顆粒 前者補氣、益血,用于氣血兩虛、面色萎黃、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經(jīng)過多等;后者清熱、利尿、通淋,用于濕熱下注、小便短赤、淋瀝澀痛、癃閉不通、腎盂腎炎、前列腺炎、口燥咽干、產(chǎn)后及術后尿潴留等。
清音丸與清寧丸 前者清熱利咽、生津潤燥,用于肺熱津虧、咽喉不利、口舌干燥、聲啞失音等;后者清熱瀉火、消腫通便,用于火毒內(nèi)蘊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頭暈耳鳴、目赤牙痛、腹中脹滿、大便秘結(jié)、小便黃赤等。
左金丸與白金丸 前者瀉火疏肝、和胃止痛,用于肝火犯胃所致的脘脅脹痛、口苦嘈雜、嘔吐酸水、不喜熱飲等;后者豁痰通竅、清心安神,用于痰氣壅塞、癲癇發(fā)狂、猝然昏倒、口吐涎沫等。
小金丹與大金丹 前者辛溫通絡、散結(jié)活血,用于瘡疽瘰癘、乳瘡癰腫、無名腫毒、陰疽初起、癰腫疼痛等;后者化痰順氣、定喘止嗽,用于卒然中風、痰壅氣閉、神昏不語、胸膈不利、頭眩耳鳴、哮喘咳嗽等。
清熱丸與清眩丸 前者清熱解毒、涼血祛暑、散瘀消腫,用于急熱驚風、中暑頭昏、吐血衄血、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齒疼痛、大小便不通、小便赤黃等;后者散風清熱,用于風熱頭暈目眩、偏正頭痛、鼻塞牙痛等。
烏雞丸與烏梅丸 前者補氣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止帶,用于婦女氣血兩虧、體瘦內(nèi)熱、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帶下、不孕等;后者溫臟補虛、安蛔止痛,用于蛔上入膈、下痢腹痛,以及脾虛所致的腹脹納少、食后脹甚、神疲乏力、四肢不溫等。
保和丸和保濟丸 前者消食、導滯、和胃,用于食積停滯、脘腹脹滿、噯腐吞酸、惡食呃逆或大便泄瀉、舌苔厚膩、脈滑等;后者解表、祛濕、和中,用于暑濕感冒(癥見發(fā)熱頭痛、腹痛腹瀉、惡心嘔吐、腸胃不適),亦可用于暈車、暈船等。
固腸丸與潤腸丸 前者健脾化濕、益氣固腸,用于治脾胃虛弱、久痢久瀉脫肛、臍腹脹痛、下利滑數(shù)、肌肉消瘦、飲食不下等;后者疏風活血、潤燥通便,用于實熱津虧便秘或干燥不通、排便困難、口臭色斑、不思飲食等。
舒筋活絡丸與舒筋活血丸 前者驅(qū)風祛濕、舒筋活絡,用于一般骨節(jié)風痛、腰膝酸痛等;后者舒筋通絡、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損傷、閃腰岔氣、筋斷骨折、瘀血腫痛及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
人參健脾丸與人參歸脾丸 前者健脾益氣、和胃止瀉,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飲食不化、脘悶嘈雜、惡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等;后者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用于心脾兩虛、氣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食少體倦、面色萎黃等。
雞鳴散與雞肝散 前者行氣降濁、化濕通絡,用于寒濕腳氣或腳氣所致的足脛腫重無力、行動不便、麻木冷痛,或胸悶泛惡、心脘疼痛等;后者平肝健脾、明目去障、止瀉進食,用于小兒疳積、腹大泄瀉、面黃肌瘦、肝火上攻、目珠生翳等。
五皮丸與五香丸 前者健脾化濕、利尿消腫,用于脾濕胃弱、痞滿腹脹、四肢浮腫、小便不利、妊娠水腫等;后者消積化痞、寬胸止痛,用于氣郁結(jié)滯、宿食停水引起的胸脅脹滿、胃寒腹痛、噯氣嘈雜、積聚痞塊、大便不暢等。
天麻丸與桑麻丸 前者祛風除濕、通絡止痛、補益肝腎,用于風濕瘀阻、肝腎不足所致的頭痛眩暈、肢體拘攣、手足麻木、腰腿痠痛等;后者滋養(yǎng)肝腎、祛風明目,用于肝腎不足、頭暈眼花、視物不清、迎風流淚等。
瀉青丸與瀉白丸 前者清肝瀉火、祛風利便,用于肝火郁結(jié)所致的耳鳴耳聾、目赤腫痛、口苦頭暈、兩脅疼痛、二便不利等;后者宣肺解熱、化痰止咳,用于傷風咳嗽、痰多胸滿、口渴舌干、鼻塞不通、頭痛身熱等。
大活絡丸與小活絡丸 前者祛風止痛、除濕豁痰、舒筋活絡,用于中風痰厥引起的癱瘓、足萎痹痛、筋脈拘急、腰腿痛及跌打損傷、行走不便、胸痹等癥;后者祛風散寒、化痰除濕、活血止痛,用于風寒濕邪閉阻、痰瘀阻絡所致的痹病,癥見肢體關節(jié)疼痛,或冷痛,或刺痛,或疼痛夜甚,以及關節(jié)屈伸不利、麻木拘攣等。
香連丸與香附丸 前者清熱燥濕,行氣止痛,用于濕熱痢疾、泄瀉腹痛、便黃而黏、里急后重等;后者舒肝健脾、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用于肝郁血虛、脾失健運所致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月經(jīng)前后諸癥,癥見經(jīng)行前后不定期、經(jīng)量或多或少、有血塊,經(jīng)前胸悶、心煩、雙乳脹痛、食欲不振等。
地黃丸與西黃丸 前者滋腎陰、補肝血,用于肝腎陰虛、頭目眩暈、眼花耳聾、咽喉燥痛、腰膝酸軟、自汗盜汗、骨蒸勞熱、遺精早泄、消渴引飲、小便頻數(shù)、尿血便血、虛火牙痛、齒齦出血、須發(fā)早白、月經(jīng)不調(diào);后者清熱解毒、和營消腫,用于癰疽、疔毒、瘰疬、流注、癌腫等。
左歸丸與右歸丸 前者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用于肝腎精血虧損所致的腰酸腿軟、頭暈眼花、耳聾失眠、遺精滑泄、自汗盜汗、口燥舌干等;后者溫補腎陽、填精止遺,用于腎陽不足所致的命門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陽痿遺精、大便溏薄、尿頻不清等。